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愛詩網02]臺灣古典詩--呂汝修〈煎茶歌〉:泡茶品茗的交響樂饗宴
2013/08/27 07:34:58瀏覽1240|回應1|推薦5



原詩面貌:


呂汝修〈煎茶歌〉

春水潺潺綠漸生,銀瓶汲向烘爐烹。煙煤散漫獸炭熾,火星一點光精瑩。
初似趙姬調鳳柱,儵聞秦女吹鸞笙。蟹眼已過魚眼沸,切切竅中蒼蠅聲。
翣時幻作雪花舞,奔波跳沫心駭驚。兩耳雜聽萬松怒,長飆颼颼何善鳴。
颯沓吼號豗漰湃,一洗從前笛與箏。奇如龍湫絕頂瀉瀑布,大珠小珠閃眸睛。
縱如八月觀濤廣陵曲,素車白馬前後迎。猛如淮渦水怪不受縛,揉斷鐵鎖互抵撐。
童律與鳥木,四目空直瞠。突如大海戲蛟鯨,北溟浴鯤鵬。
揚鬐拍浪銀山倒,馮夷天吳紛鬥爭。瑰形異狀殊難殫,乾坤煮在半鎗鐺。

我把紫筍擇,君把碧甌擎。火候水性剛恰好,茶香色味真三清。
十碗我不辭,八碗請君傾。一飲兩腋風欲至,再飲五斗酒醒酲。
茶神合揖陸羽坐,水厄詎將王濛評。有句聯石鼎,有書召彌明。
日日飲茶當飲酒,槍兮旂兮羅交呈并。顧渚由來留舌本,建溪未是空得名。
就中一種密雲龍,勝于仙人之玉瓊,屈子之菊英。


翻譯解碼:

 

春天的水邊萌生綠意,用瓶子打水回來烹煮。燒煤的炭火燒得猛烈,熒熒的火光閃爍著。茶水剛開始煮時,就像美人調弄管蕭,輕柔而緩慢;茶水瞬間沸騰時,聲音就像笙簧之鳴,清晰而透亮。茶水初沸時冒起像蟹眼的水沫,微沸時就像魚眼的形狀;沸水中心孔洞還會發出如蒼蠅飛的輕細聲音。突然間如雪花般在飛舞,奔跳的水沫讓人心神驚動。耳朵聽到的是松樹怒號的聲音,暴風狂鳴不曾停歇下來。水沫翻騰沸湧,互相撞擊,澎湃的聲勢洗去方才笛音箏聲的纖弱形象。現在如龍潭上的瀑布瀉下時,揚起顆顆珍珠般的水沫讓人目不暇給。仿如八月觀浪聽著臨危不亂的廣陵曲,白馬拉著白色馬車前來相迎。又如淮水中不受縛的水怪,在與鐵索相互擠推、互相頡抗。幫助大禹治水的二位神祇,彷彿前來睜大了眼睛直視。沸水激滾,如浪掀起,就像蛟鯨在海中戲耍,鯤鵬在北海沐浴,氣勢壯闊驚天。浪花高捲所形成狀如山勢的浪濤,彷彿河神與河伯互相爭鬥。奇特傑出之形貌難以描述,微妙天地在沸水中發出金屬鏗鏘的聲音。

 

我倒入紫筍茶,你拿著碧玉杯。火侯和水性巧妙搭配,茶湯的色香味俱全。喝十碗我不會拒絕,再請你喝八碗。開始喝茶時,感覺腋下風都吹來,輕飄飄的像要成仙似的,再多喝個五斗連酒都醒了。茶神陸羽來入座,好飲茶的王濛也來品評。興會所致,想如韓愈的石鼎聯句一樣,來場吟詩聯句,靈感所至,召喚軒轅彌明,一起來聯句賦詩。天天把喝茶當作喝酒,茶葉攤開,如槍如旗般交雜在一起。顧渚山的紫筍茶,讓人香留舌本,建溪茶不是白白得來名聲的。就像進貢用的龍鳳團茶,更是勝過神仙喝的瓊漿玉液,可比屈原的秋菊落花更高尚品潔。

◎詩藝賞析:

 

前二十八句可從繪畫性及音樂性,來了解〈煎茶歌〉使用的藝術手法,首先作者從汲水入瓶、燒炭點火,一直到茶水沸騰的階段與其形狀、聲響,用了許多典故及形象,擴大了想像力的邊界,將看似稀鬆平常的茶水沸騰,幻變成一場音樂會的欣賞饗宴。

 

