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賓果華爾滋-美國
2022/07/29 14:02:49瀏覽738|回應0|推薦1

賓果華爾滋
(
美國)

 

歌名:Bingo Waltz
作詞:Bill Castner(本舞的口令員)
作曲:Jack Barbour
演奏:Jack Barbour And His Rhythm Rustlers
Cuer:Bill Castner

舞名:同歌名
中文舞名:賓果華爾滋
預備舞姿:雙人舞,單圈,舞伴男左女右,全體面向圓心,牽手自然下垂

這一首舞屬於舞會遊戲,是舞會中非常好用的一首Ice Break(破冰,解凍),活絡會場氣氛的舞蹈.本舞在土風舞的分類裏屬於張慶三老師說的廣義土風舞裡的第二大類,準土風舞裏面的舞會遊戲.

土風舞的分類:(資料來源:張慶三老師與陳芳枝老師合著的"土風舞之路")


本舞源自美國Round Dance.一般美國方舞(Square Dance)的俱樂部通常也都會穿插一些Round Dance,兩者共通點就是有口令員配合音樂節奏現場即時喊動作口令.舞者們依照口令員喊的口令馬上要反應做出動作,因此也是口令員與舞者之間的鬥智,鬥舞的大戰.

方舞的口令員英文叫做”Caller”,Round Dance的口令員也有人叫Caller,但是很少,一般習慣上還是叫Cuer比較多.通常在舞會中,Cuer會事先準備好口令寫在紙上當作備忘錄,我們稱為Cue Sheet,相當於我們的舞序(青蛙老師註:另外還有排舞(line dance),行列舞(Contra Dance)有時候也有口令員,這兩種舞的口令員也叫做Caller).

CallerCuer在舞會中擔任的角色幾乎是一樣的,他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正如上面所介紹的,方舞的Caller要跟舞者鬥智,鬥舞,因此娛樂性要很高,角色扮演要很明顯,而且常常將口令配合音樂旋律用唱的唱出來,帶動全場氣氛,是整場的帶動者;Round DanceCuer相對比較起來就低調多了,Cuer是不唱歌的,只負責唸舞序,角色扮演沒有像方舞裡面的Caller那麼吃重.

本舞唱片為45轉的小唱片,A面是純音樂,B面有Cuer喊口令,隨唱片附有舞序:

本舞原曲唱片A:


本舞原曲唱片B:


本舞原曲唱片隨附舞序:


青蛙老師手頭上有一本原文土風舞書:The Complete Book of Square Dancing and Round Dancing,裡面剛好就有介紹這首賓果華爾滋.青蛙老師將原文寫成Cue Sheet如下所附.

青蛙老師的原文土風舞書:


老闆招待原文舞序:


青蛙老師寫的本舞Cue Sheet:
1.
Balance In
Balance Out
Roll Away Half Sashay
(4S)

2.
Step draw, Step draw(in)
Step draw, Step draw(out)
(2S)

Grand Right and Left
“B!”,”I!”,”N!”,”G!”,”O~~”

舞序動作說明,其實舞序很簡單,根本就不用記,只要聽口令就可以了:

1小節:
Balance=
華士均衡步
Sashay=
滑步而舞或快滑舞步
連成動作就是:
向圓心華士均衡步
退向圓外滑士均衡步
把女生轉到另一邊
(4S)

2小節:
單圈,舞伴面相對牽雙手,男生面對方向線,女生面對反方向線.
Step=
踏步
Draw=
拖步
在這裡就是踏併步

In是向圓心

Out是向圓外

連起來就是牽雙手,
向圓心2個踏併步,向圓外2個踏併步
(2S)

Grand=
大循環
Right=
牽右手
Left=
牽左手
連起來就是:
大循環右手起,3拍換手換舞伴,同時每換一個舞伴時要大喊:
“B!”,”I!”,”N!”,”G!”,”O~~”
”O~~!”的時候跟新舞伴抱大手臂,順時針轉一圈.

青蛙老師說明:本舞高潮重點的地方在第2小節換舞伴時,每個人都要大聲喊出:”B!”;”I!”;”N!”;”G!”;”O~~!”,此時最能帶起現場氣氛,同時也是本舞解凍功能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最後老闆招待本舞參考示範影帶:











參考資料:
1.
英文版維基百科
2.
土風舞之路:張慶三老師與陳芳枝老師合著
3.
英文土風舞書籍:The Complete Book of Square Dancing and Round Dancing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flin01&aid=17608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