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唯心「宇宙論」(四)
2009/02/27 17:12:16瀏覽502|回應0|推薦2

我很喜歡「文殊菩薩十大願」中的一句話:「心如虛空,常在如來清靜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性。」這句話道盡般若思想的精髓,也表現出大乘佛教的宇宙本體觀。

很多人誤解般若或禪宗的「空」,以為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在意,結果空來空去,變空空。般若或禪宗的「空」是指「萬法皆為短暫妄相」,但還是有一個「心」,這個心是擺脫我們現有的世俗觀的,所以是去執、去有的;心也是擺脫物理觀的,所以是無時空,不生不滅,不有不空的;心也是突破分別心,無我無你的。 所謂「明心見性謂之佛」,就是要擺脫這些窠臼,看見原本那顆純乎一心。

世界是由識、藏、心的種子幻化的,這麼舉例吧,一顆明珠發出滿室的光芒,但明珠才是本體,光芒是它的幻生(投射),並不是本體。同理,識、藏、心的種子才是宇宙本體(即佛語中的「實相」),我們這個物理世界是那些幻生的光芒,本體的投射,並不是本體。(在西方,亦有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由本體界「投影」產生的哲學理論。)

所以,當完全摒除了對世俗的虛妄執著後,把世俗心掏的乾乾淨淨,完全沒有世俗的雜染與意念,這時就可回到那個原本的本體了,這個本體在佛教上可稱為阿賴耶識、如來藏、心外,還可稱為華藏海世界、法界、真如等,這就是「心如虛空,常在如來清靜性海,真如藏中」之意了。

但當無染無住的心回到本體後,並非就消滅了,它已與本體無分別了,因為本體會幻生光芒、投射世界,所以此時無染的心 ,也會因而跟著投射到三世十方世界去,佛、大菩薩存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方式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不是靠輪迴、肉體(或能量體),而是靠「投射的」,所以我們認為他們能無所不在,能穿越時空的限制,其實是他們根本就不是物理個體。而這也就是所謂的:「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性」之意了。

真如幻生世界,我們執於這個世界的種種,唯有摒除對這個世界的貪嗔癡執著,才能回到真如界,而此時,又以另一種不同的形勢遍在世界,而普渡眾生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bud&aid=267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