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3 21:22:29瀏覽378|回應0|推薦2 | |
********************** p.131,這個故事〈辛巴威貨幣和尚比亞貨幣〉的啟示是每當我們討論匯率,一定要考慮相對通膨率:我們關心的是金錢的購買力的“實質匯率”,而不是能換到幾張鈔票的“名目匯率”。 實質匯率將通膨率計算在內:在高通膨率下,名目匯率和實質匯率間可能出現巨大落差。 1913年1月,1美元兌換4.2德國馬克;1923年10月,同樣1美元可以換到250多億德國馬克!但由於德國物價漲得甚至比匯率還快,250億馬克的購買力還比不上1913年的4.2馬克。美元兌換馬克的名目價值已漲到天文數字,實質價值反而下跌。 p.133,多年來,尤其在1980年代,加拿大有龐大的經常帳逆差。1973年以後, 布列敦森林協議破局,各國政府不再控制匯率,加拿大的經常帳逆差是工業國當中金額最高者之一…..入不敷出的程度幾乎和2004年的美國一樣嚴重。 1980年代,加拿大和好吃鬼溫痞一樣,用下周二償還的允諾享受漢堡。加幣下跌,意味著現在是週二,還債時候到了。隨後的加幣貶值,使得加拿大人從國外進口產品的能力減弱,加拿大產品變得物超所值。 簡言之,加拿大的經歷和教科書上說的一模一樣,先是多年的消費大於生產,接下來是還債;還債表現在經常帳順差上,伴隨著便宜的貨幣而來。 加拿大持續有經常帳順差,調整過程循序漸進。 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加幣對美元的匯率從1976年的略高於1美元,跌到63美分的低檔,而且已經維持在低於75美分的水準將近十年了。 加拿大的調整並非毫無痛苦,但過程相當平緩,沒有引起任何恐慌。 1980年代中葉,我和一夥朋友時常從聖地牙哥南下,去墨西哥的巴華〈Baja〉半島衝浪。沿途我們看到墨西哥的投資廣告,“保證”每年獲利40%。….. p.133-4,…..手續很簡單:將美元兌換成墨西哥披索,投資一年,賺取年息40%,到期後再將本息兌換成美元。 p.134,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尤其在投資世界,墨西哥存款的圈套是它保證比本金多付40%的披索,至於那些披索的美元價值則不保證。 不過,應該沒事吧,披索一年能貶值多少呢? 你大概已猜到了,這個故事牽涉墨西哥經常帳。1990年代初,墨西哥的經常帳逆差是它的經濟規模的7%。如前所述,這麼高的逆差不可能維持多久,而且償還的途徑通常包括貨幣貶值。 1994年年底,墨西哥1披索約值30美分,一年後,它只值12美分。 現在,算算你的披索投資的40%的保證報酬:1000美元的投資年息仍是40%,可是,當你把實收的披索換成美元的時候,這筆投資連本帶利總共只取回約500美元。這筆“保證”投資,以美元計算,不但沒賺到40%的利潤,反而在一年內賠掉一半。 墨西哥披索貶值對外國投資人來說很不利,而對墨西哥人及其他許多人,則是一場危機。簡單來說,從經常帳逆差到順差的調整,必然改變了財富,加拿大人和墨西哥人一樣都變窮了,因為他們的貨幣貶值,墨西哥衰退的速度造成恐慌,並付出了慘痛的重新調整的代價。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