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品德的資優生?!
2006/05/21 12:10:40瀏覽1873|回應14|推薦22

對於天生某方面有顯露出特殊優異的能力或表現,我們經常會將這類的人稱為資質優良,簡稱為「資優」。口語化一些,可以稱為「天才」。

曾經耳聞的是「數學天才」、「物理天才」、「語文天才」、「音樂天才」、「美術天才」…,這類自然、科學、語文學科或藝術學科方面的「天才」顯然是「天生如此良質美才」,並非後天培養出來。

一般人如果透過後天的培養訓練,某方面的能力也會因而增強到某種程度,但是發展的高度最後是不如天才的。這類經過培訓的人,可以稱為「績優」。

至於品德的天才,我的印象裡,大概只有「舜」了!(也許是我見識淺薄,不知還有多少這樣的人)他生在一個完全糟糕的家庭,竟然可以保有超乎一般常人的操守修養,於是被人傳頌,最後感動了堯,而將皇位禪讓給他。這種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修養,是天生如此的,因為沒有人教給他,這不算是天才嗎?但是這方面的人,好像比那些學、術科天才還要少見。

可惜的是,我們對於品德的培養與訓練,針對一般程度的人,不管怎麼培訓,好像也達不到績優的程度,最多只能說是「及格」而已。

為了在這個現實競爭的社會生存,卡很好的位置,擁有好名聲、好地位、好有錢…,我們大人就將學科、術科的培養與訓練提升難度與廣度,給孩子不停的磨練(已經不算是訓練了),甚至還要篩選與分級、太差的就淪為淘汰品。這些被剔除到最後排名的孩子,心靈已受到否定的打擊,還要被大人(家人、鄰居、親戚、校長、主任、組長、老師…)給貼上「朽木不可雕」的標籤。至於好的,就有一連串似乎永不終止的評價與比賽,不停地為了這些比較去耗盡心思體力,開始也不愛自己擅長的科目。

多麼辛苦的歷程啊!將人做了這些分類以後,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孩子將來長大去到屬於他能力讓該他去的位置,卻讓這群孩子的人性給扭曲了…。自詡優秀的,急功近利、眼高一切、不屑(也不擅)與人溝通;自認笨拙不如別人的,就算自己尚有一些不錯的能力,也不想再使用它們,掩藏起來,終究失去這些能力,習慣否定自己,甚至封閉自己。

有人認為天才不足夠多,於是用培養的去造就一群績優人才,而培養的方式是踩死多少可能表現平庸,但是卻是佔了社會多數而穩定的力量。這個代價太大了吧?

人類的社會,究竟需要多少個學、術科的天才?這個社會對於文明科技進步的需求似乎遠大於人性提升的需求,我們今天要是少一些學科、術科的資優生,會影響多少呢?有人覺得會影響國家的國力,因為別國正在努力的生產資優生,我們如果沒有努力,就會輸給別人;我們輸了,就會民不聊生、民生凋蔽、文明退步、國力傾頹、亡國滅種…

人人都聽過「教育是百年大計」,可是有人可以料想得到百年之後的社會嗎?人性的傾頹,大概真的需要百年來恢復…,摧毀國力這種東西,好像不需百年就會完蛋…,那…怎麼辦呢?陷入了矛盾之中了?

一個處處能見到人性良善高尚一面的社會,它會不文明不進步嗎?但是反之,一個文明疾速進步的社會,人性卻罕見良善之面,那樣的社會會文明多久?進步多久?一百年嗎?別忘了文明科技的進步神速,是將地球的良好環境給賠了進去的。醫療的進步,不能防止新的疾病的發生,人們打開了科技知識的潘朵拉盒子,享受著它帶來的好處,就好像跟巫婆要求變成人身的美人魚,要付出一輩子都不能說話的代價一般,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有多少?

有些人可以因為困頓、充滿橫逆的環境中成長其人格,但是這樣的人並不多,我們若是習於以磨練來教育孩子,我們不知道大多數的孩子在廿、卅年後,究竟是否心懷感恩還是心懷怨恨與遺憾。而他們又會如何對待他們的下一代呢?

鄉下的孩子,雖然教育資源不如都會孩子,但是在鄉下的孩子所具有的純樸人性,可是都會孩子多所欠缺的,「老天對你關了某扇窗,祂就會打開另一扇門」,所以公不公平?不必太計較。隨著環境,調整對於孩子的教法與教材,才是大人應該要學習面對的事。

至於能力分班,如果將資優生的考試篩選全部怪罪給教育部,家長也太輕鬆、太沒責任感、眼光也太短淺了吧?教育部有錯,不過它不是太上皇,我們人民才是主體,想辦法先讓大多數人有共識,再去說服與影響立法院與教育部,現階段這樣比較可行,如果是指望一個「明君」來接任教育部長,然後一切都有希望了…,這樣好像比較不切實際,如同有人認為執政黨換了民進黨以後,國家就會長治久安、充滿希望…唉~~~。重點是:我們多數人對能力分班有共識了嗎?過去廿卅年的能力分班,是要死灰復燃,還是要因應將來,要有新的規劃?還是,這是一條死胡同,根本不要去想呢?社會大眾會不會仍然以科目成績定高下?評斷一個學生的程度好壞?可以跳過標籤化的心態,直接看到孩子的無限可能嗎?

問題仍有很多,個人覺得人性的提升還是需要放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置。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ecyp&aid=28135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永無寧日!
2006/05/23 12:06

我也認同文章最後提到的,為人父母者怎麼想才是教育或教改成敗的關鍵!
可是中國人對一些事情的觀念受到過去科舉制度的影響太大了,
所以對於同為華人社會一員的台灣社會,在現今雖然號稱民主自由了,
仍然無法擺脫對功名盲目追求的心態。
再者,在這個社會高度競爭的年代,只是更加深了文憑至上的迷思。
因此,我蠻悲觀地認為台灣的教改會長期地陷入泥淖中~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品德似乎已淪為"選修"科目
2006/05/23 11:45
品德不再是必修學科,而是選修,選或不選對未來不會有太大差別,很可悲,只求名利的現今,道德標準愈來愈低,品德好壞界線也愈來愈模糊, 連最基本的禮貌,在下一代身上也慢慢消失,禮儀之邦將成為歷史名詞.

**J I 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沒有品德 成績再優也枉然
2006/05/22 20:55

教育當局 政策的錯誤開始(重學歷 輕技職 崇本土 棄文化...)

家長 望子成龍的推波助瀾(比成績 比才藝 比財氣 比寵愛...)

明星學校老師的成績取向(通通要考試  作弊與否其次 成績最重要...)

公私家機關文憑優先(過鹹水的待遇加倍 台清交優先 但會考試的卻不一定會辦事啊)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成品德是最重要
2006/05/21 14:16
更希望每一位學子畢業後都能快樂的就業,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