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紅衣小女孩完勝安娜貝爾~兼談片中臺灣民俗
2017/12/16 02:20:25瀏覽547|回應0|推薦4

今年當《屍速列車》橫掃國際時,不少人在問,韓國能拍出好萊塢水準的電影,台灣何時能夠?現在我必須說,《紅衣小女孩2》完勝《安娜貝爾》系列。

安娜貝爾,除了玩惡靈驚悚的梗外,似無可以探討的內涵,但紅衣小女孩則不然,它有著一樣的驚悚情節與拍攝技巧,但卻充滿可供探討的劇情和內涵。

首先在劇情上,有三位母親牽扯到關乎嬰靈、童靈的問題,進而命運糾纏在一起,劇情豐富性與轉折度都足夠。而文化背景上,它由台灣的民俗傳奇出發,有魔神仔、養屍成魔、妖魔結界、鬼打牆、神靈附身、宮廟乩童等。但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本片傳遞的訊息是,靈體執念成魔(這個魔不是心魔,是真正的妖魔),但魔由人變,所以在基底的最深處,魔仍保有一絲人性,因而治魔的方法除了「談判妥協」、「殺」之外,追究就柢之道是,以愛(尤其是親情之愛)喚起魔的人性,進而放下執念,如此便能度脫。所以本片後面,紅衣小女孩明瞭媽媽是愛她的之後,便化成許多紅色蝴蝶(還是樹葉?),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解救了母親等一行人後,隨即羽化了,進而順利投胎。

不過,片中有一些民俗可能須要說明或釐清。片中的小女孩不幸罹難,她的母親因為不捨,因而聽信邪法每天以血祭祀她的屍體,期待她能回魂,其實這就是「養小鬼」,所以七天之後小女孩便以魔的形式「起死回生」,這在民俗傳奇裡是有的,但這時她應該是個無形的靈,而不是一個有形的體。

此外,真實生活中的新聞裡,紅衣小女孩被疑為是「魔神仔」,不是「養小鬼」,魔神仔在台灣被認為是生活在郊區通人性的矮小妖怪,有奇特的精靈相貌,會牽引意識耗弱的人前行(魑魅魍魎則是生活在深山中)。所以新聞說的也不對,因為實際被拍攝到的紅衣小女孩是一個正常的人形,所以如果影片為真實的話,那她不是養小鬼,也不是魔神仔,而是在這裡的地縛靈,從她的現代服裝判斷,年代應該還不遠。不過依我看,這個小女孩身形、動作栩栩如生,就因跟在人家隊伍後面就被說成是魔神仔或鬼怪,實在有夠冤枉。而魔神仔的活動範圍是郊區,所以也不會離開這裡去都市裡「牽」人,因而片中演出紅衣小女孩到學校牽人也是不太妥的。

片中也有提到墮胎和嬰靈的問題,不過不是主戲,編導似乎有意倡導不要墮胎。很多人以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來解釋佛教有嬰靈之說,但事實剛好相反,本經根本沒談到有嬰靈,「世間有五種。懺悔難滅。何等為五。一者殺父。二者殺母。三者殺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和合僧。殺胎是五大戕害最重罪之一。「汝固殺胎。受短命報。我是鬼使。故來追汝。」追殺胎婦的是鬼使,不是嬰靈。而在道教,嬰兒死亡也是同一般人一樣的輪迴過程,並無特別不同之處。關於墮胎,本臉書經常討論,總的來說,盡可能不要墮胎,如果因為諸多因素需墮胎,最好在胚胎還沒轉變為胎兒而有胎動(約八周)之前為宜。

結論:台灣人才以創意為勝,如果再結合台灣題材就能做出與國外有差異化的作品,這時才能被國外人注意,並吸引他們的興趣,如果一味連題材、思想、文化,甚至名字都沿襲國外,那就只是翻版,這樣我並不認為外國人需要來看台灣的東西,甚至連本國人都不需要,因為與其看翻版,不如直接看原版。紅衣小女孩以台灣題材為出發,創出國內、外佳績,便是最好的證明。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0951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