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複製人是不是人?生物科技倫理的省思先驅~銀翼殺手
2018/07/08 13:56:08瀏覽2073|回應0|推薦3

1982年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可謂一部超越時代的科幻巨片,不但探討以生物工程學(註一)製造出來的生化人(註二)是不是人、有無人性等科技倫理問題外,整部片子以緩慢、冷調、黑暗陰沉的方式展演,使緝凶、追殺的過程呈現出一種神秘、懸疑的內在緊迫心理效果(而非外在的動作感官刺激),同時片中具體展現了未來世界的想像樣貌,以及該時社會不安、肅殺、道德混淆的狀況。本片雖然獲得當年度科幻界的最高榮譽雨果獎(Hugo Award)等獎項,但在影評方面卻褒貶不一,票房更是不夠亮麗,甚至還被認為只是受到某些特定人士吹捧的小眾電影而已。

如果要說,有哪部片子是在時間的淬礪下愈加顯現出光芒的,《銀翼殺手》無異是頗具代表性的一部,所以事隔35年,2017年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一出來,獎項、影評和票房都就立即還給它公道。

前集描述,日本泰勒(Tyrell)公司是未來二十一世紀初,製造生化人的最大公司(1980年代正值日本國力最強時代,國民平均GDP全球第一,汽車、電器等產品打得歐美無力招架),其中一款只有四年壽命,但身體極為強壯的生化人在地球的境外殖民地被當做奴隸使用,後來他們集體背叛人類,起義失敗後部分逃回地球隱居或尋求長生之道,奉命殲滅他們的人就叫「銀翼殺手」。

男主角戴克(Deckard)是一名退役的銀翼殺手,戴克似乎早在緝殺生化人時便發覺,他們跟人類一樣,不但具備基礎的生化功能,如:血肉、體溫、感官(如視覺)、感覺(如疼痛)、情緒(喜怒哀樂、恐懼等)、記憶(先天記憶是被植入的,後天記憶是經歷的)、智慧等外,更具有所謂的「人性」或者是深層的心理活動,如:感情(溫情、友情、愛情),其中一對便發展出情侶關係,男方還在女方被擊斃時親吻她的舌頭;群我關係,如:伴侶/家庭組織、社會結構/倫理,乃至在必要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如組成生化人革命軍;中心思想與存在價值,如:叛變起義追求獨立與自主;夢想,如:對所愛、自由、長生的追求。因為生化人與人類是如此難以分辨,所以戴克只能將執行任務當成是在奉命行事,但內心其實並不願意。不過也有人認為,戴克本身就是一位生化人,否則難以解釋為何他會有能力可以獨力去緝殺如此多力量最強大的生化人?這個疑問在劇中並沒有明顯的答案,但是,當時的生化人還沒有生育能力,但在續集裡,他和第一位有生育能力的生化人產下一女,所以他並非生化人。

前集的緝殺行動融合了「辦案、警匪、擊殺、黑道」片的黑色風格,並以科幻形成新黑色風格,但令人情感、道德糾結的是,本片被緝殺而驚慌逃亡最後喪命的生化人,其實根本沒有主動犯罪,他們只是反抗再被人類利用而逃亡,便必須遭受被殺戮的命運,這與當年白種人迫害黑人的行徑有甚麼兩樣?而這個虛擬的生物科技倫理議題,在日後竟然慢慢成真,尤其是細胞複製的問題。

在前集中最經典的一幕是,一位叛逃的生化人主謀原本要殺死戴克進行報復與自保,但最後因為他的四年生命期限已到,所以最後一刻他反而救了戴克,並在風雨的大樓屋頂上,以戲劇、詩歌、科幻的形態,朗誦式的說出他的自白(應該是生化人對人類的感性告白),說明生化人是有記憶、情感、遐想、感性的,然後端坐閉目而死,令人相當震撼動容(這幕後來成為電影史上經典片段之一)。

同時間,戴克因追緝的需要認識了泰瑞公司的總裁助理瑞秋(Rachael),識破瑞秋是最新型,同時也是被實驗可具有生殖能力的生化人,雖然如此,兩人還是發生了戀情和親密關係。原本瑞秋因為被植入別人的記憶,以為自己擁有一段童年和身世,所以並不知道自己是生化人,當她知道實情後也預測到自己將會被摧毀,於是和同情生化人並與自己產生情愛的戴克展開逃亡,兩人不知所蹤。

這個沒有結局的結局,正好可以開啟另一個續集。到了2049年,因為人類和生化人的戰爭頻繁,所以人類政府下令停止製造各種舊型生化人,只能生產不會反抗人類命令的新型生化人,而新型生化人經常用來當成銀翼殺手緝殺那些沒有壽命限制而且已經逃亡的各種舊型生化人。續集主角警官KOfficer K),是一位新型的銀翼殺手,他在緝殺一位舊型生化人時,透過不斷往上追溯,發現瑞秋已經以剖腹生產的方式產下一子,並在生產時死亡,而戴克也故佈疑陣將孩子另作安排,以免遭受殺害。

