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顛覆傳統卻更貼近真實的戰爭驚悚敘事~敦克爾克大行動
2018/05/04 10:00:33瀏覽759|回應0|推薦2

一般認為,提到二次大戰德國橫掃西歐時,隔著一道英吉利海峽,原本抱持宣而不戰態度的英國轉而宣布永不投降,因而扭轉二次戰史的經過必須看三部電影:2010年《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2017年《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及同年的《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但因《敦》片直接切入劇情,對歷史背景未多做介紹,所以需先看《最》片理解當時局勢。

當時國際瀰漫一片孤息主義,以致德軍勢如破竹,最後德國瓦解了法國馬奇諾防線,將四十萬英法聯軍圍困在只有寬50公里的法國濱海小鎮敦克爾克(Dunkirk),此時德軍的坦克部隊距此僅十六公里,隨時可以三面包抄加上空軍戰機重創這支孤軍,整個西歐及英國面臨存亡關頭。但於此同時,英國卻正陷在戰、和兩派的政爭之中,而遠在另一端的美國則由國會通過中立法案,不擬對歐戰伸出援手。

《最》片描述的,便是邱吉爾在這最黑暗時刻的奮鬥歷程,從1940年5月10日上任英國首相以來,歷經黨內主和派的拮抗(當時在野黨及民意主戰)、國王喬治六世的不信任(即發表宣戰時刻的國王,他同許多人一樣,對邱吉爾的躁鬱性格、過往從政與戰績紀錄不良深感焦慮)、三十萬子弟被困在敦克爾克(成功撤退機率不到10%,同時必須留滯四千兵力牽制德軍,而他們將得不到任何救援)等問題,最後他憑藉維護國家獨立與尊嚴的堅持、激勵人心的演說、龐大主戰民意的後盾,轉而獲得國王支持,並在6月4日於下議院發表主戰演說獲得全員鼓掌通過。《最》片精彩如實呈現了邱吉爾這二十五天在國內後方政治圈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內心轉折(他曾一度考慮是否和談),以及最終在拜訪地下鐵乘客獲得全民開戰的加油鼓舞後,毅然進行抗戰的歷程。

而此同時的外國前方戰場上,英法聯軍自5月26日至6月4日進行撤退,在八百多艘民間船艇的合力支援下,共有三十四萬盟軍從敦克爾克撤回英國,遠超過當初估計的四萬五千人,但軍艦、戰機、各式武器的損失卻也相當慘重,《敦》片即在描述這十天的過程。

敦克爾克「大行動」(也稱為「戰役」、「大撤退」,其意思與「轉進」VS「轉戰」VS「撤退」差不多,都是一種阿Q精神勝利法),始終充滿疑問和爭議。希特勒為何突然一度宣布停止進攻敦克爾克,製造甕中之鱉做好抵禦與逃脫的時機,始終是個歷史謎團;而大撤退保留的兵力,成了英國四年後聯合美、俄反攻德國的基本戰力,成功大撤退無疑是歷史的轉捩點,但這果真是一場勝利嗎?本片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即以相當冷調的手法還原當時的歷史戰場,並將評價留於觀眾自行決定。

很多人看完本片後,一時之間對這部金像獎、金球獎總共十一項提名的名片充滿疑惑――這是戰爭片嗎?沒有可歌可泣的血戰事蹟和場面,呈現的反而是一片等著挨轟、爭著敗逃的景象(註一)。誠如諾蘭所說,這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部沒有戰爭血腥的懸疑電影,當初抱著看戰爭片念頭的觀眾或許一開始初衷就是不對稱的,因為不管結果如何,這本來就不是一場令人動容的戰役,如果調整成諾蘭的敘事角度來看,或許更顯得真實――求取存活,這是一場在九死一生(當初僅預估能救回一成兵員)的險惡環境下,為求存活下來進行的大撤退,而這個觀點跟東方剛好相反,中國的武德和日本的武士道,強調的都是不成功便成仁,殉死明節,但西方人強調的是當下先存活下來,日後才有反攻的機會。

諾蘭的導演方式顛覆了當今電影的手法,拍攝極為寫實:回到法國敦克爾克沙灘、大規格高清晰度的膠捲攝影機、遠近可聞的轟炸聲與砲擊聲、全部真實或仿真製作的武器,乃至所有兵員都是青澀的年輕人,在槍林彈雨的拍攝現場自然流露出無助恐懼的原始人性,亦即,他摒除了好萊塢最擅長的電腦後製和知名演員的深刻演技,以真人實境帶領觀眾自然的回到當時的戰場和氛圍。

