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5 12:47:16瀏覽2113|回應3|推薦88 | ||||
調解會場上~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老婦人,中間隔著一位調解委員,正為一件車禍事故的賠償問題進行協商中。 中年男子:相信我啦!這種事情我處理過很多件啦!我可以告訴妳...絕對不會對妳的權益造成任何損害的啦! 這位中年男子講得口沫橫飛,老婦人一句話也沒說。倒是調解委員偶爾插上一句: 對啦!人家是檢察官,處理過的車禍案件也不少,專家講的話不會有錯的啦! 原來這位中年男子的身分是某地檢署的檢察官,因為和老婦人發生車禍,不知為何遲未解決?結果被婦人提告過失傷害,所以地檢署把案子轉介到調解會調解。 雙方經過半個多鐘頭的溝通協商,最後竟然是在"調解不成立"的情況下結束。 各位會覺得奇怪嗎?想那檢察官常常在辦車禍衍生過失傷害的案子,法律專業自不在話下,為什麼當自己碰到車禍的案子時,卻沒有辦法說服老婦人把這件車禍事故給解決? 以下是我對本案之所以調解不成立的幾點觀察: 一、中年男子再三強調自己是檢察官的身分,處理車禍糾紛的法律專業與實務經驗相當豐富,這一點害他調解不成。 想想看~一般人聽到"檢察官"三個字會想到什麼?是用檢察官的身分來"壓"我嗎?(階級意識的對立);你的法律專業與豐富的實務經驗,是在告訴我聽你的準沒錯!所以我什麼都不必說是嗎?(專業的傲慢 + 法律資訊的不對稱) 二、沒有同理心害他調解不成 也許這位檢察官在車禍發生後到進行調解前,也有向老婦人表示關心慰問之意,但在調解過程中,他的態度並沒有讓婦人感受到他先前因車禍造成婦人受傷的結果有任何歉意的表示。這在協商過程中,從老婦人不信任對方的眼神中,可見端倪。(未釋出善意且誠意不足) 三、調解委員幫了倒忙害他調解不成 調解委員固然沒有說錯話,但卻沒有站在婦人的立場設想,評估雙方各種內外條件間的落差,導致婦人可能認為調解委員和身為檢察官的中年男子是站在同一陣線,甚至彼此早就相熟也說不定。(互信基礎無法建立) 四、忘了我是誰?害他調解不成 我想~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身為檢察官的中年男子可能忘了此時自己是車禍當事人,而且是對車禍肇事必須負責的加害人,這時的他~不是以檢察官的身分來進行調解。儘管他對解決車禍所說的一切,婦人都無法辯駁,但畢竟此時他的身分是車禍當事人,不是檢察官。 搞不清楚自己當下應該扮演的角色,所謂的法律專業或實務經驗,此時反倒成了阻礙調解成立的包袱。溝通協商的過程中,如果又有一種"因為你不懂,所以我教你怎麼做"的訊息釋出,就算這本非中年男子的本意,但老婦人硬要做如是想時,這種調解氛圍實已為調解不成預埋下了伏筆。 學然後之不足,教然後之困。法蘭客習法近20年,很少在外人面前說自己是法律人,也常因回覆網友問題時,才知道自己的所學所知有限。但關於人性的理解,長久一來~我一直抱持著相當高度的興趣,對於這件車禍案的老婦人,她內心的真正想法是什麼?我固然不得而知,只是從結果論來看~調解不成立,似乎還是有些蛛絲馬跡可尋。 人性百百種~法蘭客說給你知道。
法蘭客最新力作:如何處理車禍糾紛? 2015年1月出版‧請向各大網路書店平台訂購 其他著作:法律保護誰? 2012年出版,已三刷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