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24 20:35:33瀏覽855|回應0|推薦0 | ||
一生沒有私念 這個基金會的成立,要從1991年李國鼎離開行政院擔任總統府資政開始說起。當時國內許多企業家,包括台積電的張忠謀與臺南紡織的吳尊賢都很感激李國鼎過去對自己公司的照顧,尤其台積電打算成立的年代,一般人連什麼叫「積體電路」都搞不清楚,沒有人敢投資,李國鼎就以他的號召力與魄力邀請一批工商界人士過來,一筆一筆募集出來的。臺南紡織也有很多事情受惠於李國鼎,讓創辦人吳尊賢點滴在心。 李國鼎雖曾任高官,但非常清廉,當他退下的時候許多人擔心他晚年無依,因此張忠謀與吳尊賢就捐了一筆八千萬元的經費給他。但李國鼎並不把這當作私人的錢,反而額外再加上自己的一萬元,成立了「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希望能持續為社會做點事情。李國鼎尤其認為國家的發展,受限於臺灣沒有天然資源、國土又小,只能靠科技來發展產業經濟,因此基金會名稱特別加入了「科技」兩字。 善用巧思幫助社會 成立之後李國鼎就找當時清華大學的劉兆玄校長擔任基金會董事長,萬其超教授在當時任清大的主任秘書,因此劉兆玄就邀請這位左右手擔任這個基金會的秘書長,幫忙推動業務。這筆金額說大不大,因此劉兆玄特別囑咐,希望能以「小兵立大功」的方式把它好好運用,要有人小志氣高的精神與智慧去發揮巧思,不要去跟許多大兵大將比派頭。 那該怎麼做呢? 美國有個西屋獎(現在則由英特爾持續舉辦),這是個全球青年的科學比賽,通常獲獎的人未來發展都會在科學界獲得肯定。國內也有科教館舉辦甄選,但是選出後出國的旅費卻沒有著落,因此科教館館長來找基金會。萬其超認為能贊助年輕人出去參加這樣的活動是很光榮的事情,讓他們得以跟全球的科學小天才交流,機會真的很難得,因此就願意負擔旅費。許多參加過的年輕人回來都表示獲益良多,非常感動。 之後基金會還注意到國人要去國際上發表論文,最大的障礙不在於自己的專業,而是在於英文能力不夠好。基金會評估或許這也是個機會,於是就找了幾位在臺灣的外國人,請他們協助申請者論文的英文編修潤飾,讓學者用優惠的價錢來提升自己的英文論文品質,基金會也會從旁貼補一些錢。 目前一年約有數千件的量,對提升國人學術在全球的能見度很有幫助。李國鼎在世的時候有次去榮總做檢查,有位醫生就主動跟他提基金會協助論文的英文編修,非常稱讚。李國鼎細問之下才了解,原來那位醫生的論文送去基金會改,因此才得以順利在國外期刊發表,這件事情讓李國鼎留下深刻印象,並且注意到這件事情的發起者萬其超秘書長。 後來劉兆玄去做交通部長,離開基金會董事長的職務,李國鼎還特別要求萬其超續任秘書長。之後基金會的董事長再怎麼換,秘書長都沒換,持續以小兵立大功的角度,去找能夠幫助臺灣發展的機會,20多年來配合科教館資助優秀青年參加國際科學競賽,並協助國人英文論文之修訂都不間斷,此外還會針對時局發展,再開拓一些新的服務項目。 兩岸科技交流的新任務 兩岸交流就是一個新的服務項目。基金會受到科技部(原國科會)之委託,與大陸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協等單位聯絡,安排兩岸科學科技之交流與合作,「兩岸科學傳播論壇」就是其中一項。基金會幫中國科協與臺灣的科教、科普界連線,今年還不再走中規中矩的路線,而是加入藝術、遊戲等元素,希望讓民眾學習科學、接觸科技,不是只能經由學校、經由教科書,而是能有更廣的路。兩岸在這方面各有特色,交流將可讓雙方有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機會。 