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料到看小王子電影會看到噴淚,那些閃耀的星星去哪裡了?
看電影前,我其實沒有把小王子看完,因為它只是千千萬萬本書其中的一本。看完電影,我懂了,一下子就看完了。我想我對文字的敏銳度不夠,對於影像比較能掌握。
於是不必看過小王子,也可以去看電影?事實上電影正用了小王子的故事框架,以及自己自創的故事框架,以「互文」的手法將兩個故事同時進行。電影本身的故事是說一位媽媽處心積慮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漢斯就讀,於是選在學區買房子居住、規定女兒要用表格規劃的作息大表,隔壁居住的是與這區房子格格不入的老先生,某日將小王子的手寫故事摺成紙飛機,射進小女孩的房間,小女孩逐漸與老先生成為好朋友,當然,她是偷偷瞞著那精明能幹的媽媽的法眼下進行,小王子的故事也開始敘述,不同的是,電影本身的故事是用CG動畫呈現,而小王子本身的故事則用黏土動畫來呈現。
看到這裡,故事好像都很理所當然的進行,小王子的故事也說的差不多了,後來爺爺偷開車子載小女孩出門,被警察攔截後事情終於被揭發,媽媽將小女孩禁足,小女孩終於又回到「正常規律」的生活。等到小女孩要上漢斯學校的前一天,外面卻傳來救護車的聲音,原來老先生昏倒被載往醫院治療。於是小女孩決定要找小王子來解救老先生,因為她不能失去這位「好友」。她帶著狐狸娃娃,冒雨前往老先生家裡那架破舊不堪的飛機,要開駕駛它前去尋找小王子的蹤跡。電影就是從這邊開始發光......
小女孩到達的是一個滿是工業建築大樓的星球,意外瞥見頂樓竟有小王子的身影。但小女孩發現她找到的MR. PRINCE已是長大的小王子,但他沒有統治他的小行星,更早已遺忘他的玫瑰,現在只是在眾多大樓中一位笨手笨腳的清潔工。無奈的小王子決定帶小女孩去找大生意人請他幫忙,不意外的,大生意人非常有錢,因為他囚禁了五億多顆星星,越多星星他就越有錢,因為星星一旦消失,就等同於人需去了一個白日夢的機會,因此以囚禁星星為抵押品,這樣人才不會胡思亂想,「專心」為大老闆工作,這樣老闆就會越來越多錢!
一切都等小王子的覺醒!我們看到愛慕虛榮的人為求取掌聲,而嘲笑小王子的處境,大老闆更不放過這個效率不佳的清潔工,繼續幫大家「洗腦灌輸」他的生意經,後來靠著機智的小女孩打破囚禁星星的大瓶子,星星一下子全都噴湧出來......小王子終於回到他的B612小行星,見到他鍾愛的玫瑰花,但當他打開罩子的那一刻,玫瑰花瞬間化為灰燼,隨風而散去......此刻的小女孩終於也有了勇氣來面對接下來的一切......回到現實世界中,小女孩決定要去看住在醫院的老先生,因為有了這些旅程之後,說不定我們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原來電影要講的不只是祖孫親情,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教育的範本。
然而電影可貴的是,並非一味承襲原著小王子浪漫主義式的嘲笑大人世界的虛偽,而是提供一個當時間老去而反思自己的機會。例如小女孩找到的是已經長大的小王子,他過去浪漫天真的想法還一直存在,但在城市快速的步伐中,沒有一技之長只能當個庸庸碌碌的清潔工,將自己淹沒在人群之中。但電影更要強調的是在龐大的工業消費社會體系之下,「庸庸碌碌」能抹消個人意志的可怕與荒謬,所以電影中構築起巨大黑暗標準化的大樓,人彷彿只是生產鏈輸送帶上其中的一個產品,只知前進卻不知有什麼意義。當然故事提到是由大老闆掌控了大家的星星,亦即大家的夢想、幻想,甚至一個白日夢的念頭,也都不允許出現。但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我們究竟是完全朝著自己心中的聲音前進,還是好像都甘願受到金錢與工作的掌控?
因此,當小王子不好嗎?甚至大老闆也有錯嗎?電影以同情理解的眼光來看待原著中的角色,例如原著小王子第一次離開B612到第一個小行星遇到的國王,由於他的披風實在太長,以至小王子不知該站在哪裡。需要眾人臣服於他的國王,到了電影他成了電梯升降的服務員,他能「掌控」大家要去的樓層,一切都由他掌握。在現今社會中,他還能秉持他的尊嚴,雖然做的是人們眼中卑微的工作。因此電影中,小王子依舊是老王子,他的玫瑰已化為塵埃,而行星依舊在運轉。
我們也許都忘記自己心中住著一位小王子,只是我們隨著時間老去,庸庸碌碌的為生活打拼的同時,小王子暫時沉睡了,或者他也跟著我們一同老去,只是我們都忘記了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