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學筆記九、《傳忠錄 上》明理、陰陽、六變辨、表證、裏證、虛實
2018/11/29 20:24:12瀏覽537|回應0|推薦0

接續文章 中醫學筆記(八)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part5

 

                             

                 引言     / 筆者 著


   人體中的十二經絡又稱正經十二條,涵蓋六陽經(手三陽、足三陽)、六陰經(手三陰、足三陰);不論是陽經、陰經涉及「井、熒、俞、經、合」五輸穴配合五行:陽經以金水木火土為序、陰經以木火土金水為序,故有「五行輸」之稱。

換言之,陰經的五行排列: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à井、熒、俞、經、合」,也就是穴通通是木、穴通通是火、俞穴通通都是土…,依此類推。陽經的五行排列:金水木火土分別對應à井、熒、俞、經、合」。的古字為月字旁:腧,通"輸"字,含有運輸的意思,讀音為「ㄕㄨ」,又或是「ㄩˊ」,兩者皆可。

陽經部分,還需注意其原穴位置。原穴是指原氣輸注,經過和留止于十二經脈四肢部穴,又稱為十二原,含有「本原、原氣」之意,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為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於腕踝關節附近。

陰經之原穴就是五輸穴中的俞穴同穴名、同部位,實為一穴,即所謂的:陰經之俞並於原。而陽經之原穴,則位於五俞穴中俞穴之後,即另置一原釐清以上道理,亦可方便運用於虛則補其母,實則洩其子等方式加以治療。

靈樞·九針十二原》

黃帝曰:願聞五藏六府所出之處。歧伯曰:五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府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所,所,所,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俞也。

01.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似水之源頭,為經氣所出

02.滎穴:分布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經氣似涓涓小溪(所流為)

03.俞穴:分布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後,似水流由小變大,經氣漸盛(所注為俞)

04.經穴:多位於前臂或脛部,似大江大河,經氣盛行(所行為經)

05.合穴:多位於肘膝關節附近,似江河,經氣充盛入合於臟腑(所入為合)

    故知五輸穴即是井、熒、俞、經、合的總稱,五輸穴即十二經絡分脈在於肘、膝關節以下,可以手不過肘、足不過膝」來記憶。換言之,經氣於人體四肢運行如水流一樣,從小到大,將此五穴按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意味經氣四肢運行的節點,故此十二條經脈各自有其五俞穴,計60穴位。

    此外,在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傳忠錄,亦從不同角度剖析十二經絡病理的驗證重點加以闡述,分享如下(篇長,將逐一分享):


 《傳忠錄》卷一 ()---明理篇、陰陽篇、六變、表證、裏證、虛實篇

                                  明・張景岳著

 明理(一)

 

萬事不能外乎理,而醫之於理為尤切。散之則理為萬象,會之則理歸一心。夫醫者,一心也;病者,萬象也。舉萬病之多,則醫道誠難,然而萬病之病,不過各得一病耳。譬之北極者,醫之一心也;萬星者,病之萬象也。欲以北極而對萬星,則不勝其對;以北極而對一星,則自有一線之直,彼此相照,何得有差?故醫之臨證,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對彼之一,既得一真,萬疑俱釋,豈不甚易?一也者,理而已矣。苟吾心之明理,則陰者自陰,陽者自陽,焉能相混?陰陽既明,則表與裏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明此六變,明此陰陽,則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是編也,列門為八,列方亦為八,蓋古有兵法之八門,予有醫家之八陣,一而八之,所以神變化;八而一之,所以逆淵源。故予于此錄,首言明理,以統陰陽諸論,詳中求備,用帥八門,夫兵係興亡,醫司性命,執中心學,孰先乎此?是即曰傳中可也,曰傳心亦可也。然傳中傳心,總無非為斯人斯世之謀耳,故復命為《傳忠錄》。

 

陰陽篇()

 

