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場人獸戀背後藏著多少物人神的謎語與隱喻?~水底情深
2018/05/11 14:42:53瀏覽1836|回應0|推薦4

2017年的《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等多項殊榮,這樣一部經典電影的影評自然極為豐富,所以我想談的是,這部片子在創作上隱藏的謎語與謎底,因為是這些謎語的象徵和意涵增加了本片的深度與討論性,使它從一部愛情奇想兼追緝驚悚的娛樂片同時承載了許多人文省思(金獅獎很少頒給純娛樂片)。

故事背景是上世紀6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期間,美國在亞瑪遜河捕抓到一隻人形的雄性人魚,於是將牠送到一個國家研究機構,原本計劃要將牠送上太空實驗,以便和蘇俄將狗送上太空互別瞄頭,後來因為難以執行所以改變主意要將牠活體解剖做研究,於是女主角伊莉莎(Elisa)奮不顧身的和一群夥伴將牠搶救出來。伊莉莎是一位身世不詳的中年啞女,因為相貌平凡及生理缺陷而長年自閉、感情虛空,只能日復一日過著規律的清潔工上下班生活,但每天早上卻必須在泡澡時自慰來安撫自己,也因此造成她每天上班都快要遲到,因為這個慣性讓我們感受到:她內心深處真的很孤獨、性壓抑,但也因此合理的解釋了,為什麼她後來會奮不顧身的犯法、冒險去搶救已經愛上的人魚。

這部片子有很多明顯但未明講的當時社會現象,構成這部片子的文化討論項目,最主要是國家霸權和在其下的階級與人類傲慢。國家霸權及其階級傲慢可以從五星上將指揮官最後通牒上校保全主任要在三十六小時內找回被救出的人魚,否則就會不顧以前情義與功勳要讓他在地球上消失的恐嚇看出來;而最「精彩」的表現應該是這位保全主任處處表現出趨近於變態的狂躁症,最典型的象徵便是他總是拿著一根粗重的電擊棒凌虐毆打人魚而電擊棒上老沾著血,他對待同仁也極其囂張,甚至對伊莉莎進行言語性騷擾和約炮。人類的傲慢則從上將和保全主任悍然拒絕任何人替人魚請求活命看出來,他們認為牠的外型雖然像人,但終究是動物,對稀有物種進行活體解剖研究是天經地義的事,縱使牠可能有人類的溝通能力、智慧和情感。

但在國家霸權、階級與人類的傲慢統治下,卻剛好有一群相反的人在跟他們對抗,這些人是社會的底層甚至是邊緣人,他們是啞巴伊莉莎、黑人清潔女工(伊莉莎的親密工作夥伴)、失業的同性戀老畫家(伊莉莎情同親人的隔壁)、被監控的蘇聯科學家科技間諜(他發現人魚有人類的特質所以抗命參與救援,後來因此被殺)──殘障、女性、少數民族、同性戀、底層工作者、間諜,卻充滿同情心、友情、對生命的情感,在沒有縝密計畫卻諸多巧合的情況下,救出了即將被解剖的人魚,象徵底邊人為了維護愛和人性合作對霸權進行反抗。人魚被救出後安置在伊莉莎家裡,也因此他們從原本的曖昧發展成明確且真心相愛的情侶與性愛關係,以及一段奇幻唯美的愛情經歷。

以上,其實也只是一部優質大眾片的設計底蘊,雖然有梗,但也並非石破天驚,所以接下來這四個謎語,才是應該受到重視的:伊莉莎的身世、片中片的隱喻、人魚的象徵、片名"The Shape of Water ,謎底到底是甚麼?

一、伊莉莎的身世。片中演出她是在河邊發現的棄嬰,脖子左右各有三條長型規律的疤痕,能聽見聲音,但不能說話,這讓人直覺她是否是被傷到聲帶因而失語(聲帶受傷雖然不能發出喉音,還是可以發出氣、唇、鼻音,但她卻從未發出任何聲音)?可是故事最後卻有驚人的轉變:當她中槍瀕死時,擁有修復超能力的人魚在水中將她救活,並在撫摸她的脖子時疤痕變成腮,因而能和人魚從此在水中過活。於是故事一轉,因傷害造成脖子左右各有三條長型規律疤痕的機率很小,所以答案可能是:伊莉莎其實是人魚與人的後代,而這也符合了她是河邊棄嬰、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和人魚心有靈犀及相同的孤單特質,同時也解釋了她每早要在水裡泡澡自慰、還有一次將浴室灌滿水和人魚在其中做愛的原因,因為水是她的天然原鄉,水才能讓她獲得最大的身體和心靈慰藉!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故事更深層的隱喻便又從一段人獸戀轉換成回歸原鄉的愛情!

