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8 09:21:24瀏覽367|回應0|推薦0 | |
第二章 李先春在康定 建設新康定 康定早在康熙年間,便是藏、漢、回等多民族商家往來的集散地及商貿中心,但那時交通極為不便,多為羊腸小道,運輸一靠人力,二靠畜力;由於氣候十分惡劣,沿途人煙稀少,從雅安出發,翻越二郎山到康定,長途跋涉少則十來天,負重揹夫們則需十多二十天,若遇不測之意外就更難預料。要在這被人們稱為窮山惡水的夾皮溝幹出一番事業,首先得具備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承受千難萬難的心理準備。 年近六十歲的李先春帶著家人坐上前往康定的汽車,想到那早就嵌印在心裡的、等待開發的邊地,不久就要躺在自己的腳下時,他異常興奮。車上涼風拂面,車后塵土飛揚,孩子們歡快地歌唱著,全家對未來既做好了艱苦奮斗的准備又充滿美好的憧憬。 初建的西康省,財政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李先春披荊斬棘、苦心經營,建立並完善了西康省的地方財政制度。他從1936年起擔任西康省銀行董事長,到康定後又兼任省銀行行長,在他的領導下,西康省銀行迅速成長,它不僅肩負著發展西康省經濟的作用,還要面對英國極力操縱西藏財政金融、並把經濟勢力向內地延伸等問題,真可謂頭緒繁多、困難重重。但李先春成竹在胸,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李先春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西康省政府在財政款項極欠缺的情況下,仍能得以正常運轉。他還兼任省事業管理處處長、省金礦局局長。西康屬於邊地,有史以來從沒有內地官員真正打算在這裡安家落戶、全心全意來治理這個地方。李先春卻與眾不同,自從他打定主意進康,整個心思就完全放在了康定。他經常說:“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不可虛度;如若貪戀舒適享受,懼怕艱難險阻,豈可成就一番偉業?”他一去康定就是十余年,直到快七十歲從沒有回過成都一次,很多人都被他的精神感動,敬佩他忍耐守成的工夫和埋頭苦干的精神。 西康建省之初,人才甚為匱乏。李先春不畏辛勞,連續在康定開辦了財政人員訓練所、合作人員訓練所,招聘有志向的年青人入康。他對年青人的發展寄予了很大信心,希望那些熱血青年受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后,去為建設新西康效力。由此,他也受到很多學生的崇敬。他培訓的財務、合作等干部,后來都成為西康省經濟建設的骨干力量。 公余時間(其實他的閑暇極有限度),他一點嗜好都沒有,唯一的愛好就是爬山。每天早晨要爬子耳坡,風雪不輟,並且喜歡他的下屬和學生跟著他爬山;他帶著學生於每天晨光微熹之時起來,爬到子耳坡頂升國旗,待他們爬山歸來,滿城除極少數人外,多數還在甜睡之中。所以李先春雖已年近六十,卻始終精神矍爍,身體強壯。他說:“一個人要有強健的身體,才有大無畏的精神,方能夠肩負偉大艱巨之工作。流水不腐,戶樞不蛀,那就是隨時都活動的緣故”。他還說:“寧使心閑,不使身閑。” 當年他的學生老谷,在文章裡曾這樣寫道:“一些青年人的活動或普通的集會,李會辦都會參加,但是不大開口說話,而且謹謹嚴嚴老是一付尊嚴威儀的面孔,兩目炯炯有神,一付不到半寸的胡子,附在他那紅潤而微皺的臉上,在與人低聲說話的時候,帶有絲絲的微笑。以他的地位和個性而配上這樣一副儀容,很多青年是非常敬畏他的,隨時隨地都怕既是老師而又是主管的上司,發現自己的錯誤而受到嚴厲的教責。在康定確實有些人(大多數是年青人)在心理上是怕李會辦的。究其原因,除了他是他們的主管或上司,最主要還是他疾惡如仇、最憎恨人做不道德的事情,以及他那不苟言笑、不恂私情的處世原則。其實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是很平易近人的,只要你不作壞事,有忍耐而誠摯的心,也常可以與他低聲細語,得到他那絲絲微笑而和藹可親的神情。” 李先春清廉為官十余載,因為他嚴於律己、潔身自好、奉獻為責、忠心敬業、為人耿直、毫無官員陋習,當地群眾對他的口碑一直很好。 升航水電廠