這個生化人可以產子的案件成為非常駭人的機密:保守的官方認為,生化人會因為可以產子而被認為也是人,因而喪失人類驅役他們的合理性,破壞現有的社會秩序和結構(就像當年白人不把黑人當人,以製造奴役黑人的合理性一樣),甚至引發倫理混亂(人與生化人交媾生子),因而必須秘密處決那個孩子;但商業機構卻認為,生化人可以自行繁殖,將可節省大量製造生化人的費用,產生廣大的經濟效益,所以計畫暗中奪取瑞秋遺骸和那個孩子進行研究;而剩餘的舊式生化人則要用這個孩子來證明自己有人性,並且領導他們對人類進行革命。

續集並未完全延續前集的拍攝手法,色彩更為明亮,場景也更為豐富繽紛,除了生化人的議題外,還加入一個很大的副議題: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中的虛擬愛情,當對一個虛擬人物產生情愛時,其心理與行為狀態可能和與一個真人戀愛的反應並無差異,這在虛擬愛情越來越盛行的e世代,是一個很值得專門探討的主題。在本片中,這段副議題是用來顯現生化人在人類世界中沒有親友、遭遇歧視而孤獨、封閉,只能利用虛擬實境來獲得慰藉的寂寞與失落感。劇中的自然人見到K時都用排斥的口吻罵他是「人皮鬼」(Skinner),因為基因設定的關係他只能完全承受(但並非他沒有反應或情緒),所以他只有回到那個蝸居的處所,在虛擬世界中對虛擬的愛人嬌伊(Joi)專注的投入感情並且親密互動,以獲得天生對感情與性愛需求的滿足。

經由各種人工智慧的集合,嬌伊除了是以3D雷射投影現身外,她具有跟人類一樣的智慧以及情感反應,她知道K是一位生化人,卻鼓勵K應該活出自己,並給他取了一個人名「喬」(Joe),最後並且拒絕K把儲存她活動程式的插碟放在安全的地方,而要跟他在一起四處奔波與敵人斡旋,成為一對苦命鴛鴦。而K也忠貞的面對這段虛擬感情,不會在外面尋花問柳,並且將她當成真人一般的愛護,後來敵人踩碎了儲存嬌伊的插碟,形同喬伊死亡,K的絕望悲痛亦達到顛峰。本段在說明,人類愛戀的對象可能不是人,而是生化人、動物、玩偶,乃至是無具體形象的虛擬人物,但人因而產生的情感,卻是真實的,同時這也在提醒,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人類將來應該如何面對即將成真的複製人,答案也呼之欲出了。

續集的劇情不但往上追溯並且峰迴路轉,一度以為自己是戴克與瑞秋兒子的K,後來才發現自己是戴克故佈疑陣下的棋子,用來掩護那位真正的孩子,雖然他難掩失望之情,卻做出一件出乎意料的事――違反絕對服從人類指令的基因設定,沒有處決孩子,反而帶戴克去見他的孩子,一位記憶女製造師絲特琳(Stelline),K的童年記憶是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製造的,所以K推斷出她就是戴克的女兒。此外,K此舉也代表了他背叛人類,因為絲特琳將會成為生化人革命軍的領導人來對抗人類,而這一切只因為K,一位生化人,對擁有父母、童年、真實成長經歷、溫情的渴望,這也在說明,生化人可以為了人性中的溫情做出違反原始基因設定的事,那麼,他們不是人嗎?

在釐清自己終究還是人工生化人,並帶領戴克父女團員後,在格鬥過程中身負重傷的K,並沒有去就醫,而是一個人躺在絲特琳工作室外面的草地上安靜的死去,象徵效忠人類的新型生化人終究還是會因為孤獨、矛盾、茫然,而寧願選擇適時的死去以獲得解脫。

接下來,要藉由本片引發的問題來探討現實生活中的科技倫理爭議。首先是人類的心態,實者,除了人類,其他動物也都是有「人性」的(見第四段),只是深淺的問題,但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為,除了人以外,其他動物都是可以支使、宰殺的,當動物不足支配時,人類還會以「種族」、「階級」來劃定某些人應該是奴隸,乃至是天生的奴隸,不配擁有做人的權力,被任意支使、宰殺也是他們必須服從的天命,對人猶如此,那又何況是對待非人類呢?所以「是不是人」不過是人類以及權力擁有者奴役他者來使自己獲利的藉口罷了,如果人類多一點愛,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所以癥結不是他是不是人,而是人類有沒有愛?

