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舊時事與老牌作家
2008/05/31 01:18:31瀏覽489|回應4|推薦13
這是三四十年前報紙上專欄的一篇短文,與前兩天的一則花邊新聞有對照的效果。

長短皆暴

時屆冬令,教育界斷斷續續閙了一陣子的迷你風波,在寒流冷風中,已呈不淘自汰之勢。除了在一些歌舞表演上仍可見到迷你裝束外,一般女子,還是玉體的珍護遠較玉腿的暴露要緊。

抗戰勝利後女子長褲流行(以前在大陸,再冷的天,小女子仍只能穿學校規定的制裙或旗袍,大女子只有長棉襖長襪子),近年來每至冬季,更是有女皆褲,大腿的耐寒力似越來越退化矣。

省議員在議會上質詢,認爲現在社會上迷你成風,學校難免,引起各方激烈辯論,教育廳最好邀請專家研討,商定教師及學生穿迷你裙的適當長度。教育廳長則答以行政機關不宜干涉女教師穿迷你裙;如予干涉,與尊師重道的原則有違,只能訴諸良知,自定長短;如在校外穿著,則應享有這方面的自由。

議員似不以此為滿意,又將箭頭指往女人的冬季裝束上,説是女人冬天穿緊身長褲,其暴露性感又過於穿迷你裙,亦應重視。

這就更難矣哉!

不過這一點也不能怪議員先生的眼光太敏銳,身為女人的我,有時也不免有同感。從前女人的長褲,大多是棉毛厚料,又時興做得寬寬大大;後來合成纖維崛起,龍類質料便較軟薄,而褲式又逐漸講究貼身靈俏,不復喜歡那種寬大的笨拙土氣相;近年來原子褲日益普遍廉價,質料薄又顔色淺的,如果穿著者不太窈窕卻偏像灌香腸那樣硬撐飽塞的,穿出來真是跟船貼身的衛生褲差不多,的確呈現出另一番性感。只是迷你風當局既不便干涉,香腸風似乎更不便講話。看樣子若真又引起辯論的話,結果大概仍是唯有訴諸個人良知。

其實以長褲的性感毛病來説,專說女人也似乎不夠公平。市面上一些男人的緊身牛仔褲,仿老美阿兵哥的短腰綳臀褲,還不是人大褲子小,好不難看!他如歌舞臺上舞男的緊身褲乃至夏季不倫不類的游泳褲,須要提醒訴諸良知的情況也不少。只是男人批評女人,大多顯得名正言順;女人若也在這些方面批評男人,則不免像是臉皮忒厚了。

-------------------------------------------

中國時報 2008.05.30 
裙子太短 BBC女主播惹人嫌
黃建育/綜合報導

 美麗動人的BBC(英國廣播公司)《晚間新聞》(Newsnight)女主播科絲蒂.沃爾克穿著一襲短洋裝在坎城影展期間做現場報導,結果因為裙子太短,招來觀眾強烈抨擊。

 上周五,在從法國蔚藍海岸播出的該節目短評(Newsnight Review)中,這位現年53歲、育有兩個小孩的媽媽坐在椅子上品評影展,她身著黑色洋裝,下擺則高於膝蓋好幾英寸,大剌剌地展示兩條腿。

 沃爾克的穿著,引發了一位觀眾的批判,說那件洋裝「對她的年齡而言,太短了。」這位觀眾繼續在網路上說:「何況,旁邊還有一個年齡比較輕的女性,她的穿著就合宜多了。」

 還有口氣更兇的觀眾說:「節目乾脆停掉算了。形式千篇一律,不然就太陳腐。每星期都是那幾張老面孔。」

 去年,BBC另一位女主播愛茉莉.麥地莉絲也因為裙子太短而遭抨擊。

 在BBC1的《十點新聞》預告片中,這位37歲的金髮女郎坐在圓形播報桌桌沿,兩隻腳懸空交叉。結果,她的小腿雖然曲線玲瓏,卻引來30幾位觀眾的痛罵,說她「放縱」、舉止「完全不適宜」。
( 興趣嗜好收藏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lingwuliu77&aid=1916509

 回應文章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Weird
2008/06/05 00:38
“只是男人批評女人,大多顯得名正言順;女人若也在這些方面批評男人,則不免像
是臉皮忒厚了”﹐ 怪怪﹐ 仔細想來真的是如此﹐ 男女真不知何時才能平等??????

吉祥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徘徊在十字路口
2008/06/01 10:46

好像英國人的價值觀還停留在傳統與前衛的掙扎中﹐一方過于保守衛道﹐一方面卻過于狂狷 。 。( 看那些稀奇古怪打扮的年輕一代 便知 )

linju的“新瓶裝舊酒”(erlingwuliu77) 於 2008-06-04 05:21 回覆:
近年來西方某些國家,有趨於保守的風氣,也許這就是爲什麽會有這則報道出現的原因吧。

西岸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憑添回憶
2008/05/31 08:07

哇  原子褲  我幾乎忘了有這個名詞  

 

linju的“新瓶裝舊酒”(erlingwuliu77) 於 2008-06-04 05:23 回覆:
我好像只記得原子筆。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各有觀點
2008/05/31 06:28

只要新聞播報得宜,如何穿著不是重點。

現在網路發答,大家發表意見空間多了,相對的禮貌退步了,動則痛伐,這樣充滿敵意的互動式網路世界有點令人失望。

不過,有些時候,觀眾才是意見領袖,可以促成社會更健康的發展。

linju的“新瓶裝舊酒”(erlingwuliu77) 於 2008-06-04 05:31 回覆:
所謂的一樣米養百種人,如何皆大歡喜是門大學問!
我想只好對那類不友善的表述視而不見吧,雪人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