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續談歐洲美食
2018/03/06 19:23:39瀏覽1296|回應0|推薦11

      之前提過 留學生或是,理所當然的、還有在此學廚藝的人,對此地美食都有一定程度的領悟。重點來了,實際在此地生活,跟團的人,自助旅行當地語言卻不通的(基本上法、西、義),隔層皮霧裡看花是必然的結果。

       首先,要理解歐洲人跟華人的收入有相當大的差距,巴黎碩士生實習,一個月約7,8百歐,台灣夠用,但這僅約是正職工作的1/3左右,如要在此生活,每餐15歐外食,能負擔得起的人並不多,因此很多學生都加入自己下廚一族,從巴黎租房子一定有廚房來看即可瞭解。

        韌性堅強的華人,在中國,一種正在蓬勃發展的微型企業,有人稱之為【大媽餐點外送】,讓白領族在辦工室就能享受到數菜一湯的家常菜,現在大媽們在巴黎也拓展市場,台灣留學生也加入微信成為消費群,一顆水餃約新台幣8元左右,但這是大城市,小鎮對深入行腳的背包客來說,省的話,自己還是得開伙,有人認為比手劃腳就能與商家溝通,如果是這樣,怎麼可能理解美食、供應者、農民、代表性料理諸多環節的食品產業,這就是很多人來歐洲旅行仍然無法深入瞭解的原因,見微知著,就是依然沒有世界觀。

      自己要能獨立思考當然也是關鍵,法國乳製品第一線的生產者,農民幾乎沒有利潤、抗爭越來越劇烈,財團,政客,利益糾葛看不清方向,對乳製品有深遠影響......,超市料理包,冷凍的熟食也有非常多的問題 (還不到食安有漏洞),什麼樣的標示可以真正放心,生產端的利潤該怎麼樣被保護、海鮮,有時間或是資訊到漁港直接買最新鮮的漁貨嗎?如果要包水餃,知道是哪部份的絞肉嗎?接下來,他們對中華料理認知不多,結果回過頭來,自己對台灣料理、中華美食也是一知半解,怎麼交流呢,又怎知兩個不同地區,有很多東西令雙方驚奇的相似呢 ?

      沒有自己動手做的經驗,沒有自己的味覺記憶、加上語言隔閡,想真的懂行,不容易滴 !拿拍食物照片,寫炫耀文的時間,想想真正的旅行是為什麼?走馬看花還是深入體會,內化成自己豐富的遊歷還是自嗨有多少人按讚 ?隨波逐流是否一定是現在滑手機年代自我充實的最浅薄方式呢?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bio250&aid=11082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