李先春處理財政廳事務和培養人才非常忙碌,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水電之夢,並在一次會議上主動提出,利用折多河水在康定建一座水電廠。 1939年8月,金陵大學的孫明經先生跟隨川康科學考察團來到康定,當地豐富的水力資源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他不無遺憾地發現,當地僅有一座裝機容量為五十千瓦的水電站,這是整個西康省省會唯一的光明之源。孫明經充滿期待地說:“若利用西康的水力,供作電力之發動,其利益豈可以筆墨數字計”。五年後孫明經率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的師生重返康定,幾年前的期待已成現實。他們見到四個大字:“電化西康”,還看見了一個最新的工程——升航水電廠。更讓金大師生感到意外的是,這座電廠竟擁有當時國內只有幾台的、最先進的水電設備,這就是李先春幾年來嘔心瀝血領導修建的升航水電廠,它被孫明經譽為“西康的新希望”。 李先春的小兒子李萬均(我叫他幺爸)回憶:“開始,劉文輝並沒有同意我父親搞這個工程,是我父親事業心重,決心設置水力發電站,以利於發展各項建設事業。”劉文輝聽了李先春的想法,送他十二個字:“擇善固執,斯人有焉,其好自為”。既然是“自為”,當然不能動用西康財政一分錢,只能靠自籌資金。 為了籌集資金,李先春首先把原有的四家獨立經營、自負贏虧的民營企業(美明電燈公司、啟康印刷廠、裕邊實業公司、新康合作社)使用股份制合並組成康裕公司,以便集中力量作為發展經濟和舉辦水電廠的先行。康裕公司以李先春任總經理,他留學日本的大兒子李萬鵬,在“七.七事變”爆發后憤然回國,出任西康省銀行副總經理,也同時擔任康裕公司的主任秘書。公司購進西康地區的羊毛,洗干淨後運到外地銷售;運銷康區特產麝香、藥材等到上海,從上海再銷往國外;又從上海購回日用百貨供應邊疆人民的需求,就這樣籌集了一批又一批建設資金。 那時正是抗戰時期,很多沿海地區的工程技術人員雲集大西南,李先春聘請曾留學德國的山東大學教授王志超為升航電廠總工程師,還聘請了二十多位工程師到康定。1940年,李先春用四家公司的業務收益換了一筆外匯,到香港訂購了一套美國生產的最新水電設備。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的炮聲震驚全世界,日本人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太平洋已無法通行。這套設備只能越過大西洋,穿過地中海、印度洋運往印度。在運輸途中,一艘裝載導水管的貨輪被日軍潛水艇擊沉,後來全部導水管只好在國內焊制,所幸其它貨輪都安全抵達加爾各答。可巨大的發電設備如何從印度運到中國呢?這隻能報請國民黨中央政府,由他們出面,請援華美軍航空部隊幫助。美軍派飛虎隊的巨型飛機將水電設備從加爾各答運往昆明。 可是,這些發電設備又如何從昆明運到兩千公裡以外的康定呢?李先春早已設法分批買下八輛道奇牌卡車,當飛機順利降落在昆明機場後,守候在那裡的技術人員迅速把整機拆散,分別進行包裝,並逐件做好標記,隨即裝上汽車從昆明經成都直運康定。從成都到康定必經當時讓人聽之色變的二郎山。這裡是著名的漢藏分水嶺, 以其雄險高峻聞名, 被歷代行旅客商視為畏途。記得1952年有過這樣一首歌:
二呀二郎山,高呀高萬丈, 枯樹荒草遍山野, 巨石滿山崗, 羊腸小道難行走, 康藏交通,被它擋 那個被它擋!
