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成功的經典改編,挖掘童年的傷痕~牠
2018/04/02 10:57:56瀏覽719|回應2|推薦6

雖然電影《牠》(It)號稱是恐怖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最成功的經典名著改編,不過內容有所更動,尤其是原著結局兒童版多P性愛限制級被改成兩人Kiss goodbye純純的愛,因而減少了爭議,不過「驚駭」(對道德崩壞的驚世駭俗)也沒了。藝術不必然涉及道德,尤其是18禁(在美國則是17禁,稱為R級)甚至經常在顛覆性愛與道德,所以這樣的改編雖然更適合大眾,但對限制級藝術創作是否應該如此,自當有討論空間,不過,如果就「大眾作品」中的「大眾」兩字來說,這樣的修正在定義上是適當的。此外,本片雖是一群小孩的奇幻冒險故事,不過因為血腥、驚悚鏡頭過多,還是兒童不宜。


原著《牠》獲英倫奇幻獎,是史蒂芬˙金恐怖小說中的翹楚,所以本片自當極富討論價值。個人認為,史蒂芬金的作品,向來不會只為驚悚而驚悚,不會只為科幻而科幻,牠的作品都會有一個虛幻但厚實的基礎環境設定,再據此去展開幻想劇情,除了營造懸疑與故事的正當性與討論性,同時也因而可以發展成龐大的結構(如《黑塔》),此外,劇中也反映心理的問題和糾葛,這是他和許多只著重驚悚與科幻特效的創作者不同之處,譬如本片除了看熱鬧的驚悚,更有看門道的心理分析。


在《牠》中,最靈魂的角色莫非就是「牠」,牠有著謎一樣的身分,所以讓劇情更顯得離奇。牠來自外太空(所以是一種外星生物,而非鬼怪),大部分時間在沉睡狀態,每隔二十七年甦醒一次,這時就會在小鎮噬食小孩(這是根據報紙資料歸納出來的)。牠自稱潘尼懷斯,片中沒有解釋為什麼,除了擁有多種現世裡違反物理運動定律的超能力(對外星生物而言,這種超四度空間能力似乎可以理解),最重要的是牠擁有超心理能力,尤其是對恐懼和記憶,當人有恐懼時牠便會察覺並出現,成為牠攻擊的對象,人們越恐懼牠的攻擊力便越強,所以牠必須喚起當事人心中的恐懼記憶(如失親、被亂倫、霸凌、怯懦),以及鎮民對災難的集體恐懼,而人們要反擊牠的方法便是摒除恐懼,勇敢並正面全力的打擊牠,這種心理因素的隱喻與探討,著實讓本片的深度生色不少。


牠的造型是個駭人陰森的小丑,雖然本片也沒有解釋為什麼,但如就本片的整體心理隱喻卻可以做出合理的揣測。全片故事圍繞在七個魯蛇小孩團隊,他們各有各的嚴重心理創傷,或者天生的懦弱,而牠以小孩最喜歡的小丑但卻邪惡的姿態出現,便是在象徵童年的陰影與膽怯,讓原本的快樂變成了恐怖。最後,七個小孩克服恐懼擊敗牠,也象徵人應該合力克服恐懼,面對恐懼、擊敗恐懼,如此才能擺脫恐懼(潛)意識的綁架。但其間,牠也會利用幻術來迷惑人的心智,譬如死去的弟弟站在眼前施展苦肉計、溫情攻勢,企圖瓦解兄長的心防,而此時能堅定意識、拒絕迷障,也是關鍵,所以克服恐懼,除了同心、勇敢,也需要堅定的信念和明辨的智慧。而我最有趣的想像是,這種限制級,卻以小丑和小孩來展演故事,是否在暗示大人,應該要去除童年的陰影?


本片之所以成功,靈魂人物小丑的表現絕對是很大的原因,牠出現時的場景設計、邪惡但內斂的個性,以及每個眼神、表情、笑容、動作,都讓人都有不寒而慄的感覺,亦即,此時並不需要驚悚、暴力、血腥的動態畫面,只需一個靜態的特寫,就有足夠的撞擊力。因此,在文字創作時,如何將場景,還有人的表情、神韻、動作生動的刻畫出來,就決定讀者能否從文字產生畫面,進而產生情緒、進入情境,所以在大眾作品裡,景境描述和人物刻畫是極重要的基本功,這需要從摹擬寫實開始,之後才能將幻想的境界精彩鮮明又具體的表現出來。


故事最後,擁有超能力的小丑被一群小孩擊敗,完全失去陰狠強者的能力與霸氣,反而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呢喃,這告訴我們,恐懼也有恐懼,牠害怕人們勇敢光明的團結在一起對抗牠,所以我們知道克服創傷恐懼的方法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11367463

 回應文章

鈴聲(老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05 23:01

謝謝FRANK兄告知我那麽多事情。

沒想到,不過幾年光景,世事變化如此大,

當年,不知哪位如此用心,花錢花力,讓有志文藝的後進有發表的平臺,真正感謝他的貢獻。

現在臉書如此方便,放到當時,可替那位仁兄省了不少力氣啊。

有空還請您多多指正。

老老敬禮

林金郎(伽藍兒)(frankjin) 於 2018-04-09 22:45 回覆:
老老,常聯絡喔!啾咪!

鈴聲(老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03 20:31
Frank 您好,
多年前,您在一個文學網站職位斑竹,記得和您聊過幾次。內裡有幾位網友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醉俠,一位費校長。該網站名字記不得了,不知還否存在?
又,有沒有轉型成為臉書群組?
謝謝。
老老敬啟
林金郎(伽藍兒)(frankjin) 於 2018-04-04 23:47 回覆:

老老,您好:

費校長兩年前因病往生,大醉Tony因父母亡故,已傷心地離開台灣。

網站已經被原業主回收(因為每年要租金及管理費), 至於其他年輕的一輩多有長進,

作品都被收入年度選,已儼然成家,所以目前也無須再有社群支撐。

但「文學創作者協會」還是存在,秘書長是陳榕笙,他有FB,您有事可跟他聯繫喔。

感謝您還記得那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