我們在川省英豪中,談到了在滕縣壯烈成仁的王銘章將軍,其英勇壯烈,浩節英風,值得大家尊敬.亦讓川軍洗刷了土匪軍的污名.現在我們來看看川軍另一位將領-李家鈺將軍英烈的事蹪.
會談到李家鈺,不止是因為李家鈺將軍是在抗日戰爭中,川軍犧牲的最高階將領.亦是中華民國國軍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階將領之一.他的犧牲,不僅吸引成千上萬的川省子弟,前仆後繼,奔赴抗日戰塲,亦讓中華民國國軍,義無反顧,鮮血灑遍祖國大地.以血肉...衛護山河.
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殺敵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這是李家鈺將軍寫的絕命詩,李家鈺,字其相,生於光緒光緒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為四川農家子弟,家境清寒,父親早亡.但困苦的環境,是他向上的動力.因此,他很小就離開家鄉,遠赴縣城讀書.
時中國遭逢列強欺凌,國勢日衰,他決心投考四川陸軍小學堂,報效國家.然而卻因為交通問題,他趕到學校時考期已結束。然而一心報國的他立即拜訪主考官,說明自己一心報國的志向,打動了主考官,因而得到了補考的機會,使得他成了四川陸軍小學堂第四期的學生。對於這得來不易的機會使他更認真的學習,即使是假日他都留校操練戰技,民國元年李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轉入四川陸軍軍官學堂,次年轉入南京軍官預備學校.
民國二年,李家鈺參加 國父領導的二次革命,遭袁軍擊潰,逃回四川.民國三年,李家鈺入四川陸軍第三期.民國四年,李自軍校畢業後,加入川軍第四師,歷任見習官,排、連、營長,遞升至川軍第三師(師長鄧錫侯)第六旅團長.民國11年, 國父策動熊克武加入革命,負責平定四川,熊克武說動第三師勾結第六旅旅長劉漢鼎謀叛,事洩,劉旅長被拘,鄧師長乃以家鈺升任第六旅旅長.民國13年,李家鈺因軍功晉升陸軍少將,被任命為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
民國14年,楊森加入吳佩孚的討賊聯軍,在吳佩孚的支持下,發動統一四川之戰,李家鈺加入劉湘軍,與楊森作戰,讓楊森吃盡苦頭.但楊森在吳佩孚的全力支援之下,依舊自劉湘手中,攻下成都.但楊森與李家鈺,開始英雄相惜,開啟日後合作的契機.民國16年,原四川邊防軍總司令被劉文輝扣留,被迫下野.在二劉的同意下,由李家鈺接任.但也因此,李家鈺開始逐漸擺脫二劉的控制,獨樹一幟.民國15年5月10日寧漢分裂時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第二十二軍軍長。17年11月13日任國軍編遣委員會川康裁編委員會委員。
民國21年,劉湘叔侄翻臉,爆發衝突,李家鈺加入劉湘,討伐劉文輝,所戰皆捷,李家鈺因軍功升任歷任四川北、東路軍總指揮。但他在兵馬倥傯之際,另一方面也在防區內撫輯百姓,並減免賦稅。此外他又力倡禮教,修建孔廟,籌撥教育經費,創辦了遂寧高中,在軍隊內也時時教育官兵,曉以四川內之情勢以及軍人職責之所在,並著有軍人心理建設、精神教育、治軍心得等書。他說:「國者省之積,省者縣之積,省縣健全,國亦健全,吾今暫領數縣,為當修明縣治,將來聯縣為省,聯省為國;若人一身,肢官完好,全軀自壯。」並以此勉勵官兵百姓們,由此可看出他心中也期待著國內之統一,創立合法政府,再歸命奠定國家之志。
\
民國22年,國民政府令其任四川剿匪軍第三路總指揮(副總指揮羅澤洲),與第一路(總指揮田頌堯)、第四路(總指揮楊森)、第五路(總指揮王陵基)、第六路(總指揮劉存厚)合力圍剿川北共軍徐向前部。24年10月15日所部改稱陸軍第一零四師,任師長;又兼任第一綏靖區司令官,移駐西昌。25年10月所部被改為2月25日重慶國民政府任為陸軍中將,10月,就任陸軍第四十七軍軍長;11月,獲三等雲麾勳章。
民國26年6月,兼任川康軍事整理委員會委員;7月7日抗戰爆發後,楊森請命出川作戰,李所部編入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副總司令孫震),在成都川軍的誓師大會上,他領著川軍47軍在誓師大會上說著:「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殺敵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李家鈺、鄧錫侯率部赴晉,隸第二戰區,而後川軍轉赴第五戰區,在滕縣痛擊日軍,川軍的兇悍,為日軍所懼.而李家鈺在山西東陽關率部與日軍決戰,痛擊日軍,令日軍膽寒.27年2月,升任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震)副總司令。
民國28年10月24日 升任 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 兼任第四十七軍軍長,後改隸第一戰區指揮。期間率部轉戰於山西、河南兩省。30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戰前線慰勞團來靈寶縣李部駐地勞軍,李家鈺親自書條幅:“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以明誓死報國之志。此係清代詩人袁子才悼念在新疆平叛時殉國的鄂容安詩句,原句為:“男兒欲報君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李家鈺改動了其中的一個字,把“君”恩重,改為“國”恩重,李家鈺曾說:“鄂容安是為報乾隆皇帝對他的厚恩而死戰。可是在今天,我軍兩萬餘眾在前線苦戰,不惜戰死沙場。我們要報效的是‘國恩’,這個‘國’,就是中華民國,也就是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民族。這句詩,一則教育我的部下,再則與之共勉。”
民國33年春,日軍發動一號作戰,於中國4月至12月期間於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貫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攻勢,3月,在華日軍發動豫中會戰,向洛陽進攻.李家鈺為戰區後衛,負責掩護友軍西撤,5月18日,日軍菊兵團(第63師團一部)攻擊洛陽,守軍第15軍配屬第94師依託城防工程,頑強抗擊一晝夜,使敵攻擊受挫。華北方面軍令第12軍司令官指揮第110師團一部、坦克第3師團主力、騎兵第4旅和菊兵團攻擊洛陽。5月21日,在日軍優勢兵力圍攻之下,李家鈺中將在河南陝縣秦家坡遭日軍圍攻,額頭及左腋被子彈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其所屬200餘人全數陣陣亡,守軍奮戰至5月25日分路突圍,洛陽失守.....
李家鈺將軍殉國之後,由一批川軍勇士200餘人冒死拼戰搶回他的遺體。遺體行經豫、晉、陝最後入川,沿途弔唁民眾絡繹不絕。蔣介石總司令與何應欽軍政部長均深致惋惜為他舉行國葬,,並國民政府追晉其為陸軍上將,為中華民國犧牲的兩位集團軍總司令之一.在民間聲望,僅次張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