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04 12:20:40瀏覽4083|回應0|推薦3 | |
2020第一屆「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決審紀要 時間:2020年12月12日下午兩點 地點:聯合報總社 決審委員:廖玉蕙、方梓、鍾文音、蔡逸君、蔡詩萍 列席:宇文正、王盛弘 ◎吳佳鴻/紀錄整理 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於2020年首次舉辦,本次徵獎共來稿708篇,9篇不符規定,699篇中由複審委員朱國珍、夏夏、李欣倫、胡川安、林蔚昀、吳鈞堯共同評選出46篇進入決審。複審委員認為,本次雖有不少稿件呈現技巧較樸拙、或未脫作文框架的現象,唯整體而言,多展現素人寫作的誠摯情意,勾勒或私密或日常的關係,令人動容。 決審委員共同推舉廖玉蕙擔任主席,主持會議流程。廖玉蕙首先請委員們發表整體審閱意見,並提議選出心目中最佳的7篇作品,再依票數逐一討論。蔡詩萍因故未能列席,由決審委員會代為傳達書面意見。 ◎整體意見 鍾文音認為以「全民寫作」而言,部分入選作品文筆優良,特別是能動員場景書寫。若說親情的量體、苦痛的深刻已超出文學可負荷、承受的極限,那麼入選諸作則都呈現出尋求救贖的「雞湯」傾向,但文中透露出的舊時代情懷、時光歷練的意味,皆十分真誠。或許由於主辦單位,許多文章較扣緊房屋,但反而藉由場景,在舊家具、家屋中勾勒可貴真實的生活經驗。評選上如何在文筆精雅與情感濃烈之間拿捏,則頗費思量。 蔡逸君談及入選的寫作者多為素人,往往使用自然不匠氣的語言勾勒真實生活經驗。入選作品中,往往通過飲食與疾病描繪親情。蔡逸君評選上認為,親情實際上不一定是模範家庭,亦不必然是無條件的付出。就此而言,入選文章若能在愛之外,也能探索、觸及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卻又難以表露陳說的傷害,就會顯得較突出。親情不必然就需要被刻意編造美化,因而對親情特殊的切入點,就成為評選時注目的所在。 方梓談到本次評選經驗相當特殊,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量的親情書寫,深感社會上的眾生相,然而與此相較,文章書寫上卻往往拘限於呈現親情的正向、乃至關係的救贖。事實上,正因為親情不必然父慈母愛,正如同社會上有諸多不同的家庭與親情型態,因而不妨在書寫中,呈現真實人生中親情的缺憾與不完美,而不必然追求完美的結局。也因此,方梓相當認同蔡逸君,更注目於呈現出衝突性的作品。 蔡詩萍點出整體而言徵文的水準相當高,多數文章都反映了親情「永恆」的矛盾:擁有時,不以為意。失去時,才充滿懊悔遺憾。不過,儘管多數人的親情關係有相近之處,但不同的際遇與社會條件,卻會帶來不同視角。因此,蔡詩萍期許通過評選,挖掘親情諸多的不同樣態。 廖玉蕙認為,相較於一般的文學獎,特別呈現出多元的父母形象,從閱書報、建屋到裝潢業,閱讀上富有趣味,堪稱幸福的評選經驗。