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前一節哲學家顏元的比喻:某種八字的人就像田裡的稻子,
已經相當接近三條魚真正要討論的核心:
「為什麼八字命理需要基本資料?」
想想看,如果要預先判斷稻田的某期收穫量,
你需要知道哪些事情?
難道像是“絕對命定論”認為的那樣?只要確定插秧的時間?
或像是“空間修正版的絕對命定論”認為的那樣?還要確定稻田的好壞?
就讓我們假定農夫必定是勤勞的,
難道只要知道這些事情,你就能大概判斷稻田最後的收穫量?
如果不是這樣,如果種稻子需要知道的事情比這些更多,
爲什麼複雜度超出幾百倍的人,
推算他的命運居然只要“最初的時間和空間”?
陳素庵《命理約言》:
「凡看人命,先問六親姓氏,及前此履歷,一一詳悉,方可推算。
蓋已往之事,雖驗無益,不足為奇,
惟將來休咎,果能洞見,上可積善改過,下亦趨吉避凶,
然非稽其以往,無以測其將來,
如或隱而不言、朦朧相試,慎勿輕談妄斷。」
其中的「然非稽其以往,無以測其將來,」真是說的太好了!
“過去發生的重要關節”都解釋不清楚的人,可以預測未來?太好笑!
不過,對陳素庵這段話的解釋,要非常小心,
一不留神就會掉回“絕對命定論”的陷阱,
關鍵是“過去發生的重要關節”,在人的命運中到底處在怎樣的位置?
從“絕對命定論”的觀點來看,過去和未來的差別只有一線之隔,
過去之所以稱為過去,只是它已經發生了,
未來之所以稱為未來,只是它還沒有發生,
如果“最初的時間和空間”確實可以決定人的命運,
哪些稱為過去?哪些稱為未來?只是從你算命的那一刻做出的劃分,
它們本身不具有本質上的差別。
這種狀況下,陳素庵的「然非稽其以往,無以測其將來,」
就只是一種驗證而已,或是給對方先打一劑“信任的強心針”。
問題是當過去和未來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只是算命那一刻做出的劃分,
那麼,過去的事情講不講,也沒有真正的差別,
三條魚解讀陳素庵的「然非稽其以往,無以測其將來,」
過去和未來的差別,明顯不是這種膚淺的意義。
這個地方,就牽涉到上一篇對顏元的稻苗比喻的討論:
稻子不會動、只能受人照顧,
所以他的比喻預先假設人的努力不發生作用。
同樣的,如果過去和未來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人的努力也不可能發生作用,因為一切都是早就決定好的:
努力上進的人,命中早就注定他是努力的,
就像他後來能不能藉由努力獲得成功,也是命中注定的,
對努力的鼓勵、對不努力的指責,都沒有實際的意義,
因為努力或不努力都不是當事者可以決定的事情。
問題是在陳素庵的思維中,什麼叫做「“無以”測其將來」?
“無以”,就是“沒有辦法”,
可是,過去和未來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我自認神通蓋世,不屑談論過去,爲什麼“沒有辦法”談論未來呢?
比如說吧,三條魚的老娘只上了兩天小學,再也沒唸過書,
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過了很長時間的亂七八糟、沒人搞懂的生活
還好,她有些小聰明,認得三條魚的名字,
還會依樣畫葫蘆、歪七扭八地照寫。
和她命盤相同的人,如果活在義務教育的時代,
甚至大學聯考隨便考個幾分,就可以混到學士的文憑,
請告訴三條魚:假定這兩個人都在二十歲的生日去算命,
她們“未來”的命運,怎麼會相同?
陳素庵的「然非稽其以往,無以測其將來,」
三條魚認為就是表明:過去和未來,具有本質上的重大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下次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