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物理」的學習,有那麼難嗎?
2006/05/19 12:02:11瀏覽2245|回應3|推薦5

在壓力與強迫非自願的情況下的學習,總是被動而低效率。尤其學科的屬性是偏強於思考、觀察、批判與重視邏輯推理的「物理」。

每年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全國考生的各科分數分佈曲線最慘不忍睹的就是物理分數人數分佈圖。於是全國莘莘學子們心裏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物理好難!不是一般人可以唸得起來的東西。

物理學科的內容,針對的是所有世界的現象(巨大的天文天體現象、日常生活景物的現象、微觀小世界裏的現象),打算找出它們背後的運作原理與規則,並且試著將這些表面看起來差別很大的現象,利用人類的抽象思考、邏輯推理及美感將這些原理、規則以簡潔的數學語言表示,甚至嘗試統一它們(數學式子愈少愈好,解釋的理由愈短愈好)。

在高中階段的孩子,選擇了理組,在學習物理時,多半覺得物理實在抽象難懂,題目好多、好煩、好難算、想不出來或者是想不通、以及不能理解。

然後有人說,怎麼不將物理的教法更活潑一些呢?可以加進來一些示範實驗、道具演示、帶學生操作、以多媒體動畫、影片的方式呈現啊!怎麼不把考題出得更生活化、更簡單一些、計算不要太複雜、題目數量少一些,也別太冷僻、太鑽牛角尖呀?

看起來,這些意見好像頗有道理,可是,個人覺得這些都是「有一點外行」的講法。高中階段的理組孩子經過三年的高中生活,就要進入大學唸理工科系。這些大學的理工科系的教育目的與目標無非是想讓孩子在經過大學四年的洗禮,可以具有獨立而理性的思考能力、多方而積極的學習本領、兼具人文關懷的科學素養、可以隨時面對來自世界新知潮流的挑戰…

那麼,要達到這些目標,請問在他們離開高中時,應該具備了怎樣的條件?離這些目標應該有多遠?顯然不能差太多,不然,這些大學的目標,就像是唱高調的感覺,有點「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自欺欺人。還是大學理工科系甘願下降目標,改成職業養成或訓練所?還是更差的…學歷文憑發放中心?

好了!既然大學的目標不能下降或者是不能下降太多,那高中的目標當然也不能下降太多,免得學子畢業後接不上大學的要求。那高中的物理教學目標是要怎樣呢?是不是要能運用抽象思考、邏輯推理加上個人些許美感,使用高中程度的數學能力來解決一些需要計算但不高深而需要紮實物理觀念的物理演算題目?在高中的階段,物理的教學常常要照料到學生的

(國)語文能力-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思考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物理觀念-這當然是物理老師要做的事,這個沒了,什麼科學能力都別談

數學能力-這本是數學教學目標,但是數學科目訂定的目標往往與物理計算需要的數學能力有差距,所以多半這些物理中需要的數學能力是物理老師自己來教的。

這些能力的培養,是需要中規中矩的老師教導傳授並且帶領學生演練,如果說只偏於花俏的多媒體教材演示,效果並不佳。那…觀察與實驗呢?怎麼好像老師很少做呢?這就是我想說的。國小、國中的自然科學教育,著重的是什麼呢?孩子還小,不能做抽象思考,推理能力也不足,但是最好的是什麼?記憶力與好奇心,應該讓他們在國中小階段做大量的自然界景象的觀察,巨觀(天文、地球、氣象)、界觀(生活周遭、天氣)、微觀(細菌、病毒、分子)都需要,並且給他們一些簡易的可操作的動手做實驗。待到了升上高中,面對物理科目,他們擁有的是大量的自然觀察背景印象,如此,可以好好的發展抽象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精密的操作儀器實驗。

更好的話,從小就能多接觸一些科普書籍讀物,這樣也會刺激他們的思考與想像。

以上的理想,終究很難落實到實際裏。因為從國中上來的孩子,已經被指考的物理分數曲線給了一個標籤印象:物理很難…

不要說指考,一般的大人,也是覺得物理很有距離感…

然後社會上充斥的一些科學迷思、謠言、傳聞…未經證實,結果大家信得跟真的一樣。整個大的環境是很不利於物理的學習,九年一貫又沒能使孩子到了高中可以具有銜接高中物理的能力,倒是教育部制訂高中物理教學目標時,為了配合九年一貫,反而標準下修…,可是大學的教學目標能下修嗎?那還如何跟世界接軌?只要能通過全民英檢中級,就可以了嗎?