雖說文字往往較為樸實,但卻可以充分展現庶民寫作的質樸情感,大抵相當容易閱讀。評選標準則是題材情感是否動人,至於文章技巧或修辭手段則為其次。接著主席請評審們分別選出7篇文章,視票數決定是否進入下一階段的評審與討論。 【第一輪投票】 ◎一票作品 〈書桌與我〉(君) 〈報紙隧道〉(廖) 〈長髮夢〉(君) 〈薑母鴨〉(方) 〈九層塔〉(鍾) 〈灰色公寓的陌生日常〉(鍾) 〈大海〉(君) 〈魚塭的氣味〉(萍) 〈告別〉(鍾) ◎二票作品 〈你不說話的時候〉(萍、廖) 〈念唸〉(方、鍾) 〈希望誰當你媽〉(君、萍) 〈瑪丹娜與熊〉(方、萍) 〈父親的裝潢人生〉(廖、君) 〈老宅裡的臉書〉(萍、鍾) 〈城堡〉(方梓、君) 〈苦茶油〉(廖、君) ◎三票作品 〈不跟外婆說話〉(廖、方、萍) 〈五十公尺的散步〉(廖、方、鍾) 〈我和她的航行〉(廖、鍾、萍) 〈回家〉(方、萍、君) 〇票作品不列入討論,一票作品由各篇投票評審評議是否淘汰,二票及三票作品則依次評議,未淘汰篇目則列入最終評選。 ◎一票作品討論 蔡逸君所選的一票作品,共有〈大海〉、〈書桌與我〉及〈長髮夢〉三篇。蔡逸君選擇保留〈大海〉,因為文中雖然淡化情節,以平常筆墨經營一個職業婦女照顧小孩的心理過程。不以糾結的戲劇性取勝,卻可以從簡單的收尾,將親情拉到更廣闊的層次,這是它特別之處。至於〈書桌與我〉及〈長髮夢〉則選擇放棄。 〈報紙隧道〉使廖玉蕙表達高度讚賞,認為寫出台灣老一輩人對於字紙乃至報章的珍視與尊重。寫出對報紙的珍視、道謝、輕撫乃至道別,其情感不僅是親情,也是對逝去年代的懷念,報紙在此成為素樸的象徵,堪為廖玉蕙心目中的優選之作,特別在報紙式微的年代,使人徘迴再三,故予以保留。 方梓認為〈薑母鴨〉一文大抵僅是持平之作,但文章尾聲頗有巧思,使人動容。文章描寫購買食物時,從漏買豆腐乳與鴨肉丸的細節,才發現原來過往的沾醬與配料並非店家所附,而是母親另外奔走購回。文章結尾不經意從豆腐乳與肉丸的缺席,拉出母愛的逝去,輕巧感人。但是除卻結尾外稍顯平淡,因此可以放棄。 獲一票的〈九層塔〉、〈告別〉、〈灰色公寓的陌生日常〉三篇中,鍾文音認為〈九層塔〉及〈告別〉不分軒輊。〈九層塔〉從食物侵略性的氣味,連結母親同樣具有侵略性的性格,頗有巧思,〈告別〉則是書寫父親留於抽屜的遺囑,叮嚀裡傳達出遺留的愛。三篇經評審委員討論後,最終不予保留。 蔡詩萍的一票作品〈魚塭的氣味〉,由評審委員共同討論後,認為文中的情節安排稍顯刻意、戲劇性較強,稍有刻意搬演的缺憾,而文中的衝突與和解,在有限的篇幅中,也較顯得匆促與荒誕,最終不予保留。 ◎兩票作品 〈你不說話的時候〉 蔡詩萍認為,本文溫柔且含蓄,書寫父女間難以言傳的親情,在「自以為了解」的預設下,突然轉折的感動。刻畫穩健且不煽情,雖然最終依舊沉默相處,但愛已經超越了言語,表現出抒情散文的淡與雅。廖玉蕙也認為,本文不論文字鋪陳或氣氛醞釀皆相當不俗。鍾文音則指出文中鏡頭的轉換稍嫌過快,惟可能是篇幅所限。 〈念唸〉 方梓認為文章寫出母女間女性相依為命的情誼,從新屋有電梯的當下,追想過往沒有電梯的搬家具時光,勾勒出女性不必倚靠男性,以及母女可以自立的自傲。