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國中的資優班考試…
2006/05/15 12:02:11瀏覽1852|回應7|推薦14

今天(2006.5.15)看到聯合報上一位台中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著想,質疑「為何不能考?孔子也因材施教」,她說她的孩子不論考不考得上,總是一個機會,為何不給他們機會?在小時候的快樂學習與未來社會的殘酷無請、挫折與陷阱重重,兩者的強烈反差對比,叫一位自覺身為家長的責任媽媽,如何能不在意這多給孩子往上爬的機會?

但是旁邊就有一篇「資優班會考 教育界的八掌溪事件」高雄的國小高年級教師提出警訊:這是股惡性競爭的洪流,若不阻擋,弱勢的孩子會更加弱勢,教育界成了強欺弱、暴凌寡的求學煉獄。李家同教授亦非常不認同如此的作法,並且認為政府應該成立「資弱班」,去照顧成績不好、沒錢補習的孩子…

唉………,現在是搞得每個有能力的人都想要爭取自己或自己親人、小孩的求學權益,爭未來能讀名校、爭爭未來能唸好班、爭好的工作職位…

孩子、大人的人性就因為不斷地爭爭爭,而開始變質、變調、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我懷疑除了一碗麵的媽媽之外,還有誰(家長、老師、媒體、社會…)會這樣的教育孩子?還有人可以學學賀佐阿媽的智慧嗎?

知識與聰明,可以透過書本、教室的場所學習,但是智慧卻是在生活裏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學習,智慧不分貧富貴賤、智賢孝愚、農工商士,只要有心,就可以學得。相對於知識與聰明,智慧才是高貴,才是人性應該一輩子追求的東西。

我們身為大人的,不應該先教給孩子智慧嗎?怎麼反而捨智慧而取知識?沒有智慧良善為方向盤的知識,是摧殘人性的利器。

也許很多很多的大人,也沒有智慧…怎麼辦?好在還有一些有智慧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影響周遭的人,跟著他們學習吧!還有一些過去的有大智慧的人,曾留下的著作,好好去研讀學習其中的東西吧!這些不需要書面考試、不用劃卡,也沒有畢業證書,一輩子也學不完的東西,將這些彌足珍貴的給孩子、需要的大人吧!

聰明與知識的疾馳,將人類生活帶向充滿科技、選擇更多、自主更強的時代,可是卻沒有給我們更多的智慧來面對這些,為何?因為人都忙著把心力都交付在追求聰明與知識,沒有機會成長智慧了…

這些沒有機會成長智慧的大人,現在又要要求孩子也循著他們的路走…不論將來是求到了貧或富,又有何智慧面對他們的生活?難道依然的自私、顢頇、受挫能力差、悲觀、沒有同理心…這是我們要的孩子與社會特質嗎?

少求點知識,多求點智慧吧!不求絕聖棄智,但請自詡為聰明的人士,別那麼地勤勞、汲汲營營地忙於利用知識改造孩子的人性與這個已經很糟的社會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ecyp&aid=274027
 引用者清單(1)  
2006/05/16 02:23 【cfang0606 的網誌】 替爭考資優班的小朋友和家長感到惋惜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一切都應該要歸咎於教改失敗!
2006/06/23 17:09

否則,國中的資優班怎可能會有如野火燎原似地燒不盡呢?


春風化雨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學校還先練習畫卡
2006/05/17 11:10

我們學校為了這個考試

還先出題模擬

還先練習畫卡

國中為了招生

還憑準考證

可以事先參加國中的考前練習

什麼跟什麼....

以後說不定念小學一年級就有

資優班



正哥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教改 教改
2006/05/17 01:25

會叫又不會改

高中聯考+大學聯考  兩次就可以了

不要在加上國中聯考囉

恢復聯考好了


很忙又很想坐公車的正哥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四大名捕會京師
2006/05/16 09:19

高手都到齊了,真是不亦快哉!

>>對於發育比較早和學習比較快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再來研擬、建議課外延伸閱讀的書單或是學習的單元,利用每週兩節左右的時間,來各別集中輔導對各別科目進度超前的學生。

愛因斯坦並沒有上資優班,愛因斯坦的數理特好,但是文科卻是馬馬虎虎。我認為學校的正常課業還是要完整的學習到。資優的學生可以在課後或是星期六去上更進階的課程。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因斯坦到底怎麼說?
2006/05/16 03:46

以前讀到的是:愛因斯坦說:『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愛因斯坦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台灣的家長怎麼說。台灣的家長說,我們要聯考!

