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學筆記十四、《傳忠錄 上》氣味篇十一
2021/10/14 04:01:56瀏覽831|回應1|推薦12

接續文章:

中醫學筆記十三、《傳忠錄上》論治篇---附華氏治法

 

   中醫學筆記十四、《傳忠錄 上》氣味篇十一

                     明・張景岳著

    藥物眾多,各一其性,宜否萬殊,難以盡識,用者不得其要,未免多誤。兼之《本草》所注,又皆概言其能,凡有一長,自難泯沒。惟是熟惟專主,熟惟兼能,熟為利於此而不利於彼,熟者宜於補而不宜攻

學者昧其真性,而惟按圖以索驥,所以用多不效,益見用藥之難矣。用藥之道無他也,惟在精氣味,識其陰陽,用藥味雖多,可得其要矣。

氣味之辨,則屬陽屬陰氣本乎天,氣有四:曰寒、熱、溫、涼是也。味本乎地,味有六,曰酸、苦、甘、辛、鹹、淡是也。溫熱天之陽寒涼天之陰也。辛甘淡者,地之陽酸苦鹹者,地之陰也。升而浮沉而降

                ,其,故能解表

                ,其,故能補中

                ,其,故可去實

                ,其,故可以治泄

                ,其性也,故可釐清

                ,其,故可導滯

                 純氣者,用其動而能行

                    用純味者,用其靜而能守

               有兼用者,和合之妙,貴乎相成

              君、臣相配者,宜否之機,最嫌相左

           既曰合宜,尤當知忌先避其害,後用其利

                     一味不投,眾善俱棄。

         故欲表散者需遠酸寒;欲降下者勿兼升散。

                陰旺者當知忌溫陽衰沉寒毋犯

                    上實忌升下實忌秘

                    上虛忌降下虛忌泄

               諸動者再動散,諸靜者再靜滅,                    

                  勿施於中滿,勿施於假熱,

                  勿施於熱躁,勿施於傷血。 

                  最能虛者少設

                  中還有陰象中復有陽訣

               使能陰陽,則藥理,豈難透徹。

         五味所入,《內經》曰:五味入胃,各歸所喜:

              故先入先入先入

                  先入先入

       久而增氣,物化之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傳忠錄 上》 (完)

                          --------------------  

 

參考資料來源補述(2021.10.30)

中醫學筆記資料補充至此先暫告一段落,後續的 《傳忠ˋ 中、下》後續興趣的朋友們可藉由如下資料中繼續延伸學習  :)

01.紙本參考書目 (詳見博客來書籍頁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101311

02.網路原文資料:

A.雲端中醫 (景岳全書 線上原文資料)https://cloudtcm.com/shu/651

B. 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掃描版本:《欽定四庫全書》本。本書共計64卷,拆分成40冊。*古籍紙本出處: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 (原書典藏自浙江大學圖書館)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5743&by_title=%E6%99%AF%E5%B2%B3%E5%85%A8%E6%9B%B8

C.維基百科: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5%82%B3%E5%BF%A0%E9%8C%84

 

03.線上學習中醫平台(早期曾在youtube收看過現在要到ewant育網平台)

#ewant育網開放教育平台(線上學習平台)https://www.ewant.org/admin/tool/mooccourse/allcourses.php?categoryid=0&filter=0&method=0&schoolid=0&search=%E4%B8%AD%E8%97%A5%E6%A6%82%E8%AB%96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359&aid=169420230

 回應文章

BJ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0/24 23:41

中醫很有意思

五味入胃~苦先入心

苦主瀉,勿施以假熱

受教此篇

如如淨行(f1359) 於 2021-10-28 23:54 回覆:
您好,

     謝謝您的來訪留言,"景岳全書(傳忠錄)"系列醫學筆記資料依據: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的2017年11月11刷版本),自己會盡量連同網路原文資料,加以核對確認再分享,算是閒暇之餘土法煉鋼地學習方式,期望這些原文資料有助於大家一起學習中醫養生保健之道! 分享與共!  :)

   《黃帝內經 (素問·至真要大論)》原文:「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入肺,鹹先人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天之由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譯:大凡五味入胃後吸收後,會各自依其氣味歸入所喜的臟腑:酸味(先入肝臟)、苦味(先入心臟)、甘味(先入脾臟)、辛(先入肺臟)、鹹(先入腎臟)。
   
    上述性味歸經(或說這五味歸經)之理,如同古云:藥食同源,主要透過食物或藥材本身的氣味屬性優先幫助人體哪個臟腑而發揮療效,而達扶助正氣、修護機體作用。另外,分享線上原文參考資料:

01. 雲端中醫 (景岳全書 線上原文資料):https://cloudtcm.com/shu/651
02. 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掃描版本:《欽定四庫全書》本。本書共計64卷,拆分成40冊。 *古籍版本出處: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 (原書典藏自浙江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