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文、君星崇拜與星命學(上)
2009/01/06 17:00:44瀏覽1180|回應0|推薦1

~原載歷史月刊97.11

 天文學、星君信仰和星命學(本文專指紫微斗數)三者都涉及天上的星曜,雖然天文學是科學的,星君信仰是宗教的,而星命學則是祿命的,但三者卻是有脈絡可循。亦即,天文學研究天上所有星曜的分佈與活動,真實記錄星曜的概況;星君信仰則將天文學結合五行理論和神祇崇拜重新架構星斗;星命學則藉由這些星曜信仰來進行祿命批算之術。

 

一、五方、五斗、五極、五天

     中國天文學很早就極為發達,周公時就設天文官與天文台專門研究,到了漢初,整個天文架構就齊備了。古中國天文學將天空分成「三垣」,分別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或四象,分別是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而四象又各有七宿(星座),所以天空就有二十八宿,即二十八個恆星或星座,涵蓋了天空所有的恆星,而星曜和星座也無可避免的成為被崇拜的星君。

 

最原始的五行(五方)信仰概念是「五方五老」,亦稱「五帝」,由「東南中西北」(一般由龍邊至虎邊的排列順序)分別如下。

 

 

西

顏色

物象

五老

金母老

水精老

元黃老

赤精老

木公老

五帝

皓靈皇老君

五靈玄老君

元靈元老君

丹靈真老君

青靈始老君

 

但因為天文學發達,所以五斗星君信仰便取代五帝,「五斗」便是東斗、南斗、中斗、西斗、北斗,其實「五斗」是五個星空劃分區,各有許多星座和星曜,但民間習慣認為五斗是「五斗星君」,算是擬神化崇拜。後來更因為人們崇拜上帝的習俗,所以在五斗之外,又提升到「五極」帝君崇拜,分別是:東極(青華帝君)、南極(南極大帝)、中極(昊天玉皇大帝)、西極(太極天皇大帝)和北極(紫微大帝);五極大帝加上后地皇土便是「六御」。而在民間信仰上,百姓把最熟悉的帝后組成「五天」,分別是:東天(東華帝君)、南天(關聖帝君)、中天(玉皇大帝)、西天(瑤池金母)、北天(紫微大帝)。

 

二、天文、星君、紫微

 天文學上原有北極星和北斗七星、南斗六星(沒有南極星),它們各有天文學名稱,但因為宗教信仰關係,這些星被賦于「星君」的神格,也各自有了新的星君名稱。到了星命學,這些北、南斗星君打破原有編制,混成紫微星系和天府星系,詳見附表。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bud&aid=254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