那還真是英文萬能…

至於那些社會人士對於高中物理教學的意見,雖不是完全內行,從我過去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習歷程,我也知道,物理教學深深受到大學入學考試的影響,我們想要走自己教學目標的路,卻往往受到孩子、家長、補習班的負面施壓,變得如今歸順大考的考題題型與難度。這…是我們的問題,還是那些出題教授的問題?中學以下教師出題有瑕疵,大概都會被家長、學生砲轟,大學教授出題有瑕疵,卻從不見人影出來表示抱歉。教授比較高級,所以沒有為錯誤而抱歉的必要嗎?

再說到我個人的物理學習心路歷程,我小時候家境不是很好,沒有幾本科普的課外讀物,絕大多數的情況,是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那可真是多呢!別以為自然現象要到大自然、郊外走走才看得到。家裏就可以了,吃飯的時候聽聽碗筷、湯匙與鍋碟碰觸的聲音、碗裏裝肉湯時,湯面的油滴形成一個個的圓圓的形狀,隨著湯匙或筷子去播弄,還會彼此擠壓變形,對於天花板的日光燈反射的光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不必說太多了…各位可曾仔細去看看生活周遭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物呢?

我就是累積了如此大量的觀察,雖然不會自己思考歸納其中道理,到了國高中,老師的帶引下,我學習物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的自然,一點也不費事。雖然沒有每次都滿分,但我知道我錯的都是因為粗心,而不是因為不懂。

到了大學,因為個人的唸書想法與教授不相符,所以一直唸得不順,但是不影響我對該科目的興趣。最後甚至被退學,同學還表示驚訝不已。因為他們其實並不用功,只求混過,但是學校選擇退學的是我這樣用功的人,只是因為我的成績。

離開學校,去當兵,過了三年,仍不改對物理的興趣與執著,於是又重新插班考轉學考,再度回到大學念我的最愛-物理系。後來,繼續唸物理研究所,最後,選擇當高中物理老師,以我最愛的物理,來教給學生。教學相長,我發現我的物理觀念益發清楚,過去沒有仔細想的角落,經過自己的理性推理,也能得到不錯的處理,然後再去澄清一些課本沒有交代清楚的部分,以及考題、參考書與講義裏的謬誤。還可以提供給其他同科同事一些刺激、新想法。今天覺得自己可以如此專業而有自信,是過去我真的實實在在的學習物理的緣故,而我能實實在在的學習物理,是因為小時候的大量觀察的啟蒙。這些觀察與操作,絕大部分不是學校裏的老師所教的,學校裏的老師做的,是給我一個關於這些事物的背後想法。而我所做的是去想這些想法是否合理與完備,是否具有美感。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ecyp&aid=27889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英文難
2006/06/23 17:02

物理更難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揠苗助長
2006/05/19 17:34

>>國小、國中的自然科學教育,著重的是什麼呢?孩子還小,不能做抽象思考,推理能力也不足,但是最好的是什麼?記憶力與好奇心,應該讓他們在國中小階段做大量的自然界景象的觀察,巨觀(天文、地球、氣象)、界觀(生活周遭、天氣)、微觀(細菌、病毒、分子)都需要,並且給他們一些簡易的可操作的動手做實驗。

我有一個小孩在國小資優班,每學期得交一篇閱讀科普的專題報告,題目為自選。三上:牛頓;三下:愛因斯坦;四上:狹義相對論;四下:霍金;五上:元素;這學期五下:不正常天氣。

請教煎餅大師,下學期該看什麼較恰當?(我仍希望小孩能看物理或數學為主)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正喜歡物理的學子才是資優生
2006/05/19 12:53

高興看到煎餅討論和物裡相關的資訊。

琉璃帳網誌也談到很多宇宙及天文方面的知識,精彩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