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無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五)
2010/05/30 19:57:35瀏覽416|回應2|推薦3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盤。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 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 善哉。善哉。善男子。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 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及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盤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証大圓覺妙莊嚴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

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359&aid=408143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後半段~~
2010/05/31 22:52

瑩小潔:

我發現前半段都跟我想的一樣~~

後面的才有點不了解~~(現在已經了解嚕)

感恩妳唷^+++^~

曉玲 合十

如如淨行(f1359) 於 2010-06-01 16:02 回覆:

  不會啦!  有懂就好,下次你北上,再拿書借妳看!

                                                                      瑩潔合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似懂非懂
2010/05/31 00:06

看完~~

真的似懂非懂~~(怕我誤會其中涵義)呵呵^^

如如淨行(f1359) 於 2010-06-01 16:00 回覆: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

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翻譯

<如下摘自: 南懷瑾先生,<圓覺經略說>,老古文化出版社,P226-228>

           彌勒菩薩你應該知道,所有一切的眾生,不能得到大解脫,都是因為貪欲的緣故,墮落在生死輪迴之中。假如能夠斷除憎愛埋怨以及喜愛嗜好,以及斷除貪瞋癡,內心達到無分別的境界,自然就成佛了,一切修行的大原則就是去除煩惱障與所知障,然後還要有大善知識的明師指引(明師很難找,也很難辨認,誰是我們的明師呢?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明師,他的經教還在,學佛要以佛經為根據,直接向佛經求取正法),悟道之後,發大慈大悲菩薩之願,悟道成佛以後,依止大涅盤,在哪裡涅盤呢?就在世間,不垢不淨,畢竟清淨。不要以為成佛以後就不來了,而是<悲不入涅盤,智不住三有>,悲智雙運。十方諸大菩薩,都因為本身的大悲願力,再度來到五濁惡世度眾生,所以佛教的精神是積極入世救世救人的,而非消極的逃避現實。佛又再三吩咐,現在修行的人,以及未來末世的眾生們,如何修行呢?努力勤奮去斷除自己內心各種愛憎的觀念,自然大徹大悟,回歸清淨圓滿的大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