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0 23:35:13瀏覽232|回應0|推薦1 | |
接續文章[周易上經~蒙] 周易上經~需 需者須也。有所待也。理勢不得不須者。以卦象論。水在天上。未遽下于地。必待陰陽之交薰蒸而後成需之象也。以卦德論。乾性主于必進。乃處坎陷之下。未肯遽進。需之義也。《序卦》:「蒙者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需者,飲食之道也。養物以飲食。所以次蒙。」 需~ 有孚(ㄈㄨˊ)。光想貞吉。利涉大川。(注釋一)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ㄈㄨˊ)。光享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注釋二) 象曰。雲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注釋三) 初九。需于郊。利用恆。無咎(注釋四)。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無咎。未失常也(注釋五)。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注釋六)。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注釋七)。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注釋八)。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注釋九)。六四需于血。出自穴(注釋十)。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注釋十一)。九五需于酒食。貞吉(注釋十二)。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注釋十三)。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注釋十四)。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注釋十五)。 -------------------------------------------------------------------
注釋一:需雖有所待。乃我所當待也。非不當待而待也。孚者信之在中者也。坎體誠信。克實於中。孚之象也。光者此心光明。不為私欲所蔽也。中爻離。光明之象也。亨者此心亨泰。不為私欲所窒也。坎為通。亨通之象也。貞者事之正也。八卦正。位坎在五陽剛中正。為需之主。正之象也。皆指五也。坎水在前。能健臨之。乾知險,涉大川之象也。又中爻兌綜巽。坎水在前。巽木臨之。亦涉大川之象。詳見頤卦上九。孚貞者。盡所需之道。光享吉利者。得所需之效。需若無實。必無光享之時。需若不正。豈有吉利之理。言事若有所待。而心能孚信。則光明而亨通。而事又出于其正。不行險以僥倖。則吉矣。故利涉大川。
注釋二:以卦德釋卦名。以卦綜釋卦辭。需者須也。理勢之所在。正欲其有所待也。故有需之義。險在前。不易于進。正當需之時也。以乾之剛健。毅然有守。不冒險以前進。故不陷于險。既不陷于險。則終能出其險。其義不至于困窮矣。所以名需。需訟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故《雜卦》曰:「需不進也。訟不親也。位天位以正中者。訟下卦之坎。往居需之上卦。九五又正而又中也。五為天位。因自訟之地位往居之。故曰位乎天位。如在訟下卦。止可言中。不可言正矣。正則外無偏倚。中則心無夾雜。所以有孚。光亨貞者。往有功。與漸蹇解三卦。彖辭往也功同。言訟下卦。往而居需上卦。九五正中。所以有利涉大川之功也。」
注釋三:樂音洛(ㄌㄨㄛˋ)。雲氣蒸而上升。必待陰陽和洽。然後成雨。故為需待之義。君子事之當需者。亦不容更有所為。惟內有孚。外守正。飲食以養其氣體而已。宴樂以娛其心志而已。此外別無所作為也。曰飲食宴樂者。乃居易俟命。涵養待時之象。非真必飲食宴樂也。
注釋四:郊者。曠達之地。未近于險之象。乾為郊。郊之象也。故同人小畜皆言郊。需于郊者。不冒險以前進也。恆者常也。安常守靜。以待時。不變所守之操也。利用恆無咎者。戒之也。言若無恆。猶有咎也。初九陽剛得正。未近于險乃不冒險以前進者。故有需郊之象。然需于始者。或不能需于終。故必義命自安。恆于郊而不變。乃其所利也。戒占者。能如此則無咎矣。
注釋五:難乃旦反。不犯難行者。超然達去。不冒犯險難以前進也。未失常者。不失需之當道也。需之常道。不過以義命自安。不冒險以前進而已。
注釋六:坎為水。水近則有沙。沙則近于險矣。漸進于險。雖未至于患害。已小有言矣。小言者。眾人見譏之言也。避世之士。知前有坎陷之險。責之以潔身。用事之士,知九二剛中之才。責之以拯溺也。中爻為兌口舌。小言之象也。終吉者。變爻離明。明哲保身。終不險于陷矣。二以陽剛之才。而居柔守中。蓋不冒險而進者。故有需于沙之象。占者如是。雖不免小有言。終得其吉也。
注釋七:水行朝宗曰衍。即水字。言水在中央也。沙在水邊。則近于險矣。雖近于險。而小有言。然以剛中處需。故不陷於險而以吉終也。
注釋八:泥逼於水。將陷于險矣。寇之地也。坎為盜在前。寇之象也。九三居健體之上。才位俱剛。進而不顧前邇于坎盜。故有需泥寇至之象。健體敬慎惕若。故占者不言凶。 注釋九:外謂外卦,災在外者。言災已切身。而在目前也。災在外而我逼之。是致寇自我也。敬慎不敗者。三得其正。乾乾惕若。敬而且慎。所以不敗于寇也。故占者不言凶。
參考資料:<來註易經圖解>,明來知德註,武陵出版社,頁179-182。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