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面貌:
品出烏龍世界誇,宏模巨廠利邦家。
匯流何日能疏暢,重振鯤洋載物華。
◎翻譯解碼:
臺灣烏龍茶的聲名獲得世界的讚揚,自咸豐年間陸續有規模龐大的茶廠在製作及經營茶葉出口貿易,發展蓬勃。但臺灣茶外銷控制權一直由外商洋行把持,銷量不穩,大起大落,若能由臺商自行經銷,穩定供需,不僅外銷,也擴大內需,臺灣茶業就能維持在穩定生產發展的狀態,重振臺灣生產高品質茶葉的名聲。
◎詩藝賞析:
張李德和的〈製茶廠〉並無寫到製茶廠的外觀與內部環境及運作情形,反倒是見證臺茶的大起大落,語氣中充滿對烏龍茶的沒落而感到感慨,因此他希望臺茶未來可以再現風華,享譽國際,且因期盼心切,而提出如何重振臺茶的看法。
首先,作者先介紹烏龍茶的顯赫名聲,然後再到出烏龍茶沒落的原因,運用反差的方式來突顯心中對烏龍茶沒落的無限感概。然而在感慨之餘,作者仍不忘對未來重建烏龍茶的名聲語重心長的給出建議,可見其關切之殷。這首詩的關鍵,在於作者指出當時臺灣烏龍茶「產銷分離」的狀態,世界知名的臺灣烏龍茶,由臺人自種,但銷路卻把持在外商洋行的手上,加上日治時期後日人改種紅茶,烏龍茶一度受到忽略,因此作者期盼烏龍茶能自產自銷,一面推廣出口外銷到國外,一面也繼續拓展臺灣島民的內需市場,如此才能打通烏龍茶的產銷通路,重振臺灣烏龍茶的名聲。
◎延伸連結:
讀了張李德和的〈製茶廠〉,讓我更想了解臺灣茶的發展歷史。而翻開臺茶發展史,猶如瞥見臺灣的經濟開發史。以下分為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光復後至今、至今三個時期來說明。
*清領時期:野生茶樹的開發利用、大陸茶種的落地生根、外資加碼茶葉起飛
西元1725年(雍正3年):由福建安溪人創製,手工製茶。
西元1855年(咸豐5年):傳入臺灣南投鹿谷鄉栽種,為臺灣凍頂茶之始。。
西元1866年(同治5年):外商德記洋行在大稻埕設立製茶廠,進行茶菁的精製。
西元1869年(同治8年):21萬斤烏龍茶在大稻埕精製加工從淡水出港外銷到紐約、歐美等地。
西元1872年(同治11年):大稻埕已有寶順、德記、怡記、水陸和愛利士等五間洋行從事臺茶貿易。
西元1873年(同治12年):烏龍茶滯銷,茶商於是將剩餘的烏龍茶運往大陸製成包種茶出售。之後華人茶商李春生、台灣茶商林維源興起,以及臺灣的茶商團體興起,突破臺灣茶葉為洋人所主導的局面。
西元1875~1908年(清光緒年間):張氏兄弟從安溪引進純種的鐵觀音茶,在木柵樟湖山種植,相傳為今日木柵鐵觀音之始。
西元1881年(光緒7年):包種茶首次出口到南洋,以光緒20年為最多,達到230萬磅。
西元1885-1894年(光緒11-20 年)烏龍茶全盛時期,年平均外銷量13000 噸,佔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臺灣都市發展重心從臺南移到臺北。
西元1926年(日治時期):包種茶出口最大量,有890萬餘斤,
西元1929年(日治時期):包種茶輸日量最大,達到了四十三萬六千斤。
*日治時期:邁向企業化經營的茶業
臺灣茶品種除了原本從福建省傳入的以外,又經過日本人歷年的試驗,最後選出青心烏龍、青心大有、大葉烏龍與硬枝紅心等四大品種作獎勵推廣種植。日本人並大力推廣紅茶的種植,烏龍茶外銷市場進入萎縮期。後二次大戰因戰爭爆發,糧食與勞力皆極缺,除部分茶園改種糧食作物以外,原本投注在茶園的農村人力也移轉到其他方面,致使臺灣茶產業極度萎縮,幾乎減產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光復後至今:茶葉帶動工業發展、茶葉外銷轉內銷、茶藝文化興起
西元1960~1972年:臺灣邁入出口工業,此時期振興了綠茶的生產,復原茶種、改良茶種、改進各種製茶法、茶產品多元化、推廣茶區。除引進動力採茶機採茶,示範更新衰老茶園,並自1969年開始命名台茶新品種:台茶1號~台茶4號。主要以農產品換取工業生產所需的資金和原料,臺灣茶業和茶人扮演重要角色。
西元1974~1984年:隨著臺灣經濟起飛,人們對於生活與飲食有了新的追求,於是各地茶藝館紛紛成立,成為人們遊憩生活裡重要的品茗空間。使得原本以外銷為主的臺灣茶業轉為以內銷為主,使得停滯不前的茶業再次復甦。
西元1990年前後:臺灣葉茶葉一度銷往大陸,成為高價優質的「舶來品」。
如今看來作者提出臺灣茶外銷與內需市場的觀點,極具前瞻性,從過去的歷史中我們了解,臺灣的茶業不斷在從谷底中思索未來的發展可能性,從危機見轉機,爭取各種發光發熱的可能。但如今臺灣茶更要面臨進口茶的低價競爭,因此如今該如何發展出特色,是臺灣茶能持續發光的指標。
過去提出臺灣有十大名茶,是指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臺灣高山茶、龍潭龍泉茶、日月潭紅茶等十種知名度較高的茶,將臺灣茶冠以產區之名。知名的世界紅茶會將產地甚至茶園標出,茶葉等第也依品質分級,臺灣茶有進步空間。
乃至於近來時興「有機茶」,不添加農藥化肥,或採「自然農法」種茶,重視土地效力,回歸自然的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蜜香紅茶,再度嚐到「走紅」滋味。報章雜誌也陸續提出茶具有「抗氧防癌」的功效,都頗符合現代人重視保健養生的觀念,喝茶的風氣繼續風行,也更走進了一般大眾的家中。
了解臺茶的歷史,也見證了臺茶在臺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們保有了優勢的種茶文化、喝茶養生之道。若能發揚品茗的文化,包含用心的烘培茶葉、細膩的煮茶方式、精心的挑選茶葉、適切的焙茶火侯、舒適愉悅的品茶等,這些精緻的心思帶入生活的許多層面,包括學習、工作、休閒、家庭生活等,相信生活品質也將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