開始煮茶的第一階段,像美人調弄管蕭般的輕柔平靜,帶出煮茶之初的溫柔曼妙之感;第二階段,殊不知茶水將要沸騰那刻,先出現笙簧吹奏的樂音,接著冒出蟹眼、魚眼的水沫,還有蒼蠅嗡嗡飛的聲音,襯托出煮茶另一階段的特殊音響節奏;第三階段,瞬間奔跳的水沫像極雪花,耳朵聽到松鳴、暴風之聲,接著水沫互相撞擊,已臻沸騰之際,如瀑布瀉下之勢,傳達出煮茶最後階段的洶湧澎湃,猶如場面盛大的大自然交響樂。後面出現許多典故,繼續烘托茶水沸騰的場面,如廣陵曲、淮水水怪、治水神祇、蛟鯨、鯤鵬、河伯河神等,用這些神話具象的形象,寫出水聲沸騰的抽象音樂性,更加突顯茶水沸騰時,如此的驚天動地。但論詩中或先寫繪畫性,或繪畫性及音樂性兩者並寫,都看出作者在經營這段茶與水相會、直至沸水激盪出茶香的煎茶過程,具備渲染出劇力萬鈞的戲劇效果的企圖,也顯現了作者在繪畫性及音樂性描寫上的細膩、絲絲入扣的想像力造詣。然而,作者用了這麼多詩句來描寫煎茶過程,可以想見他在凝神觀察煎茶過程產生的微細動作,也看得十分出神的景象,並讓自己置身其中直達忘我,親身享受這場令人驚艷的茶水演奏會。

 

後十九句,寫了品茗的經過及體驗,先說明自己煮出茶水時的親身見證,再用盧㒰「七椀茶歌」的典故帶出,強調剛開始喝茶會覺兩腋生風,點出品茶後的舒適、愉悅之感,接著幻想陸羽、王濛也來入座,靈感到來時還忍不住也想吟詩聯句,突顯出品茶後,將人帶到更高、且充滿靈感的吟詩作對的境界。最後列舉紫筍茶、建溪茶、龍鳳團茶都遠遠勝過神仙喝的瓊漿玉液、屈原的秋菊落花,藉此傳達自己煮出的茶是如此的上等、無所匹敵,更用想像的人物形象,來傳達喝茶之後那種神奇的體驗,讓人不知不覺感受到品茶的超然意境。

 

這首詩始而音樂性、繪畫性描寫所堆疊出的磅礡氣勢,進而到充滿詩意、優雅的品茶境界,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卻帶出一種聽完交響樂的饗宴之後,來場細細、寧靜的品茗大會。從有聲的具象,帶出寧靜的品茗環境,讓人有種精氣神的充實感與滿足感,相當耐人尋味。

延伸連結:

泡茶過程也可真如呂汝修〈煎茶歌〉裡,猶如聆聽一場高潮迭起的音樂會般的雅致情趣嗎?其實〈煎茶歌〉描述泡茶的方式,不是後來的「泡」茶法,而是「煮」茶的古法,是從唐朝興起的「煎茶法」。

唐代飲茶以「末茶」為主,意思是將茶葉研磨成粉末狀再加以沖泡,再將茶末置於熱水同煮,茶神陸羽在所著的茶經中舉「沸水」為例,泡茶燒水有三沸:「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步驟大約是先將茶餅研碎待用,然後開始煮水,將好水置於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水要燒到開始出現有如魚眼般的水珠,微微有聲,才加入茶未。二沸時邊緣出現如泉湧、連連成珠的沫餑,水沫為細小如茶花般,餑為大花。繼續燒煮,當茶水出現翻滾奔騰的波浪般時,稱作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入釜中,稱為「救沸」、「育華」,待精華均勻,茶湯便好了。煮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並相當講究泡茶的方式與順序,重視周邊器具、環境與用水,這就是唐代茶藝的精髓。而這種烹茶的方法,後來傳至日本、韓國等地區,在茶藝發展史上其影響重大而深遠。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煎茶」,則是專指日本茶的代表「煎茶」,經由蒸菁、揉捻、焙乾等程序製成,葉片如翡翠般青綠細長、茶湯呈春季茶園般的青綠色澤,帶有蔬菜豆香,是日本茶中最具代表性的日常茶飲。和磨成粉狀的「抹茶」,皆是我冬日裡最愛的飲品。如今煎茶也以泡茶的方式呈現,古代煎茶法如今已不復見,反倒是古代的煎茶法影響到後來日本的「抹茶道」,由「茶藝」昇華為「茶道」。

一讀北宋蘇軾試院煎茶〉:「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遶甌飛雪輕。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乃至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水烹,自臨釣石汲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椀,臥聽山城長短更。」皆形容水沫如蟹眼魚眼、水沸騰發出如松鳴般的聲音,乃至接著水花如珠落、飛雪,也是一場視聽雙享受、高潮迭起的煎茶戲碼,再讀明•邱雲霄藍素軒遺茶謝之〉:「御茶園裏春常早,辟穀年來喜獨嘗。筆陣戰酣青疊甲,騷壇雄助錄沉槍。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欲訪踏歌雲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更是一幕令人驚心動魄、耐人尋味的場景,煎茶過程有如戰甲沉槍,水沫如細濤,煙霧如鴟罌,古人驚人的想像力,皆有磅礡氣勢,並將泡茶品茗提升至藝術的境界。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tofish&aid=8187175

 回應文章

chiehyu
2013/10/17 18:56

沒想到泡茶有這麼多細微的生活情趣,
在簡單的生活中上演著驚人的演奏會。

透露著簡單的小事也有著許多不平凡,
甚至精采絕倫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體會。

牧之(黃宏輝)(fishtofish) 於 2013-10-17 21:43 回覆:
這首古典詩看似冗長,
卻有種想寫盡煮茶過程中產生的音響的極致,
這個寫作企圖,在翻譯拆解後,
更見作者的用心與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