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關聖五常精神建立現代軍人倫理(上)
2008/12/22 12:36:36瀏覽2450|回應0|推薦0

      ~本文獲「忠義文學獎」    

 一、前言

「軍魂」無異就是軍人倫理的最高展現,有軍人倫理才能有效進行建軍、整軍、備戰、作戰,有軍魂軍隊才能從一個「個體集合」變成一個「生命組織」,因而才能鞏固與提升國防戰力。所以隨著世界潮流、科技、型態的丕變,軍人應該首重跟隨世界的改變,建立嶄新的現代軍人倫理。

美國政治學大師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的《軍人與國家1簡諾維茲(Morris Janowitz)的專業軍人2在西元六0年代就明確指出,軍人應該嚴守政軍分際,致力建立當代專業主義。至今,軍人扮演的專業角色更是大幅躍進,自從進入電子與科技作戰時代,世界也徹底進入全球化與現代化,現代軍人所掌握的已經是最先進的科技儀器,操作的也是他人所無法輕易瞭解的專業設備,武器涵射的範圍不但橫跨國際,甚至超越整個地球,所以軍人更應「在專業倫理下,扮演軍事專業角色、專注本務,以其專業知識和技能從事建軍備戰與保國衛民的工作」3

除了戰備外,軍人也逐漸揭去神秘面紗,與社會有更多的接觸,和社會做更充分的融合,譬如軍費預算的透明審議、軍情的公開宣傳、軍人參與社會救助、募兵制的推動、軍人至社會進修、社會人士至軍校進修(如台大EMBA研究生即至陸軍官校接受戰場領導統御與臨場決策能力訓練)4

以上種種例證都說明,軍人已經是「國家化」、「社會化」下的「現代化」與「專業化」職業,但基於軍人特殊的任務與擁有武器的角色,所以在「偃武修文」、「安內攘外」等的多重要求下,軍人實又比一般職業人士肩負更沈重的壓力,也承擔國人更多的期待,而這無非也是一種其他職業所沒有的神聖性與使命感,也是軍人所以受人尊敬的原因。

所以軍人除了傳統的五大信念:「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5外,更須建立嶄新的倫理觀念,如此才能克盡現代軍人的新時代任務,並成為捍衛國家以及世界民主、自由、和平、人權、民生的堅實後盾。

本文主旨即在探討如何以關聖帝君五倫精神落實軍人國家化、社會化、現代化與專業化的新倫理精神,以提高軍人貢獻與國防戰力。

 

二、關聖精神與現代軍人倫理

 

任何專業職業的成功,都非肇因於出神入化的專業技術(Professional Technology),而是擁有無上的「專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因為「技術」只是一種力量,但「倫理」卻能將力量導引到正確的方向,甚至因為倫理蘊含的悲憫與理想,而讓力量產生加大的「量變」,與完成經世紀民成就的「質變」。所以,「專業倫理」是職業的「德」——真諦之所在,一位成功的專業人士必定「術德兩全」方能稱為典範,譬如醫生必須醫術、醫德兼具,才能成為被人稱頌的「濟世良醫」而擔之無愧。無奈在技術本位與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專業倫理——「德」已盪然無存,使人成為牟利的工具,所以縱使操作的技術再精純,也與沒有靈魂的機器設備無異,甚至更有運用技術危害生靈之虞。

同理,軍人的專業倫理精神又更甚其他職業,因為他所牽涉的範圍是整個社稷的安危與國民的生命,甚至區域或全球和平的安定,他維護的對象是全面的、生命的,而非只是少數的或不立即產生影響的效應。因此,軍人的專業倫理——「武德」之昭然與否,正代表這個國家整軍、建軍的績效,更代表一個國家是否能維護主權獨立與政治自由,因而是否能夠長治與久安的關鍵。

那麼,專人的專業倫理是什麼?杭廷頓著重的是:「軍政分際」,軍人應該效忠由國民選舉出來的領導人以及他所組成的政府,亦即服從文人領導,防止武裝力量干預民主政治運作和人民自由生活的途徑。此外,他也認為,軍官的倫理就是:專業技術、責任感和團隊意識6。而簡諾維茲則推動軍隊與社會的關係,認為現代軍人需有「新型公共關係」(New Type of Public Relation),並有維護社會秩序「保安警察」的能力與倫理7

