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俗化後的佛,裡面是甚麼?~大佛普拉斯
2018/01/26 02:11:14瀏覽469|回應0|推薦8

《大佛普拉斯》得到五項金馬獎,應該不用對它再做多餘的稱頌了。運用誇式手法表現出黑色幽默,讓底層小民的悲哀無奈,與上流社會的狗皮倒灶形成強烈對比,而當底層小民發現上流人士不可告人的祕密後,遭致的就是暗殺和囚禁,更突出社會的不義,但因為黑色幽默的手法,卻又讓人笑中帶淚,極盡情緒的挑弄。

這裡要探討的是,「佛」在本片編導黃信堯心目中,究竟有甚麼意義和象徵?原本,升斗小民在現實社會裡無法獲得公義與生存時,最後能寄託的,就只有宗教,宗教會給他們活的時候消災、死的時候去淨土的希望,這也是他們生存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同時,也因為宗教能給他們這麼多寄託,所以百姓也賦予祂無限的尊榮、神聖與權威,並懇請祂接受我們的膜拜、供養和愛戴。

但黃導心目中顯然不如斯想--至少,世俗化後的佛不是如此。首先,這位平常人模人樣的留美藝術家老闆,實則是個官商勾結的色情狂、殺人兇手,而他做的,正是佛像雕塑的工作,顯然的,宗教是他的謀生工具而非信仰,塑佛的工作也沒有教化到他,而在現世裡,刻意用宗教來斂財的seafood又會少嗎?

再者,當師姐和老師父一起出現時,她狐假虎威,和議員高來高去的相互虧損、較勁,卻又口口聲聲阿彌陀佛,就見到黃導對忠誠信徒和一般信仰者的德性投以嘲諷,信仰場域對某些人來說,只是又找到另一個名利或鬥爭的戰場,而非心靈的歸宿,又或者,信佛並沒有真正感化他們。

三者,老闆殺了情婦後,為了滅屍,將她封在大佛裡面,這是否在隱喻,他認為偶像的佛其實包藏很多人為的禍害在裡面?最後,當大佛被運去法會現場,接受整個體育場滿滿的信徒膜拜,這又是何等的諷刺?而當老師父在做祈福消災法會時,突然陣陣陰風襲來,點燃的蠟燭都搖晃將熄,也詔告著冤屈與不寧將會繼續存在。

本片是誇式手法,對現況有過多的渲染,當代社會和信仰界當然不全然是如此,它是用聚焦再放大的方式來看問題,同時也在警告我們要正視社會階級不平等的迫害、信仰已經發生質變的危機,這些確實都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尤其在這個慾望和seafood滿天飛,乃至相互結合的末法時代。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100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