在劇情上,諾蘭採用了他最擅長的非線性敘事(Nonlinear Narrative,註二),用三條軸線分頭進行:在沙灘上集結等待撤退回國的小兵,屬陸路,它的敘事期間是一週,也就是描述一週內發生的事;協助撤軍的民船船員,屬海路,敘事期間是一天;轟炸機駕駛員,屬空路,敘事期間是一個小時。諾蘭的用意便是讓觀眾從陸海空三個不同的視界去觀看這個事件,而時間所要強調的則是大撤退是一場與時間的疾速競賽。(註三)過程中,三條軸線或有交集,但最後,陸路在海路運送及空路掩護下成功撤退,將原本獨立的三條軸線兜攏在一起,成為完美的結合。


此外,本片的敘事角度,也就是觀察視角,也相當獨特:

一、現場觀點,只有三條軸線當事人當下眼前見到的事物:砲火、空襲、死去的弟兄,沒有德軍,沒有最高指揮官,也沒有希特勒的指揮過程,更沒有邱吉爾在後方所面臨的政爭,甚至也沒交代這場撤退的背景,觀眾就如片中的大兵一樣,是完全處在當下而不知道撤退計畫始末的狀態,他們就像盲棋一樣任人擺佈。

二、英國觀點,以英軍的角度來看見狀況,所以在爭取撤退活命時,種種劣行便顯現出來,除了驚慌、逃避、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外,還包括生死關頭時集體背棄、逼迫盟友(註四)等行為,而這更真實的顯現出戰爭時的人性;不過人性還是有光明的一面,如在航行中死去兒子的民船船長仍堅持繼續開往戰場運回同胞,又如戰鬥機飛行員奮戰到油量耗盡才迫降投降,都顯現出另一種愛國和奮戰情操,而這兩者恰可以成為人性的對比。

三、小人物觀點,本片並非以大歷史的制高點來看這場撤退,其實,當時的決策制高點也並不高尚,他們原先只預估能救回四十萬人中的四萬五千人,而最後能成功大撤退的主因是因為希特勒突然不明所以的暫時停止追擊和天候不佳造成再度追擊時的難度。此外,我們慣從英雄的角度來觀看歷史的勝利並加以美化甚至聖化,而本片卻從三條軸線的小人物角度來看這場撤退,讓我們更清楚理解冠冕堂皇的政治宣傳、造神運動背後,那些龐大眾多的棋盤上的盲棋,究竟是甚麼狀態和心理?

四、冷調觀點,本片完全沒有渲染任何情節與功過,劇情也單純只是在敘述過程(不過三條軸線的敘事方式增加了觀眾整合情節上的難度),甚至連對話也很少,以極其冷調的手法,帶觀眾回到當時極其冷酷的情境,自行冷靜的去體悟感受。

最後要談的是本片的風格,誠如諾蘭所說,這不是一部戰爭片,是驚悚片,它的驚悚並非一般的個人血腥驚悚,而是在沙灘上聚集等待撤軍而無任何攻擊力的大軍,在隨時面臨空襲、砲擊的威脅下,與時間競賽要逃離集體滅亡的現場,其驚悚程度自然破表,寫實細膩的場面、清晰傳來的聲響,伴隨著節奏式、計時器的背景音樂,讓緊張情緒更加提升。最後,本片竟然以沒有戰爭片血流成河、殘屍遍野的駭人視覺畫面,完成一趟「精神驚悚」的洗禮過程。

諾蘭顛覆傳統戰爭片的展演方式,表現戰爭的另一個樣貌,當衆人都不認為敦克爾克大撤退是一個好的戰爭題材時,他却利用它創造了另一種全新的風格。

註一:這場行動雖是以大撤退為目的,但此同時,英國也加強了三軍的防禦與掩護行動並付出殘痛代價,因而才能在十天內撤出三十四萬大軍(原先預估是四十天撤出四萬五千名士兵),但因本片大量聚焦在沙灘上集結等待撤退的兵員身上,所以呈現一片挨轟的態勢。

註二:打破時間依序向前延伸的直線特質,採用倒敘、插敘、跳接、分段、多線、又回到原點、重複、羅生門等方式,乃至完全打破順序和架構,以凌亂的方式進行,再由受眾自行拼貼。

註三:《最》片也是用標示日期的方式,呈現邱吉爾這二十五天的內心轉折,當然也是英國和二戰命運轉折的二十五天。

註四:在要沉船時,遺棄他人先行逃生(遺棄罪),或為減輕重量,逼迫他人跳海(可預見其死亡,為未必故意殺人,仍屬故意殺人罪),此等行為在道德上有爭議,是否符合法律上緊急避難時的自衛行為也是有爭議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1174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