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謬,治焉有差?醫道雖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陰陽而已。故有陰陽、有陰陽、有陰陽。以證而言,則表為陽、裏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微者不能呼,陰微者不能吸;陽病則不能俯,陰病則不能仰。以而言,則浮、大、滑、數之類皆陽也;沉、微、細、澀之類皆陰也。以而言,則升散者為陽;斂降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此皆醫中之大法。至於陰中有復陽,陽中復有靜(),疑似之間,辨須的確,此而不識,極易差訛,是又最為緊要,然總不離於前之數者。但兩氣相兼,則此少彼多,其中便有變化,一皆以理測之,自有顯然可見者。若陽有餘而更施陽治,則陽愈熾而陰愈消;陽不足而更用陰方,則陰愈盛而陽斯減矣。設能明徹陰陽,則醫理雖玄,思過半矣。

 

道生陰陽,原同一氣。火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離也。何以見之?如水為陰,火為陽,象分冰炭。何謂同源?蓋火性本熱,使火中無水,其熱必極,熱極則亡陰,而萬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其寒必極,寒極則亡陽,而萬物寂減矣。此水火之氣,果可呼吸相離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陰元陽,所謂先天之元氣也。欲得先天,當思根柢。命門為受生之竅,為水火家,此即先天之北闕也。捨此他求,如涉海問津矣,學者宜識之。

 

 凡人之陰陽,但知以氣血、臟腑、寒熱為言,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則陽曰元陽、陰曰元陰。元陽者即無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機是也。性命係之,故亦曰元氣,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天癸是也,強弱係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氣者,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生氣通天,惟賴乎此。《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此之謂。今之人,多以後天勞欲戕及先天;今之醫,迹也,盛衰昭著,體認無難;無形者,神也,變幻倏忽,挽回非易。故《經》曰:「粗守形,上守神。」嗟乎!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與之共談斯道哉。

 

 天地陰陽之道,本貴和平,則氣令調而萬物生,此造化生成支理也。 然陽為生之本,陰實死之基,故道家曰:分陰未盡則不仙,分陽未盡則不死。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故凡欲保生重命者,尤當愛惜陽氣,此即以生以化元神,不可忽也。曩自劉河間出,以暑火立論,專用寒涼,伐此陽氣,其害已甚,賴東垣先生論脾胃之火必須溫養,然尚未能盡斥一偏之謬,而丹溪復出,又立陽虛火動之論,制補陰、大補等丸,俱以黃柏、知母為君,寒涼之弊又復盛行。夫先受其害者,既去而不返;後習而用者,執迷而不悟。嗟乎!法高一尺、魔高一丈,若二子者,謂非軒岐知魔乎?余深悼之,故直削於此,實冀夫盡洗積陋,以蘇生命之厄,誠不得不然也。觀者其諒之察之,勿以誹謗先輩為責也,幸甚!

 

 陰陽虛實。《經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經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此言表邪之實。 又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此言陽氣之虛也。仲景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又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此與經旨義相上下。

 

《經曰》: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根於陽,陽根於陰。凡病有不可不治者,當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各求其屬而衰之。如求汗於血,生氣於精,從陽引陰也;又如引火歸源,納氣歸腎,從陰引陽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義。(筆者注:腎屬水。雖坎為火而實則屬陰、離為水而則屬陽,故納氣歸腎、從陰引陽,須源自如引火歸源。)

 

  陰之病也,來亦緩而去亦緩;陽之病也,來亦速而去亦速。陽生於熱,熱則舒緩;陰生於寒,寒則拳急。寒邪中於,熱邪中於,飲食之邪中於

  考之《中藏經》曰:「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朝爭。蓋陽虛喜陽助,所以朝輕而暮重;陰虛喜陰助,所以朝重而暮輕,此言陰陽之虛也。若實邪之候,則與此相反。

凡陽邪盛者,必朝輕暮重。陰邪盛者,必朝輕而暮重。此陽逢陽王,陰得陰強也。其有或晝或夜,時作時止,不時而動者,以正氣不能主持,則陰陽盛負,交相錯亂,當以培養正氣為主,則陰陽將自和矣。但或水或火,宜因虛實以求之。

 

六變辯()

 