二、片中片的隱喻。在影片當中同時有另一個螢幕在播放另一個情節(或有另一個舞台在表演另一個橋段)也是常用的手法,但片中片的情節往往有其暗示性或連結,而非純只是巧合。本片的場景設計是,伊莉莎住的公寓一樓就是一個客人寥寥無幾的舊片播放電影院,本片出現過兩次片中片,一次只有懺悔的語音,一次則只有畫面沒有聲音,據畫面判斷正在撥放的是《路德記》(Ruth,註一),故事在說,有一位非猶太女人路德,嫁給一位猶太人,丈夫死後她仍悉心照顧婆婆,後來路德改嫁給另一位猶太人,他們真心扶持相愛,後代中誕生了以色列最正義偉大的大衛國王。《路德記》在闡述的,便是打破對女人、異族的歧視,讚揚種族之間的團結和聯婚,這個隱喻正完全扣合、說明本片的主旨,並且有相當高尚的意義。

三、人魚的象徵。片中人魚只是一個稀有兩棲物種?恐怕不只如此,牠被亞馬遜河邊的人民當成神膜拜,本身也有修復自己和他人創傷的能力(包括讓毛囊死而復活),同時牠也能與人類溝通、產生愛情,可能還可以繁殖(伊莉莎可能就是人魚與人的後代),所以,其實牠是物、人、神三體合一的體現。此外,生物演進是從海洋到陸地,然後才有兩棲動物、爬蟲類、獸、鳥、人等演化,因此人魚(兩棲動物)雖然是原始物種,但更可以是自然象徵和陸生動物之母,所以,伊莉莎隨人魚回歸海洋,也深刻的象徵著,人類也要回歸原始、自然、母地,回歸到物、人、神三合一的本性。

四、The Shape of Water。本片最後,同性戀老畫家唸了一首詩祝福伊莉莎:「難以覺知你的形狀,你如水一般圍繞在我身邊。你的存在使我的眼睛充滿了你的愛,使我的心柔軟謙卑,因為你無處不在。」說明愛就如水,因為無形,所以無所不在。擴充來講,這句話頗有老子「上善若水」的哲思,甚麼是水的形狀?水是無形的、浩大的,是萬物之源,當我們被種族、階級、慾望等禁錮時,就產生了種種的限制和形器,雖然披著人類和文明的外皮,實者離神性和人性越遠,離物性越近,當我們打破這些俗世偏執,就回到水不形不器、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神性,以及化育萬物的母性。

另外,本片有一個相當諷刺而突兀的梗貫穿全劇,殘暴的保全主任其實對《聖經》十分熟稔,他認為上帝以祂的樣子造人,而人魚長得似人非人褻瀆了上帝;他對他人的名字類似《聖經》中的何人十分清楚,卻抱以挖苦嘲諷;最後他以被上帝眷顧並賜予神力、最後懺悔絕地大反攻而死的參孫(Samson)自喻。這在在說明,我們真的信奉上帝了嗎?真正信奉上帝不是應該同路德這樣,有廣大包容的心,如水之不受限於形嗎?號稱信仰上帝,卻又滿手掠奪罪過的現代人,可以三思。

最後要談的是本片的最大爭議──人獸戀,一些人認為本片將人獸戀美化,進而有違反自然、鼓勵人獸戀之嫌。其實人獸戀(交)的傳說自古有之,譬如堯帝是母親接受了赤龍的精氣誕生的聖人,希臘神話多次出現萬神之王宙斯化身為獸跟人類女性性交,這就是遠古時代是物人神三體合一的觀念(註二)。到了文明時代,人獸戀一直還是創作題材,譬如漢族《白蛇傳》、《聊齋誌異》,而西方人獸戀甚至就直接出現在童話裡,譬如《美女與野獸》、《小美人魚》(丹麥哥本哈根的碼頭還因而設置了一座小美人魚銅像以茲紀念),近代電影如《他是龍》(Dragons)、《金剛》(King Kong),乃至《暮光之城》(Twilight)的狼人,都是人獸戀。亦即,人獸戀本來就是人類天生自然的本能想像,因而將它故事化,其間並未先有太多的道德思慮和算計,也並無鼓吹之意,否則各民族常說自己是龍、狼、蛇等的後代,也是應該禁絕的,因為這也是一種人獸戀的指涉,所以這只是一種奇想的藝術表現,不用太過於拘泥。此外,傳說和創作中還有人妖戀、人神戀、人物戀、人屍戀等,也都不須以道德去放大解釋或限制,讓藝術歸藝術,道德歸道德。

註一:〈《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包裝在浪漫愛情故事的新價值與新信仰〉,希米露,2018.02.10

註二:漢族傳說女媧造人,而女媧是人頭蛇身;埃及的法老是人面獅身塑像;許多民族有動物圖騰的崇拜……,更說明物人神三體合一的觀念。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1182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