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24 21:31:19瀏覽1093|回應0|推薦0 | |||
溫馨交流的書友平臺
匠藝薰陶之家 細談之後才知道這樣的文化氛圍其來有自,這位女老闆郭惠雅小姐來自傳統製筆世家,他父親郭榮田老先生製作毛筆已經有四十幾年的經驗。 一般我們對毛筆,只會從筆的四德—尖齊圓健來談。但她還深知製筆過程中的許多細節會如何影響筆的特性,有助達到尖齊圓健的要求。這些說來繁瑣,實際動手製作要梳理到合乎標準更不容易,因此製筆師傅要三年才能出師,學習如何去順毛、整毛、混毛、把筆頭弄圓、上線、裝筆桿,每個步驟都要仔細做好,才能把具有野性的獸毛,去油、除臭、梳理整齊,同時也把不同性質的毛,按照特性安排於筆的適當位置,最後才得以成為我們所熟知的筆。
郭惠雅解釋,這樣的「順毛、整毛」並不是固定的動作,最重要是憑手感配合實際狀況去理順,因此連帶手套都不行;「裁尺寸」也不是要求絕對標齊,毫釐不差,重點在於讓這些毛可以依據需要展現出齊心合力的效益。怎麼評估出每支筆不同部位的「需要」,這就是功夫,機器沒辦法替代,或者那樣製作出的筆之品質就不如手工製作。 從製筆工廠到國際通路 郭家在四十多年前從製筆工廠開始,越做越有規模。不久之後臺北蕙風堂洪能仕先生前來郭老先生的工廠觀察、商談。洪能仕也是臺南人,從小念書就不成問題,因此在父母親的期待下考進臺大商學系國貿組,但他最喜歡的是書法,只是念書時期多是以業餘的方式參加比賽、經營社團,並且還去旁聽中文系的課。等到大學畢業去一家大公司的企劃處做了兩年半,但此時他的一位恩師感嘆國內當時「有理想的筆墨莊不多」,因此希望這位有商管背景的學生能夠協助在國內開家筆墨莊,於是洪先生便毅然辭職轉行,把以前業餘嗜好轉換為自己的主業去經營。 他很認真地尋找合作對象,就毛筆這一部分南下來跟郭家談了好幾天,最後雙方對彼此都很滿意,就此確定長期合作關係,從此郭家的毛筆有了品牌、有了通路,不像之前只是個毛筆工廠兼賣毛筆的文具店,而是更專心聚焦在製筆專業。這樣的合作還讓他們原本侷限於區域地方的毛筆,可以有更廣的通路、更響亮的品牌,除了在國內受到好評之外,還走向國際。 用親切來經營一家店 用使命感來傳承一門技藝 郭惠雅在成長過程中跟隨許多書法大師學習,對書法有股熱忱,已躋身於女書法家之列。她還曾經北上到蕙風堂板橋分店工作,學習如何經營一加文房四寶店,同時也認識了許多書法界的同好。 但她還是喜歡南部生活,因此後來又回到臺南,一開始先在娘家經營門市,後來則跟先生黃柏魁經營懷雅文房。在她精心打造的空間裡,看得出主人不是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販售商品的地方,而是一個讓書法融入生活的空間。隨時隨地就看著人進來打個招呼,老闆有空就多聊聊,沒空就自己喝茶、翻閱字帖書籍,或者拿個點心就離開,讓人覺得一切都如回家跟家人打招呼一般的自然親切。 會朝向這樣的方式來經營,主要可能源自於惠雅自己的個人特質。由於她身為家中老大,從小在鄉下就要幫忙家裡去做許多事務,既要代表晚輩侍奉家族長上,也要代表父母照顧弟妹。因此她非常會關照他人,懂得體諒不同人的需求。而且手腳俐落,始終面帶笑容,樂在其中,讓四週的人感覺親切溫馨。 她的親切也維持著許多老主顧長久支持。有的人從學生時期就開始來以前老店採買光顧,成年就業之後書法成了自己的興趣,但也看到書法在正規教育中被邊緣化,面對此情況,大家更有種使命感,這兒遂成為凝聚同好向心力的地方。由於這位於臺南市龍山街,因此這群固定週五晚上聚會的朋友,便在民國104年成立「龍山書社」。 這群人包含了各行各業,但都有相同的志趣,喜愛書法。他們不僅互相交流切磋鼓勵,甚至尚友古人,不畏二王顏柳等人的高遠境界,不輕張旭懷素米芾等人狂傲風格,而是把他們都當成朋友,雖有臨摹討論,但更多時候重視揮灑創作,來這裡品茶品字,且有人可以討論,讓書法滲入了每個人的生命與生活。龍山書社還於1月17到2月25日之間於高雄的明宗書法館舉辦「龍起於淵—龍山書社書法篆刻首展」。
多元交流的平臺 此外在懷雅文房的二樓也有個小型的展示空間,這裡會定期邀請書法同好前來辦展覽,除了各類書法作品之外,還有其他相關的事物,例如最近就是歙硯與老坑硯的特展「驚硯」。郭惠雅會希望能切合書友的興趣,多提供書法家與大眾接觸的機會,讓書法家可以被看見,大家也能夠互相交流切磋。 來這兒的人除了可被稱為「家」的高手之外,如果只是想學習,這兒也會在周二、三、四晚上,以及周六下午邀請老師來教學。從初入學到楷書、草書、繪畫,都有適合的班可以上。 書法班也是利用二樓的空間來學習。懷雅文房對這些課除了提供場地,還會準備精美的小點心、柔和的音樂,並且焚香,讓大家在輕鬆愉快安靜的氣氛當中學習。學生如果學習到某階段遇到瓶頸,想要換跟不同老師或其他地方的老師一試,也都沒有顧忌或門檻,就看書友們怎麼找到自己學習的目標與動力,惠雅都會盡她所能幫忙,大家會用「轉益多師」的觀念看待學員轉換老師的過程。 此外,如果有的學校選擇以書法為發展特色,郭惠雅還會從自己專業去協助建立書法教室,既有良好的功能,提供寫字所要的器具,讓學生能夠無差別、無負擔地取用,此外還有仿古桌椅,讓學生一進去就覺得氣氛不一樣,從境教當中讓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塑造成適合學習書法的狀態。 經營滿室的書藝芬芳 書法這項藝術,是漢字所特有的,但在現在人的生活中,正逐漸退位、日益被淡忘。而原本該是文化傳承的重心—學校教育,也被學不完的知識與資訊所充塞填滿,導致書法教育的時數被擠壓、專業師資不足、一般行政單位也不重視,書法似乎也很難立足於校園。 所幸有股民間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協助書法在現代社會中推廣,在正規教育體系之外延續,懷雅文房正是其中之一。 它為現代人緊湊的生活,帶來一股溫馨放鬆的氣氛;它為書法愛好者串連起綿密的網絡,讓書法藝術的生態得以建立、交流;它也在充滿西方文明的教育現場,為學生牽起對自己古老文化的一點認識;它更為源自久遠的古老藝術,加入現代美學創新的無限可能。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