1952年尚且如此,何況1942年。那時,雅安至康定的簡易公路正在修建中,汽車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顛來簸去,緩緩前進。何況夏季大雨沖毀路基,冬季冰雪封凍路面,有時還會遇到塌方,一路上危機四伏。洪水時期,汽車從成都到康定至少得在大渡河上經歷五次船渡。張帆挂櫓的木船,在滔滔江水中隨著涌動的浪濤不停地蠕動,稍不小心,船體就可能被巨浪擊碎,真是危險重重!這台當年最先進的發電機,在汽車難行之處,就用使最原始的辦法,人拉肩扛。工人們將設備抬過泥濘的山路,抬過危險的陡坡,抬過河邊的沙地,八輛道奇牌汽車爬山涉水向康定進發。 1942年冬,浩浩蕩蕩的車隊終於揚起一路塵土,鳴響起“嘟嘟”的喇叭聲,載著龐大的發電機組抵達康定。這是康定城有史以來迎來的第一支汽車隊。康定漢藏兩族人民,群情振奮,奔走相告,爭相圍觀這從未見過的壯觀場面。歷經兩年多時間,跨越三大州、兩大洋,來自美國的發電機組終於到達了升航電廠。在如此艱難而漫長的運輸過程中,連一顆螺絲釘都沒有丟失,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李先春笑了,李萬鵬笑了,剛從金陵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來到康定的李萬均也笑了,康定人都笑了。 購置水電設備的資金僅用了一百萬元,而運輸費卻需用九千九百萬元。這購機費和運輸費所需的一億法幣,以及第一期工程的費用,數目實在太大,康裕公司的贏利固然可觀,但對於修建一個設備先進、規模龐大的電廠來說,還是相距甚遠。當李先春為修建水電廠殫精竭慮之時,為了籌集資金,李萬鵬也不辭辛勞,八方奔走。在籌措不順利的時候,李先春兩鬢白發頻添,額上皺紋驟增,他甚至打算傾家蕩產,賣掉自己的房地產來湊集資金。 此時,我父親得知族叔李先春正在為建水電廠的資金犯難,首先由自己任董事長的康藏茶葉公司和濟康銀行向康裕公司貸款;父親的舉動,帶動了西康多家大公司和銀行,它們相繼向康裕公司發放貸款;李先春終於籌足了資金。升航水電廠第一期工程,經過十三個月的努力,於1943年12月落成發電。康定的夜晚從此大放光明,康定人民心裡也充滿了更美的希望。 在發電機組還在運輸過程中,升航水電廠尚未動工之際,聘請的二十多位技術人員已經先后來到西康。此時,由父親李光普牽頭,康裕公司和濟康銀行共同投資,在雅安成立了協康水電工程處,著手修建雅安太平場鐵索橋水電站。這是雅安歷史上的第一座電廠——西康省康裕公司雅安水電廠。1942年,雅安水電廠竣工。至此,雅安電力工業有了開篇之筆。電站的裝機容量雖隻有五十千瓦,但正是這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電廠給整個縣城帶來了第一道光明。這是李先春和李光普叔侄二人在西康省攜手共建的一座發電廠。父親在百忙中,仍不忘追求自己的實業夢,更不忘族叔李先春魂牽夢繞的水電之夢。 升航水電廠第二期工程需款數目更大,而且,抗戰勝利後,工程師都先后回了老家。李萬均(李先春的小兒子,我叫他幺爸)則留在康定,工程就由他來指揮。他主動為自己的父親李先春分憂,先在《西康經濟季刊》上撰文,向有關各界呼吁,後又成功地向當時的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四大國家銀行貸款五億法幣,並立即將到手的錢購買成大米。所有工程用款和工人工資均以大米支付。第二期工程在李萬均主持下僅用一年時間即告完成,發電功率為五百千瓦,是老電廠發電量的十倍。由於那時物價飛漲,大米的價格暴漲到原來的十倍,繼而又漲到一百倍,貸款很輕鬆就還清了。 在康定這邊遠偏僻,交通極為閉塞的地方,修建的升航水電廠,在四十年代的中國已建成的水電廠中,其裝機容量之大、利用水頭之高、設備之先進,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建廠過程中的種種困難之大卻又遠遠超過了國內任何一家水電廠。它的建成實屬不易,這是中國水電發展史上無可否認的一件大事! 擺脫了缺電困境的康定人,突然發現電力太多以至有三百千瓦電無處消耗。李萬均又專門搞實驗、做演示,指導大家用電來燒水、燒茶,這時康定人才突然發現電還有這麼多用處。他們高興極了,都踴躍用電燒水、煮飯、取暖。這在當時的中國,即使是大城市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它也是中國水電發展史上一件史無前例之事。直到今天二十一世紀,康定人仍習慣使用電爐,延續著李先春、李萬鵬、李萬均父子為爐城人民帶來的溫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美國原廠家得知中國邊遠的康定還保留著半個世紀前他們生產的發電機時,想用重金購回。但曾經在炮火中穿越三大洲、兩大洋,在康定服役四十五年的發電機已不知去向,隻留下了兩個配件,塵封在歷史的角落裡,只有上面清晰的商標似乎在訴說著六十年前那段修建電廠的傳奇和四十年前李氏家族的奇冤。 |
|
( 在地生活|亞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