六變,表裏寒熱虛實也。是即醫中之關鍵,明此六者,萬病皆指諸掌矣。以表裏言之,則風寒暑濕火燥,感於外者是也;以裏言之,則七情、勞欲、飲食商於內者是也。寒者陽之類也,或為內寒,或為外寒,寒者多虛。

 

熱者陽之類也,或為內熱,或為外熱,熱者多實。虛者,正氣不足也,內出之病多不足;實者,邪氣有餘也,外入之病多有餘,六者之詳,條列如下。

 

表證篇()

 表證者,邪氣自外而入者也。凡風、寒、暑、濕、火、燥氣有不正,皆是也。《經》曰:「清風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熱氣大來,火之勝也,受邪,肺病生焉;寒氣大來,水之勝也,受邪,心病生焉;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受邪,脾病生焉。」

 

又曰:「傷於寒,春必病溫。傷於風,生飧泄。傷於暑,秋必痎瘧。傷於濕,冬生咳嗽。」

 

又曰:「風從其衝後來者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凡此之類,皆言外來之邪,但邪有陰陽之辨,而所傷亦自不同。」蓋邪雖有六,化止陰陽。陽邪化熱,熱則傷氣,陰邪化寒,

傷氣者,氣通於鼻,鼻通於臟,故凡外受暑熱而病有發於中者,以傷氣也;傷形者,淺則皮毛、深則經絡,故凡外受風寒而病為身熱痛者,以寒邪傷形也。

 

《經》曰:「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ㄐㄩㄥˇ)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此六氣陰陽之辨也,然六邪之感於外者,又惟風寒為最,蓋風為百病之長,寒為殺厲之氣。

人身內有臟腑、外有經絡,凡邪氣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乃入於孫絡;留而不去,乃入於絡脈;留而不去,乃入於經脈,然後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氣自外而內之次也。

然邪氣在表,必有表證,既見表證,則不可功裏,若誤攻之。非惟無涉,且恐裏虛則邪氣乘虛愈陷也。表證既明,則裏證可因而解矣。故表證之辨,不可不為之先察。

 

◎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裏,經絡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脈。以十二經脈分陰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裏。以十二經脈分手足,則足經之脈長而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經之脈短而且近,皆出入於足經之間,故凡診傷寒外感者,則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


然而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而三陽之經,則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以其脈行於背,背為陽也。陽明為陽中之裏,以其脈行於腹,腹為陰也。少陽為半表半裏,以其脈行於側,三陽傳遍而漸入三陰也。

故凡欲察表證者,但當前後左右,而以足三陽經為主。然三陽之中,則又惟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外為周身之綱維,內連五臟六腑之肓腧,此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也。故凡風寒之傷人,必多自太陽經始

 

◎足三陰之經皆自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然三陰主裏,而凡風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分也。若不由陽經逕入三陰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臟矣。故陰經無可據之表證。

 

◎寒邪在表者,必身熱無汗,以邪閉皮毛也。

 

◎寒邪客於經絡,必身體疼痛,或拘急而痠者,以邪氣亂營氣,血脈不利也。

 

◎寒邪在而頭痛者,有四經焉。足太陽脈挾於頭頂,足陽明脈上至頭維,足少陽脈上行兩角,足厥陰脈上會於巔,皆能為頭痛也。故惟太陰,少陰皆無頭痛之證

 

◎寒邪在表多惡寒者,蓋傷於此者必惡此,所謂傷食惡食,傷寒惡寒也。

 

◎邪氣在表,脈必緊數者,營氣為邪所亂也。

 

◎太陽經脈起自內眥,上頂巔,下項,挾脊行腰膕,故邪在太陽者,必惡寒發熱而兼頭項痛,腰脊強,或膝腨痠疼也。

 

◎陽明經脈起自目下,循面鼻,行胸腹,故邪在陽明者,必發熱微惡寒,而兼目痛鼻乾不眠也。

 

◎少陽為半表半裏之經,其脈繞耳前後,由肩井下脇肋,故邪在陽者,必發熱而兼耳聾脇痛,口苦而嘔,或往來寒熱也。以上皆三陽之表證,但見表證,則不可攻裏。或發表,或微解,或溫散,或涼散,或溫中托裏而為不散之散,或補陰助陰而為雲蒸雨化之散。鳴呼!意有在而言難盡也,惟慧者之心悟之。