聯考會造成小孩不愛唸書嗎?不知道這句話根據什麼邏輯或事實。美國沒有聯考,好像小孩並不會比台灣小孩愛唸書。因為小孩不愛唸書,教育界還發起陪小孩唸書運動。研究一下吧。

國中聯考,呼,真嚇人!


方正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替這些資優班的小朋友和家長感到嘆息
2006/05/16 02:16
我不是資優班的學生,在我那個年代還沒有資優班,有的只有升學班和非升學班。
而所謂升學班不是升到高職和私立高中,是升到排名前面的明星公立高中。
這些家長永遠不會知道,進了升學班,他的小朋友生命中將失去什麼。
至少,我記不得我班上同學的面貌!
至少,我很幸運地在大二重新拾回學習的樂趣!
好險,那段升學的日子沒有徹底摧毀我對學習新事物僅剩的一點熱情。
如果這些家長知道,真正贏者圈的家長,早就自己辦學校了,他們根本就擔憂台灣的學校所教的東西,無論是資優還是普通班。
這些汲汲於讓小朋友"考"進資優班的家長,我真替他們惋惜,他們不管有沒有考取資優班,他們都輸了,因為,他們把小朋友的成敗,交給"外人"去決定,讓小朋友從小就習慣被別人打成績。
而這些家長,很多也是這樣過來的,他們從沒有機會想過,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價值是什麼,也無從教導給小朋友,於是只好繼續讓小朋友參加"升學考試",重新複製自己小時候痛苦經驗在小朋友身上。
台灣乞丐聯盟 方正平
 


Rational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資優班,不過是教學資源較優(i.e., 較多)一些...
2006/05/16 00:01

許多希望將子女推進資優班的家長,認為資優班的好處至少在教學資源方面是較優於一般班級的,同樣繳一樣的稅 (他們應該把維持孩子 "資優" 的補習費也計算一下),為什麼不充份運用資優班的資源呢?

其實,資優班的成立是沒有必要的。試想,一所國中頂多不過 120 來班,每班大約 35 位學生。而許多學校都想爭取成立資優班,就算一個年級有 45 班,每班 36 位學生好了,一個年級最多就只有 1,620 位的學生,從這裡面產生一班 30 人的資優班,其比例為 30 / 1620,約為 2.38%,實在是僧多粥少。而根據統計學的常態分配,學生族群中資優生比例不會超過 3%,上述 2.38% 的百分比雖然是符合資優生的比例,但是這一、兩千人裡頭,就真能產生所謂的資優嗎?說不定離真正的 3% 還相差甚遠呢!

但是為了搶進這區區 30 個名額,小學生在高年級就開始要加重類似聯考的訓練。愛因斯坦說:『專家不是訓練有素的狗』,而國中資優班的補教業者和望子女成龍鳳的家長們,卻極盡可能地要將學子、兒女訓練成應付資優班考試的狗。人們的資質相差不會太多,如果整個人口結構呈常態分配,在分佈曲線的右邊 3% (資優) 的臨界值附近,都還是連續的圖形,一個在 3% 資優臨界值左邊的學生,受過相當密集的 "資優" 訓練後,是可以一越跨過臨界值,擠下一位未受過訓練的真正資優生。

我們當然不是在發表 "劣幣驅良幣" 這樣鹵莽無禮的言語,也不是否定學生發奮向上的精神,而是希望在不昇高孩子求學的痛苦指數下,循序漸進地讓他們正常反芻所學、愉快吸收知識。對於發育比較早和學習比較快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再來研擬、建議課外延伸閱讀的書單或是學習的單元,利用每週兩節左右的時間,來各別集中輔導對各別科目進度超前的學生。如此,正值發育時期的青少年,可以就其興趣、時間、能力、和精力,在師長的協助和家長的建議下選擇一種較為 "隱性" 及 "溫和" 的 "競爭"。這樣的學習心態跟方式,總比刀光血影式的肉搏廝殺來得人性、正面、主動、和積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