鍾文音也稱讚文章喚回了「家具不落地」的舊時光,且文章把握了女性搬家具時呼口號的聲音細節,在短小篇制中,用一二三四的具體聲音,連結了今昔的女力時代與母女情懷。 〈希望誰當你媽〉 蔡逸君認為其他參選作品多從傷感刻畫親情,本篇卻獨具輕鬆筆墨,引人莞爾。用對反的筆法,詮釋孩子的抗拒;在詼諧的敘述中,思考為人母親一句「我是為你好」,可能是小朋友心目中「最噁心的話」,以幽默口吻帶出了沉重的親子議題。蔡詩萍則認為,本篇從母親角度,在觀看亞症孩子的視線中表達愛意。方梓亦肯定本篇從人母的角度,辯證親情的理想與現實,刻畫不弱。 〈瑪丹娜和熊〉 方梓提及文章從母親搶先離家出走開始,敘述曾經年輕貌美的母親,是在生育持家的過程中才變成熊。沒有人記得熊曾經是瑪丹娜,正如同每個母親也不是一開始就是熊。寫出了母愛與親情的深刻。廖玉蕙則點出,文章中有些轉折較顯突兀。蔡詩萍點評本作,認為本文追述母親少女時代,頗具幽默感,是兼具溫馨與詼諧的佳作。 〈父親的裝潢人生〉 蔡逸君直言本篇幾無缺點。雖然描寫文氣稍重,但內容相當生活化,結構工整嚴密。透過皮膚潰爛等極佳的細節描繪,從旁拼湊出父親為家庭努力的辛勞,是其心目中的前三名。廖玉蕙認同其觀點,指出文章中並未直陳父親的可憐或努力,而通過文字將父親的苦盡收紙上,以口鼻的黏沫、多痰的肺等細節,漂亮且不造作地寫出濃厚親情。 〈老宅裡的臉書〉 鍾文音認為,本文特殊之處在全篇特殊的靜物感,不同於其他參賽諸作,往往表現以較情緒化的文字,本文通過靜物描寫呈現的親情,顯得比較安靜,有如定格的家族舊照。文中寫到樟腦丸氣味等細節,成功勾勒出阿嬤與老宅也有日復一日的「臉書」,其敘述彷彿有鏡頭跟著老宅運鏡拍攝,寫作技術上相當不俗,且感情相當收斂節制。蔡逸君點出,本文透露出老宅對於長者與年輕人而言存在不同的時間感,正如同對親情關係的認知差異,而廖玉蕙亦稱許本文以「臉書」連結網路平台與阿嬤面孔的巧思。 〈城堡〉 方梓陳述這篇刻畫小孩罹患自閉症、母、女、孫女三代同堂的故事,不僅展示教育觀的世代差異,但更在衝突中呈現母女的深情。自閉症的孩子像是關在自己的堡壘,但動人之處正在於母親與自己,也都變成彼此的城堡。蔡逸君亦稱許相當點題,寫出三代間既獨立、又彼此連結支持的樣態。文中坦承自身的失敗與諸多傷害,但城堡不僅是封閉的所在,也可以是援護的壁壘,而文中相當巧妙運用此意象的雙關性。 〈苦茶油〉 廖玉蕙認為社教意味太濃,因而本來並未屬意。不過,本文並不將親情投射在單一對象,而是營造整個家庭相處的意趣,苦工細磨的工法既是苦茶油的製造手藝,也磨出沉浸溫潤的家庭氣氛。文中尤以地道且生活化的台語口吻描寫出色,極其動人,勾劃出溫暖、互相砥礪的台灣家庭一景。方梓則指出文字稍嫌斧鑿,尤其好用「亦」字,似較刻意追求文學性。蔡逸君則點出文字彷彿小津安二郎的家庭劇,描畫很平凡的家庭生活中,沒有情緒勒索、互相扶持,經營的意象也相當統一,整體而言寫得很有味道。 ◎三票作品 〈不跟外婆說話〉 廖玉蕙點出本篇扣緊孫女對外婆的記憶,從幼時嫌棄外婆的老人味、不跟外婆說話,到後來發現外婆做的蒸餃、鍋貼極其美味,乃至多年後身居國外試圖揉麵糰做餃子,方知其中的不易。