 

◎表證之脈,仲景: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脈經》註曰:風為陽,寒為陰,衛為陽,營為陰;風則傷陽,寒則傷陰,各從其類而傷也。故衛得風則熱,營得寒則痛,營衛俱病,故致骨節煩疼,當發汗解表而愈。

 

◎浮脈本為屬表,此固然也,然有邪寒初感之甚者,拘束衛氣,脈不能達,則必沉而兼緊,此但當以發熱身痛等表證參合而察之,自可辨也。又若血虛動血者,脈必浮大。陰虛水虧者,脈必浮大。內火熾盛者,脈必浮大。關陰格陽者,脈必浮大。若此者,俱不可一概以浮為表論,必當以形氣病氣有無外證參酌之。若本非表證,而誤認為表,則殺人於反掌之間矣。

 

◎外感寒邪,脈大者必病進,以邪氣日盛也。然必大而兼緊,方為病進,若先小而後大,及漸大漸緩者,此以陰轉陽,為胃氣漸至將解之兆也。

 

◎寒邪未解,脈息緊而無力者,無愈期也。何也?蓋緊者,邪氣也,力者,元氣也,緊而無力,則邪氣有餘而元氣不足也。元氣不足,何以逐邪?臨此證者,必能使元陽漸充,則脈漸有力,自小而大,自虛而實,漸至洪滑,則陽氣漸達,表將解矣。若日見無力,而緊數日進,則危亡之兆也。

◎病必自表而入者,方得謂之表證,若由內以及外,便非表證矣。經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治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此內外先後之不可不知也。

 

◎傷風,中風,雖皆有風之名,不可均作表證。蓋傷風之病,風自外入者也,可散之溫之而已,此表證也。中風之病,雖形證似風,實由內傷所致,本無外邪,故不可以表證論治,法具本條。

◎發熱之類,本為火證,但當分辨表裏。凡邪氣在表發熱者,表熱而裏無熱也,此因寒邪,治宜解散。邪氣在裏發熱者,必裏熱先甚而後及於表也,此是火證,治宜清涼。凡此內外,皆可以邪熱論也。若陰虛水虧而為骨蒸夜熱者,此虛熱也,又不可以邪熱為例,惟壯水滋陰可以治之。

 

◎濕燥二氣,雖亦外邪之類,但濕有陰陽,燥亦有陰陽。濕從陰者為寒濕,濕從陽者為濕熱。燥從陽者因於火,燥從陰者發於寒。熱則傷陰,必連於臟。寒則傷陽,必連於經。此所以濕燥皆有表裏,必須辨明而治之。

 

◎濕證之辨,當辨表裏。經曰:因於濕,首如裹。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若道路衝風冒雨,或動作辛苦之人,汗濕沾衣,此皆濕從外入者也。若嗜好酒漿生冷,以致泄瀉,黃疸,腫脹之類,此濕從內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從汗解,在下在裏者,宜分利之。濕熱宜清宜利寒濕宜補脾溫腎


◎燥證之辨,亦有表裏。經曰: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此中風之屬也。蓋燥勝則陰虛,陰虛則血少,所以或為牽引,或為拘急,或為皮腠風消,或為臟腑乾結,此燥從陽化,營氣不足,而傷乎內者也,治當以養營補陰為主。若秋令太過,金氣勝而風從之,則肺先受病,此傷風之屬也。蓋風寒外束,氣應皮毛,故或為身熱無汗,或為欬嗽喘滿,或鼻塞聲啞,或咽喉乾燥,此燥以陰生,衛氣受邪,而傷乎表者也,治當以輕揚溫散之劑,煖肺去寒為主。

裏證篇() 

                                                   

裏證者,病之在也。凡自內生,則或因七情,或因勞倦,或因飲食所傷,或為酒色所困,皆為證。以此言之,實屬易見。第於內傷外感之間,疑似之際,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裏,乃致大害,故當詳辨也。 