綜合兩位學者的主張,與今日軍人倫理發展方向大致符合:國家化、社會化、現代化、專業化,而它們又可以用關聖帝君的五倫精神加以落實,以下簡略介紹關聖帝君及其五常精神。

關聖帝君除了是歷代朝廷所供奉的文武二聖之一外(另一位為文聖孔子),也是民間與儒、道、佛三教唯一共同推崇的聖賢,並都封諡最高神位,階級之高甚至直追造物者,象徵「天人合一」乃至「心即理」的完成,所有歷代聖賢無人能出其右。而其之所以如此,乃完全基於關聖帝君的武德完成,可見軍人專業倫理的重要性,在華人的信仰中不但可成聖成賢,甚至可成為民族魂魄與天地理則,受後世萬代膜拜景仰,而這也是軍人所獨有的榮耀。

關聖帝君因為完成軍人的武德,被歷代朝廷累計追封最高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明神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清光緒);在儒家被尊為「山西夫子」(清高宗)8、「文衡帝君」,並為「五文昌」之一;在道教被尊為「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大天尊」(明思宗);在佛教上被尊為「伽藍尊者」(唐高宗);在民間被尊為恩主公、第十八代玉皇大帝「玄高靈上帝」、「蓋天古佛」9

其中,「大帝」是朝廷追諡的最高尊崇;「帝君」是儒家的最高敬謂;「天尊」是道教最高的位階;「佛」則是佛教的最高成就;「上帝」是民間的最高信仰10誠然,討論關聖帝君的封諡、三教、民間信仰至高成就並非本文重點,本文重點乃在探討關聖帝君的武德成就受到世人最高的尊崇,他對現代軍人及其專業倫理有何影響?

  軍人是否受到人民的擁護,是否能成為保家衛國的神旅,傳統上要求的無非是「軍紀」,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軍人除了僵硬的紀律外,應該有更高的修為與精進精神,以提升個人與全體素質,因而完成更新、更艱鉅的任務。所以我們可以從關聖帝君的「五常」精神來探討現代軍人的新倫理。

    孔子首倡「仁」的學說,孟子續而擴充為「仁義」,後又擴為「仁、義、禮、智」為「四端」11,至漢朝以儒學立國,訂「仁、義、禮、智、信」為「五常」12,至今仍受到華人的奉行。據《桃園明勝經》與史料記載,關聖帝君因為實踐並完成「五常」的修為,故能成為最高聖賢,並可成為現代軍人的神聖典範。關聖帝君如何完成「五常」?以下每點所提,前段為「個人」的五常操守,後段為「整體」的五常表現。

    仁:收養戰禍孤女鳳姬,是不忍人之心。王道中落,天下板蕩,為求救度蒼生,投身軍旅,誓救百姓於水火,捨身入世,是為大仁。

    義:桃園結義不忘歃血誓盟,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兄,是手足情義。匡服王室正統,不容奸臣竊國,捨我其誰,金石為開,是民族大義。

    禮:知兄去處,三辭曹操,退還所有金銀財寶,完成個人的廉與禮。徐州戰敗,降漢不降曹,忍辱負重,是成全大法統。

    智:水淹七軍,智退大敵,智勇雙全,所向披靡,是善用智慧。選擇王道,不為利誘,堅持完成人格與德行,民族稱英雄,是大智慧。

    信:單刀赴會,不畏危難,是患難之信;斬顏良、文醜以還曹操恩情,是報恩之信。歷經劫難,至死不渝,堅守拯救黎民誓約,是倫理大信。

    另外,《南天文衡聖帝傳略》亦以「孝悌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根」的諦理,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來讚述關聖帝君的武德。

孝: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以聖賢風範彰顯父母,是為大孝。

悌:桃園結義手足情深,友愛袍澤,生死患難。

忠:匡服王室,懲奸除惡,救度眾生,是忠於百姓。

信:單刀赴會、斬顏良報恩、誓全金蘭盟約,皆為信守。

禮:護嫂不逾矩,達旦閱《春秋》,維護兄嫂與自我名譽。

義:華容放曹,以報前恩,是有情義。

廉:不貪曹操官祿榮華,不沈淪美酒女色,堅守自身清白與志向。

恥:麥城失利,從容赴義,不貪生怕死,惡名聲羞辱。

  所以,關聖帝君所完成的軍人武德,是建立在深厚的五常八德內在修養之上,而外在表現於戰場的忠貞與浩然。關聖帝君成聖、成帝、成佛說明,軍人倫理是世上最高的修練,也是軍人之幸!

( 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bud&aid=249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