而多年後母親住院,才醒覺母親再也不是一名女兒,而自己永遠錯過當外孫女的機會。在追述外婆身形、老舊的家屋等細節時,富有層次感地帶出悲傷與懷念,相當不俗且感人。方梓則指出,文中坐在巷口久候孫女、以及美麗麵糰與女性身體的連結,也皆是文中細膩感人的細節。 〈五十公尺的散步〉 方梓讚許本篇,在短距離、瑣碎的母子談話中,有意識用家常的細節及趣談,描繪出深厚的母子情感。文中沒有真正的細節,卻相當成功勾勒出「母親在哪,家就在哪」的深情。鍾文音亦讚許文中精準把握了對話的描摹,且在老人照顧老人的孤寂畫面中,經營出溫情與奇異的美感,且有意識避免過多敘事,使情感不致過於氾濫,並營構出抽離外境之美,廖玉蕙也稱許文中的幽默感。 〈我和她的航行〉 方梓提及文章一開始陳設懸念,讓人揣想何以母親總是在煞車、踩油門?而乘坐輪椅暈車、母親將輪椅視為身體延伸等細節,也頗為細膩。廖玉蕙稱許文中關於運動的敘述,原來母親因為不良於行而逼迫主角運動,而厭惡運動的孩子,卻為了母親勉力而為。身體的操作規訓背後,居然隱藏了親子間的期許與貼心。鍾文音讚美文章中不但能掌握輪椅「航行」的動人細節,更難能可貴之處是將文學意象融入日常經驗,相當不易,令人動容。 〈回家〉 方梓認為,本篇勾勒身為母親照顧高齡、發展遲緩女兒的故事,描述雖然較淡,但內容本身令人動容,尤其結尾敘述女兒成為自己的拐杖,十分感人,蔡逸君亦指出文章中並未刻意渲染苦情,僅是簡單點出女兒從三十餘歲到五十餘歲的時間跨度,卻已足夠使讀者震懾。廖玉蕙則指出,文章整體描繪仍太過平淡,而鍾文音亦點出省略太多細節也是本文的硬傷。決議本篇不予保留。 經逐篇討論後,保留十三篇:〈報紙隧道〉、〈不跟外婆說話〉、〈你不說話的時候〉、〈念唸〉、〈希望誰當你媽〉、〈五十公尺的散步〉、〈瑪丹娜與熊〉、〈我和她的航行〉、〈父親的裝潢人生〉、〈大海〉、〈老宅裡的臉書〉、〈城堡〉、〈苦茶油〉。 【第二輪投票】 廖玉蕙請每位評審選出前四名,分別給予4至1分(第一名4分,依次遞減),分數最高三篇為前三名,其餘十名列為佳作。 投票結果: 〈五十公尺的散步〉9分(廖3、方3、鍾3) 〈我和她的航行〉9分(廖2、鍾4、萍3) 〈父親的裝潢人生〉8分(廖4、君4) 〈你不說話的時候〉6分(萍4、君2) 〈不跟外婆說話〉4分(方4) 〈城堡〉4分(方1、君3) 〈念唸〉3分(方2、鍾1) 〈老宅裡的臉書〉2分(鍾2) 〈苦茶油〉2分(萍2) 〈報紙隧道〉1分(廖1) 〈希望誰當你媽?〉1分(君1) 〈瑪丹娜與熊〉1分(萍1) 〈大海〉0分 依據統計結果,〈五十公尺的散步〉和〈我和她的航行〉兩篇同分,須重新投票決定名次,評審每人一票,決議由〈五十公尺的散步〉(廖、方、君)為首獎,〈我和她的航行〉為二奬(鍾、萍),〈父親的裝潢人生〉為三奬。 其餘十篇〈報紙隧道〉、〈不跟外婆說話〉、〈你不說話的時候〉、〈念唸〉、〈希望誰當你媽?〉、〈瑪丹娜與熊〉、〈大海〉、〈老宅裡的臉書〉、〈城堡〉、〈苦茶油〉(按編碼序)榮獲佳作。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