不過有的人對跟大陸交流會抱持著比較謹慎的心態,覺得大陸人外向、跋扈、主觀,連說話都比較大聲。但臺灣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萬其超鼓勵國人要對自己的能力與文化特色有信心,自己覺悟去將之發揮出來,讓人欣賞、肯定,也能去欣賞不同風格的人,而非生悶氣,或者拒絕交流。 懷念一二 對於李國鼎這位人士,萬其超分析說他這人絕頂聰明,但也很心急,他覺得重要的事情就會緊迫釘人,因此會給周遭的人很大的壓力,雖然有些成果,但也容易有衝突。他在經過經濟部、財政部兩個重要單位十多年的首長歷練之後,原本蔣經國總統還想請他擔任行政院長,但他因為身體不好而沒答應,改任行政院的政務委員。 這個職務沒有具體的任務或許可以輕鬆一點,但勇於任事的李國鼎閒不下來,他觀察到國家在許多重大決策當中,很需要有科技知識為背景才能做出良好的判斷,於是他當時提議成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結合產官學研辦理科技顧問會議,提供政府科技發展建議事項。 萬其超覺得,如果當時政府光是只有一個李國鼎心急往前衝,也做不了太多事情。但是當時的行政院長是孫運璿,他有著雍容大度的風範,不會以位階高低來否定這位政務委員的提議,而是尊重其是有見識的長輩,因此讓李國鼎有很好的發揮空間。 萬其超還特別稱讚李國鼎的道德風範值得後人敬佩,他很愛國,有很強的責任感。當年他在劍橋攻讀物理博士,已申請到獎學金,但看到對日抗戰爆發,於是放棄學業回國,這很難得。他一生做事都是以大局為重,希望把事情做好,不會為個人盤算,後來還受他篤信基督教太太的影響,有很高的宗教情操,因此可以將其腦力與生命力做最好的發揮。 李國鼎逝世後臺北市政府將其故居也委托給基金會管理,基金會將其整理之後,以紀念館的方式對外開放,不定期會舉辦一些展覽,成為文化櫥窗。萬其超也歡迎大家前去參觀,更具體認識這一位政治家。 故居講故事 李國鼎故居是棟典型的日式宿舍,他晚年在此住了廿餘年,側邊有個展覽廳會放映李國鼎的生平,此外也有虛擬故居可從網路上參觀內部。 根據故居的影片介紹,李國鼎本身學物理、天文,但他後來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是在經濟與財政。在他帶領經濟部之前,臺灣的經濟型態多屬農業,他則開始推展紡織等輕工業,並且為鋼鐵等重工業打下基礎,還設立加工出口區吸引海外投資、拓展外銷、創造就業機會。事後來看這方向很不錯,甚至為許多開發中國家仿效,但當年他一開始提出時,卻被許多人質疑是割地賠款的「租界」。李國鼎則要想辦法說服國人走出自我矮化的自卑心態,思考如何掌握契機一同為國家開創新局。 這是他的公事包與帽子 他到財政部又是另一個開始,此時的任務要不斷想辦法為國家找財源。他鼓勵人民儲蓄、大舉改革賦稅、認真稽查,讓人民財富得以累積,而且達到均富的理想。他還奉命去尋找財源,為十大建設、九年國教的實行找到經費基礎。 李國鼎在其位認真做事,他也想到離開之後應該怎麼留給後人參考的依據,因此他經手的所有資料完整建檔,交給中研院蒐藏,甚至在一般人還不了解電腦的時候,就鼓勵將資料電子化。 這是波士頓送給他的市鑰,上面還有溫度計,恰是李國鼎最重視的資訊 李國鼎看事情比一般人還前瞻,但他也有很基本的事情要關心。每天早晚量測氣溫是他固定的習慣,只為了更了解天氣,掌握天候對農業的影響,預先思考農民可能會面臨的問題。這可能也反映了他對科學的嚮往,雖然老天給了他不同的舞臺,但他則藉由一個小小的習慣,串連起自己年輕時的科學夢想與眼前的任務。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