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2 00:03:11瀏覽580|回應0|推薦2 | |
身體中的水 我們人的身體水分占了70%,除了我們就常看到的骨頭之外,其他幾乎都是水撐起來的,所以,當我們看到非洲難民的時候,在又餓又渴的情況下,幾乎都是瘦到骨瘦如柴,好像身體是只有骨頭與水構成的,也可以說我們人體幾乎是除了骨架之外,就好像水球一樣,是用水灌起來的,少了水很難想像人要怎麼活。但是,仔細思考探究之下,才發現我們又對身體以外的水了解多少,更不用說是對於在我們身體中水瞭解?我們是否常常因為事物或者知識太容易取得,往往忽略了「水」存在根本的意義,更甚至忘了「它」的存在。而我,因為之前工作的關係,跟水結了不解之緣,更因為對環保議題的高度關切,所以對水這個天地元素,存著近乎盲從的心裡。因為我之前的工作,就與廢水處理有深切的關係,所以幾乎天天就是跟水生活在一起,而在廢水處理的天地中,水幾乎主宰了一切的成敗,沒有水是萬萬不能;而我又對環保相關議題,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心與睡閱讀,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天地萬物的變化,確實受水三態的深刻影響,想著想著,單單只是一個天地元素而已,卻能夠有如此大手筆的變化與牽連,真得只能感嘆造物者的神奇,將「水」這個元素的特性發揮地淋漓盡致,亦可以說,再一次印證大道寄於顯微之中,讓身處於於其中人幾乎感不到「它」的存在,卻又知道沒有「它」卻萬萬不能。 而我之前有對水的存在這世界的三態有作過一些較為深入的研究與探討,但在探討研究中,才發現這方面的知識是非常有限,因為這方面的資料實在太少了,我只能想成因為太基本,所以大家都把「它」視為理所當然的當然存在,因此就很少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所以理所當然地就很少這方面的參考資料。再者,我之前亦讀過一些有關「氫氧發電」的文章,知道若用氫氧發電的話,化學反應之後,不但會發生精純的能量,但是最終的生成物卻還是水,讓我對水這個元素的存在感到敬畏,益發地瞭解到水存在於世界中的三種型態,是有其固定性、不可變動性,也就是說若要用人力去改變水的三態變化,至少依據目前的科學技術,還沒有一個很好,符合經濟的方法可以採用,雖然網路上有人似乎是發明了水動力車(氫氧動力車),但似乎都沒有量產的可能。 再者,針對生態領域來說,水幾乎是神聖的,老子亦云:上善若水。藉由水,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但是更令人可敬的是水對地球有如此大的貢獻,但是「它」幾乎遵循著質量不變定律一般,藉由三態,轉換無盡的能量,更藉由三態的變化,滋養了萬物,成就了地球的大氣循環,沒有水,地球不再像地球,我們生存的地球,就不是蔚藍(水的反射)的星球,更加地不可能孕育出如此多樣的生態系。 但在此篇中,我的論述主要是冀望藉由對水的淺薄瞭解,來解釋發生在我們身體裡面的微妙變化,因為如果我們無法去瞭解身體中70%的物質,那我們要去瞭解這個身體,甚至更知道如何去善用它,似乎是緣木求魚,終不可得。所以對於水,我決定就先從水的三態來進行討論! 在身體中,水在身體當中應該只能存在兩種型態(液態、氣態),也就是沒有固態(冰)的存在的可能性,當然原因非常地簡單,因為固態的變化,相信大家都應該已經猜到了,因為水三態變化的臨界點幾乎不可能改變的,只要溫度低到4℃,水就開始結冰,型態由液態轉變成固態;而我們人類,只要是活著,身體中根本就沒辦法存在著固態冰的可能性,除非像新科技中的急凍人。所以,在這裡就不用討論了,如果能夠常處固態冰的狀況下還能夠活著的,我覺得大概只存在於科幻片中的超人吧!那在開始探討之前,我想先提出來說的是,我們若要瞭解我們身體中的水,不是只是靜態地瞭解水的狀態,而是應該採取『循環觀點』來理解,也就是動態觀點,應該是較為全面的,我們要挑論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動態的,而並不像西醫中的人體科學,是解剖的,是靜態的。 而來區分身體中的水循環的物理原理,是根據虹吸的原理來作區分的,會採這樣的區分,是因為我對廢水系統的瞭解,再者,我更希望藉由較貼近我們身邊的東西來說明,是不是能夠更讓人瞭解複雜的人體生理循環。 所以,最重要的一點,一開始我就將人體內的分界點就是胸腔以下的橫隔膜,以上是胸腔,以下是腹腔,我視身體本體的空腔為氣動閥組,也就是上至鼻子、氣道、肺部,當然也包刮了心臟,處於胸腔的所以有器官都可包括在內,但是還我是得先把消化系統排除在討論之外,免得越講越不模糊、越講越複雜。 