還是回到生化人是不是人這個學理上來探討,生化人基本上就是複製人(註三)的更多生物工程介入的產品,而且複製人在複製動物技術成熟後已經呼之欲出,所以複製人是不是人就非常值得討論,而且可以推及至生化人。目前人的複製可分成兩部分,一是生殖複製,也就是取代人類生殖功能完全複製一個人出來,包括子嗣(不孕、複製另一個我)、醫療備用(擷取他的器官供主人使用)、功能用途(如複製愛因斯坦、達芬奇等天才)等;另一個是醫療複製,目前常見的包括幹細胞複製、器官複製。

先討論生殖複製,被複製出的完整人體是不是人。1996年人類第一隻複製動物綿羊桃莉(Dolly)誕生,並先後與同一隻公羊交配產下六隻羔羊。根據研究顯示,成年的複製生物與自然孕育的生物沒有太大的不同,也都能產生正常且健康的後代(註四)。因為只有同種交配才能生出正常的下一代,所以既然桃莉能產下正常的羔羊就表示牠是貨真價實的羊,而牠的後代自然也是羊。將來技術精純成熟以後,不管人類基於甚麼理由(繁殖、醫療、功能、勞動……)、用甚麼方式(純複製、設計基因、修訂染色體……)、製造出甚麼人(複製人、生化人……),倘使他們能跟人類交媾產出正常的下一代(其實這是可以預期的),那麼他就是人!他們就如試管嬰兒一樣是貨真價實的嬰兒,只是程序更為繁瑣,但要注意的是,複製人的壽命「很可能」不是從0開始,而是從主人擷取細胞核當時的年齡起算,因此複製人嬰兒會衰老的比較快。

另一個反面思考是,如果複製人不能跟人交媾產出正常的下一代,那他是甚麼?自然是人類創造出的另一個物種,那人是否要以人的方式對待他?不然便會產生本片中的反抗、征服與戰爭;如果他又不能自我繁殖,則也不能稱得上是一物種,而只能是一種產品,但又是活生生的生命,人類要如何對待?不管複製人是不是人,如果我們覺得這樣的情況和倫理會變得很紊亂,那麼應該做的,就是現在限制人類複製生命工程的發展或先釐清未來的倫理關係,而不是將來再消滅他們或衍生許多生物和社會問題。

再來談醫療複製。如果幹細胞和器官的複製,是必須破壞人類胚胎來取得幹細胞進行複製的話,那麼就是在扼殺一個胚胎發育成人的機會,因而頗富爭議(實務上是用體外受精的方式製造胚胎)。但反論者認為,胚胎不見然稱得上是一個生命(註五)或可形成一個生命,但卻可以挽回一個真實的生命,所以醫療複製自當是可行的。經過紛爭後,2009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撤銷限制胚胎幹細胞研究的行政命令,人類胚胎幹細胞治療臨床實驗也正式展開;英國則規定14天內的胚胎可用於實驗。

複製人的生物科技倫理可以牽涉到很多範圍乃至宗教問題(或許我們可以複製成功,但他們不是依照自然或上帝的方式產生的,所以會沒有人性和靈魂?),本文僅就複製人算不算一個人進行討論,同時就創作來看,本片能站在科技的前端去發展故事和省思,不但具備高度「知識型小說」的養分,更能提醒人們防範未然,充分展現寓教於樂的效果和價值,所以能從小眾電影翻身為《時代雜誌》影史百佳電影,實非偶然!

註一:生物工程學(Biological Engineering),結合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工程、化學工程、機電與材料等科技知識,以人工再現生物的整個或部分生命進程,如完成複製人或製造部分器官。

註二:片中的生化人並非完全由人工胚胎細胞分裂而成的複製人,而是經由人工的基因設計、器官設計、生化培養而成,外表與人類一模一樣、有血有肉的生化人,但因基因和器官設計使然,他們可擁有異於人類的能力,或沒有人類某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可設計他們的壽命長短,並隨人類的需求而設計成不同的功能型號。他們從培養室出生時大多已經成人,但腦中一片空白,此時再植入虛擬的記憶,便會以為自己是擁有童年和完整生命歷程的人。這些生化人除了些許心理反應和人類不同外,幾乎無法判別他是否為人類,所以必須透過心理測驗問項應答時的心理反應造成的虹膜變化來進行判定――他們跟人類一樣會有心理反應,只是反應和人類些許不同(應該是肇因於經驗不同的關係),這樣他們就不是人類,或不具靈性嗎?後來新型號的生化人則會在虹膜出現編號,直接辨識他們的身分。

 註三:複製(Clone)也音譯為克隆,Clone原意是經由自體插枝方法長出的嫩枝,也是最早的人工無性生殖。複製人(human cloning)也稱為克隆人。

 註四:〈關於複製生物科技 桃莉羊只是一個開始〉,geneonline.news2016.8.1

註五:佛教《入胎經》認為受精完成的剎那靈魂就注入受精卵;基督教《耶利米書》15節:「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只說明胎兒已有靈魂,但未詳細說明何時入胎,不過確認生育是上帝的事;回教也無靈魂何時入胎說法,但民間認為是四週。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1313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