身雖微熱,而濈濈汗出不止,及無身體痠疼拘急,而脈不緊數者,此熱非在表也。

    

    ◎證似外感,不惡寒、反惡熱,而絕無表證者,此熱盛於內也。

   

    ◎凡病表證,而小便清利者,知邪未入裏也。

    

    ◎表證已具,而飲食如故,胸腹無礙者,病不及裏也;若見嘔惡口

心胸滿悶不食,乃表邪傳至胸中,漸入於裏也;若煩躁不眠,乾語,

腹痛自利等證,皆邪入於裏也;若腹脹喘滿,大便結硬,潮熱斑黃,脈滑而

實者,此正陽明胃腑裏實之證,可下之也。

   

    七情內傷,過於者,傷心而氣散、心氣散者,收之養之

           過於者,傷肝而氣逆,肝氣逆者,平之抑之
           過於者,傷脾而氣結,脾氣結者,溫之豁之

           過於者,傷肺而氣沉,肺氣沉者,舒之舉之
           過於者,傷腎而氣怯,腎氣怯者,安之壯之


    飲食內傷,氣滯而積者,脾之實也,宜消之逐之;不能運化者,脾之

也,宜暖之助之


      ◎酒濕傷陰,熱而煩滿者,濕熱也,清之泄之酒濕傷陽,腹痛瀉利

嘔惡者,寒濕之病也,溫之補之

     

     ◎勞倦傷脾者,主四肢也,須補其中氣。


     ◎色欲傷腎而陽虛無火者,兼培其氣血、陰虛有火者,純補其真陰。

     

     ◎痰飲為患者,必有所本,求所來,方至治。但若治標,非良法也。

具本條。五臟受傷,本不易辨,但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肝病目不能視而色

心病舌不能言而色脾病口不知味而色肺病鼻不能聞香臭

而色耳不能聽而色黑。


虛實篇()

虛實者,有餘不足也。有表、裏之虛實,有氣、血之虛實,有臟、腑之於虛實,有陰、陽之虛實。 

外入之病有餘內出之病不足言:『邪氣實則當瀉』;言:『正氣虛則當補』。

凡欲虛實者,為欲知根本之何如,攻補之宜否耳。夫疾病之實,固可為慮,而元氣之虛,慮而甚焉。 

故凡診病者,必當元氣為主,而後求疾病,實而誤補,隨可解救;虛而誤攻,不可生矣

然總之虛實之要,莫逃乎。如脈之真有力真有神者,方是真實證;脈之似有力似有神者,便是假實證脈之無力無神,以至全無力全無神者哉?臨證者萬毋忽此

表實者,或為發熱、或為身痛,或為惡熱掀衣,或為惡寒鼓慄。束於表者無汗、火盛於表者有瘍。走注而紅痛者,知營衛之有熱;拘急而酸疼者,知經絡之有寒。

裏實者,或為,或為,或為,或為滿,或懊憹不寧,或躁煩不眠,或氣血積聚,結滯腹中不散,或寒邪熱毒深留臟腑之間。

陽實者為多熱惡熱陰實者痛結而寒氣實者氣必喘促聲色壯厲血實必凝聚而且痛且堅

心實者多火多笑肝實者兩脇少腹有疼痛,且復多怒脾實者,為脹滿氣閉,或為身重肺實者,多上焦氣逆,或為咳喘腎實者,多下焦壅閉,或,或熱見於二便

表虛者或為汗多,或為肉戰,或為祛寒,或為目暗羞明,或為耳聾眩運,或肢體多見麻木,或舉動不勝勞煩,或為毛槁而肌肉削,或為顏色憔悴神氣索然

裏虛者,為心怯心跳,為驚惶,為神魂不寧,為津液不足。或為飢不能食,或為渴不喜冷,或畏張目而視,或聞人聲而上虛飲食不能運化,或多噁惡氣虛中滿下虛二陰不能流利,或便尿失禁肛門脫出,而泄瀉遺精。在婦人則為血枯經閉,及墮胎崩淋帶濁等證。