橫隔膜以下的,大體來說就是腹腔,以上就是胸腔,其餘的就是頭與四肢,而頭與四肢的部份在這裡先排除挑論之列。這是最大概的區分,如此區分,雖是很粗略,但是針對我下面所希望表達的概念卻是一種非常的重要方式。 因為我認為若將身體的汽水循環用這種兩分法是非常有助於說明以下的概念。這概念起於我對於氣動泵浦的瞭解,我先大概敘述一下,氣動泵浦故名之意就是利用加壓空氣去驅動泵浦的橡膠膜,進而造成虹吸的作用,但是在操作時卻有若干的細節需注意到,在驅動時所提供的加壓空氣必須乾淨少水,再來在要傳輸的液體中不能有太多的空氣進入,否則就會破壞虹吸作用。 用這個觀念用於身體的汽水循環於是導出如下的假設:
再來,根據上訴這幾個前提假設,進而導出了在我們人體中真正汽水分離的器官,那就是皮膚(而非腎臟,也是因為它本身一存在於腹腔,沒法直接與外界直接接觸),藉由毛系統控制,來達到汽水分離的效果,並且不管血液轉到身體哪一個部位,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汽水分離功能。看官或許會納悶為何我會這麼重視這「汽水分離」,因為我非常肯定的告訴你,如果汽水分離這個機制沒做好,氣動泵浦就可能動著動著,就會發生虹吸作用失效,進而造成氣動閥空打,雖然不至於就此壞掉,但我想到的是,我們的心臟若就是那個氣動閥,那結果就不一樣囉!想要我們心臟不做白功,汽水分離是那麼的重要,甚至是必須的。也就是說想要心臟輕輕鬆鬆的工作,那汽水分離的功夫一定要做的很足夠,常能讓心臟雖然跳得跟別人一樣多下,但是卻常保持最佳的狀態。 這也讓我覺得我們常在講得人體太潮濕,所以要去服用一些去潮解熱的紅豆湯或著中藥,好像這是有著一點的關聯存在。如果用汽水分離這概念來釐清,那就是說紅豆湯或藥補,不外乎就是要降低血液中的游離水,並進而強化皮膚毛細孔的排氣效果。 但我想,若是這樣的話,最重要的還是保持皮膚系統中毛細孔的功能正常,甚至去曬曬太陽,去做一些運動,流流汗才是最根本知道。而也是因為這種想法,才讓我想到我們之前常說得有氧運動或朝陽氣甚至氣功界常講的皮膚會呼吸,是不是可以用汽水循環來解釋,是乎更合理,更令人能夠瞭解。 我先來說說:曬曬太陽。相信大家都有晒衣服的經驗吧!沒有什麼東西比太陽的威力,更加能讓我們洗好的衣服一下就乾了。再者,如果家中濕氣太重,只要天氣好,把窗戶打開,讓太陽射進家裡,那家裡那份濕氣與霉氣至然一掃而空,還有什麼除濕機的效果會比太陽好了。 再來說,皮膚呼吸,這就更好理解了,如果我們皮膚的毛細孔全開,能讓汽水分離的功能達到百分之百,那可想而知,一出自然一入,水蒸氣從我們的身體被排出去了,那氧氣就更加容易進入我們的身體,自然心臟就感覺輕鬆的多,工作起來當然就是輕鬆愉快囉! 而有養運動就更簡單解釋了,我們做運動不要在增加心臟的負擔,就是盡量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再者,如何可以讓毛細孔全開,水蒸氣大量排出,那就是全身的流汗囉!所以才說做什麼運動都好,只要持續30分鐘以上,就是好的有氧運動,這點,我非常贊成,因為從汽水分離的角度來思考,那全身都流汗,代表著就是全身的毛細孔都經過汗水與水蒸氣的沖洗,理當整個管路乾乾淨淨,那當然汽水分離的功能在30分鐘之後,等於就是火力全開,如此,不但整個皮膚酥酥麻嘛的,整個人更是煥然一新,因為心臟是處於工作的最輕狀態,而循環系統是處於最順暢的狀態,難怪,人家說常做有氧運動,人可以常保年輕,我想這也是當然的,皮膚酥酥麻麻的,皮膚也年輕幾分,而心臟又工作愉快,當然人也可以活的更久。 而用我這觀點來解釋朝陽氣,不外乎就是利用太陽出來時,那去除大地水汽的功能,所以挑早上太陽出來,面對著太陽去鍊氣功,那樣子去除身體的水汽效果是最好的,並且由於一晚的休息,身體的機能處於最佳的狀態時,汽水分離的效果一定不錯,並且人由於一早神清氣爽,更能體悟出皮膚的呼吸,進而更加享受這種感覺。當你一習慣這種皮膚的呼吸感,你一定會深深地為此著迷,更進一步地督促自己一定要挑這時候出來運動,難怪有些人鍊朝陽氣練得不錯,身體越鍊越好,我想這也是有把握到汽水分離的精髓。 想著想著,真的能感到造物者的神奇,寓大道於顯微,是不是我們不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往往只知其所一二,不知其所以然。當然,上述的講法是我個人的體悟,對或不對,還是需要各位看官細細體會囉!畢竟我只是想開個頭,至於想憑一人之力,想去感悟天地,無異如浮游撼樹之不可得。所以,藉興之所至,有感而發而已矣! 第三篇寫作日期:2011/3/21 23:57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