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皖南事變2
2021/08/22 01:59:32瀏覽252|回應0|推薦2

民國29年七月,江南新四軍突然渡江,攻占黃橋,十月,江蘇省省主席韓德勤率軍三萬,與陳毅、粟裕所率領的新四軍第一支隊爆發激戰.戰爭期間由於國軍將領陳太運遭中共滲透,李明揚本身就是中共地下黨,因此對韓德勤的作戰命令置若罔聞.李長江雖想奉令行事,但卻被李明揚以八路軍即將抵達的命令牽制,擔心八路軍會趁機攻進省府所在地因此按兵不動.因此只有韓直屬之八十九軍投入戰鬥.陳毅事先掌握了韓軍情報,以逸待勞,致使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戰死,旅長翁達不願被俘而自盡,10月11日,擊潰韓部的新四軍與八路軍在白駒鎮會師.由於此戰是中共部隊首次以國軍建制攻打國軍,以八路軍在北方以誤襲、摩擦名義偷擊國軍的情況不同,且八路軍南下卻未受到日本軍隊的阻攔,兩者合作的情形已是顯而易見,因此很快的,第三戰區將其視為叛軍,準備予以討伐.


11月14日,軍令部依據三戰區所呈報的情況,擬訂剿滅黃河以南匪軍作戰計劃,準備集中第三、第五戰區主力,第一步先「肅清」江南新四軍,第二步「肅清」所有黃河以南之八路軍、新四軍。呈報至 蔣介石處時,蔣擔心韓德勤部無法承擔新四軍部隊的反撲.同時亦不願擔負起破壞國共合作的罪名,因此決定,只要新四軍服從政府的命令,向長江以北移動,政府將不追究占領黃橋,攻打韓德勤之事.因此電令第至戰區,向新四軍下達退回原駐地的命令,但已到嘴的魚,豈能吐出讓人?加上陳毅擊敗韓德勤之後,並不把韓放在眼裡,認為正是清除障礙,取而代之的時候,而中共華東局書記劉少奇,也認為可以完全軍事解決韓德勤,控制華中,因此,1月11日,劉少奇致電延安,建議「首先消滅韓德勤,鞏固蘇北,確保津浦路以東地區,集中全力在皖東決戰後再相機向西大發展」。毛收到後急忙當天復電制止陳毅、劉少奇、黃克誠等人,指出「目前即刻動手打韓德勤、霍守義、何柱國,在政治上極端不利,尚須忍耐」,並明令「第一次攻擊令須由延安下,你們不得命令、不得動手!」其真實原因是擔憂主動打擊韓德勤將致使皖南新四軍立即遭受國軍報復圍殲。

 


11月17日,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葉挺任總指揮,劉少奇任政委,陳毅代理總指揮.11月19日蔣介石接獲三戰區的報告,立刻命令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長的名義,向八路軍正副司令朱德、彭德懷和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發出「皓電」。電報在細數1940年的國共衝突後,指責說:綜觀過去陝甘冀察晉綏魯蘇皖等地歷次不幸事件,及所謂人多鋼少之妄說,其癥結所在,皆緣於第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所屬部隊:一、不守戰區範圍自由行動;二、不遵編制數量自由擴充;三、不服從中央命令破壞行政系統;四、不打敵人專事吞併友軍。以上四端,實為所謂磨擦事件發生之根本,亦即第十八集團軍與新四軍非法行動之事實,若不予以糾正,其將何之成為國民革命軍之革命部隊?除蘇北事件委座已另有命令希切實遵照外,茲奉謝將前經會商並奉核定之中央提示案正式抄達,關於第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之各部隊,限於電到一個月內,全部開到中央提示案[註 1]第三問題所規定作戰地境內,並對本問題所示其他各項規定,切實遵行,靜候中央頒發對於執行提示案其他各問題之命令.


命令新四軍接電報後迅即將全部撤到舊黃河以北。11月19日,毛澤東以上述受令者「朱彭葉項」四人名義答覆:「中央提示案內所列辦法,七八月間,經周恩來同志傳達後,德等以中央意旨所在,唯有服從,而下屬苦衷,亦宜上達。」「德等再三考慮,認為執行命令與俯順輿情,仍請中央兼籌並顧。對於江南正規部隊,德等正擬苦心說服,勸其顧全大局,遵令北移。仍懇中央寬以限期,以求解釋深入,不致激生他故,重增德等無窮之罪。對於江北部隊,則暫時擬請免調,責成彼等嚴飭軍紀,和協友軍,加緊對敵之反攻,配合正面之作戰,以免操之過激,轉費周章....毛澤東覆電後,新四軍並沒有立刻遵令移防,軍委會見新四軍未遵令移防,開始準備平定叛亂.22日劉少奇致電延安,稱新四軍、八路軍已於江蘇鹽城設立聯合總部,各部於26日前就戰鬥位置,準備進攻韓德勤部?所在的曹甸.但毛澤東卻擔心新四軍實力未穩,若貿然與國軍開戰,不僅違背七分壯大自己的目標,也會引來國軍的報復.甚至辛苦建立的根據地,也會化為烏有.因此雖回電同意劉少奇、陳毅的作戰計劃,卻揩示將進攻日期延後數日.同時,秘電新四軍軍長葉挺,提醒葉挺蘇北作戰即將開始,蘇北新四軍必須提高戒備,同時也在考慮保存實力的情况下,向軍委會妥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lin0727&aid=16677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