陽虛者,火虛也,為神氣不足,為眼黑頭眩,或多寒而畏寒陰虛者,水虧也,為亡血失血,為戴陽,為骨蒸勞熱氣虛者,聲音微氣短血虛肌膚乾澀筋脈拘攣

心虛者,陽虛多悲。肝虛,目(目荒) (目荒無所見,或陰縮筋攣善恐脾虛者,為四肢不用,或飲食不化腹多痞滿善憂肺虛者,少氣息微,而皮毛燥澀腎虛者,或為二陰不通,或為兩便失禁,或多遺泄,或脊不可俯仰,而骨酸痿厥

諸痛之可按者為拒按者為

脹滿虛實。仲景曰:腹滿不減,不足言,當之。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不足言者,以中滿之甚,無時或減,此實脹,故當下之。腹滿時減者,以腹中本無實邪,所以有時或減,既減而腹滿如故者,以脾氣虛寒而然,所以當與溫藥兼言也。 

《內經》諸篇皆惓惓以神氣為言。夫神氣者,元氣也。元氣完固,則精神昌盛,無待言也。若元氣微虛,則神氣微去元氣大虛,則神氣全去神去機息矣,可不畏哉? 《脈要精微論》曰: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長短。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氣奪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此神明之亂。倉稟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臟者,身之強也。

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將壞矣。

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者,腳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骨將憊矣。

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得強則生,失強則死。此《內經》之言虛證也,當察其意

虛者宜補,實者宜瀉,此易知也。而不知實中復有虛虛中復有實,故每以至虛之病,反見盛勢大實之病,反有羸狀,此不可不辯也。

如病起七情,或饑飽勞倦,或酒色所傷,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則每多身熱便閉,戴陽脹滿,虛狂假斑等證,有餘之病,而其因實由不足,醫不察因,從而瀉之,必枉死矣。又如外感之邪未除,而留伏於經絡,食飲之滯不消,而積聚於臟腑,或鬱結逆氣有不可散,或頑痰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致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還當治本。若誤用補,必益其病。此所謂無實實,無虛虛,損不足而溢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

附】華元化《虛實大要論》曰: 

病有臟虛臟實,腑虛腑實,上虛上實、下虛下實,狀各不同,宜深消息。腸嗚氣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無時,皮毛憔悴,肌肉皺皴,耳目昏塞,語聲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臟之虛

診其脈,舉指而滑,按之而微,何部,以也。又按之沉、小、微、弱、短、澀、軟、濡,俱為臟虛。

飲食過多,大小便難,胸膈滿悶,肢節疼痛,身體沉重,頭目悶眩,唇口腫脹,咽喉閉塞,腸中氣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熱,瘡疽並起,悲喜時來,或自痿弱,或自高強,氣不舒暢、血不流通,此臟之實也。

診其脈,舉按俱盛者,實也。又長、浮、數、疾、洪、緊、弦、大,俱曰實也。何經,而也。頭疼目赤,皮熱骨寒,手足舒緩,血氣壅塞,丹瘤更生,咽喉腫痛,輕按之痛,重按之快,食飲如故,曰腑之實也

診其脈,浮而實大者是也。皮膚搔癢,肌肉(月真)脹,食飲不化,大便滑而不止,診其脈,輕手按之得滑,重手按之得平,此乃腑虛也何經,而也。

胸膈痞滿,頭目碎痛,飲食不下,腦項昏重,咽喉不利,涕唾稠粘,診其脈,左右寸口,沉、結、實大者,上實也;頰赤心忪,舉動顫慄,語聲嘶嗄,唇焦口乾,喘乏無力,面少顏色,頤頷脹滿,診其左右寸,脈弱而微者,上虛也。

大小便難,飲食如故,腰腳沉重(當作酸重),臍腹疼痛,診其左右尺中脈伏而澀者,下實也。大小便難,飲食進退,腰腳沉重,如坐水中,行步艱難,氣上奔衝,夢寐危險,診其左右尺中脈滑而澀者,下虛也。病患脈微、澀、短、小,俱屬下虛也。


本篇虛實證有未盡者,俱詳載虛損門,當互察之。


                                                                            未完待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359&aid=12063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