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談法律、政治與道德的分際
2013/11/08 08:00:00瀏覽935|回應0|推薦13

島主高舉大是大非的道德大旗,彷若圓桌武士勤王一般,向著王金平所代表的黑暗勢力宣戰。然而這樣的高標道德訴求,出乎意料之外的得不到民意的支持。這從TVBS上個月所做11%的民意調查,已經清楚的說明了一切。有人說是媒體集體反馬所致。這其實是倒因為果,它是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所造成的結果。

 

我經常說政治、法律與道德是不同的。這次馬高舉大是大非的道德旗幟砍王,就是將原本應屬法律範疇的案子,無限政治上綱。需知以總統身份,不宜輕易觸碰法律,卻親自上場主持五次記者會鬥王,弄得好像人民公審大會般的恐怖氛圍。人民發現馬的高舉道德訴求,骨子裡其實只是惡劣的政治鬥爭。這遂使得人民產生反感。因為馬一連串嚴重干預司法的程序正義如越權違憲主導辦案、總長的越級洩密告狀、不當延伸及逾期的違法猛掛線監聽(甚至監聽國會)、趁王請假每天親自開記者會轟王、親自坐鎮考紀會監督、不給王20天期限的申辯機會等等,造成人民對馬的鬥爭過頭而引起全民公憤。

 

許多馬迷歷史縱深不夠,他們不知道一當法律政治化及政治道德化後,就非常容易產生類似希特勒、毛澤東型的人物,並因此造成巨大的災難。主要在道德是可以無限上綱,它是沒有邊的。需知道德是個人修身的德目,而治國則必須依賴法律

 

人們看到了國慶日馬的奇怪表演,就是大是大非居然與民主之恥握了五次手。馬迷們覺得如何呢?關說當然無恥,可是大喊別人無恥的人為何要與被自己痛罵無恥的人握五次手呢?是表示認同無恥嗎?或者自己做錯了呢?大是大非的高標道德可以唬爛嗎?所以燒了一個多月漫天大火的馬王政爭,本質上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權力鬥爭。

 

從馬虛偽的高舉道德砍王,最後弄得灰頭土臉。讓我們發現,道德拉得太高,最後轉不過來,就會像回力鏢一樣殺到自己。

 

馬今日若是天主教紅衣大主教,或佛光山住持,那麼高喊大是大非是合宜的。又或者回到歐洲中古時期的神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兼教皇或西藏達賴喇嘛的神權時代,這樣做當然也可以。然而馬是教皇兼皇帝嗎?他不懂得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道理嗎?這個道理2000年前耶穌就講得很透澈了。簡單說就是世俗(政治)的事,與宗教(道德)的事應當分開。受過洗的馬島主,還不趕緊溫習一下聖經嗎? 

 

馬及黃他們兩人都是學法的。為何卻忘記法律,卻猛喊道德呢?需知喊道德是道德家、宗教家、教育家的事情。政治家及檢察總長,則只能依法辦理。咦!這話不是馬一直以來的口頭禪嗎?看來依法辦理是喊假的了?

 

人總有做錯誤決定的時候,當發現做錯的時候,聰明的人很快就能從其中脫身;而愚人就可能為了面子不願認錯,於是將錯就錯,不顧一切繼續往前衝。他總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他不知道前面已是懸崖。最後終因僵固不化的個性,錯誤的步子再也收不回來,於是拖累大家跟著陪葬。現下的情況就是如此。

 

總之,法律是講邏輯()的,道德是講對錯()的,政治是講藝術()的。而真就是科學,它不能和稀泥;善就是倫理,它是相對的價值判斷;美則因人而異,它不是固定模式的。三者不能互相混淆。所以王金平的案子,只有回歸法律,依法辦理。如法律無明文條款,僅為行政過失,則移送監察院足矣。需知總統的一舉一動都是政治,而政治就是權力及資源分配的藝術,它與法律無涉。馬今日的陷入泥沼,就是將三者混在一起的結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938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