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化上的異鄉人
2013/10/20 01:41:47瀏覽1457|回應1|推薦17

19世紀英國在印度成立的公共教育委員會主席馬考萊(他曾宣稱一書架好的歐洲藏書,可以抵得上全部印度及阿拉伯文學的價值),他於1836年寫道:「我堅信一旦我們的教育計劃能被遵循,三十年後的孟加拉(筍註:時屬印度)受敬重的階級將無一遊惰之徒,沒有一個接受英國教育的印度教徒還會繼續誠心誠意地信仰它的宗教」。怎麼樣,非常自大吧!然而這不就是這兩、三百年來,造成全世界嚷嚷不安的民族主義的因子嗎?(1)

 

甚至在說了這話的100年後,昌達拉.帕爾(Bipin Chandra Pal)1932年,憤怒的寫道:「印度籍的地方官不只和殖民行政體系的英國人以相同條件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考試,也在英格蘭渡過了他們人格形成的青春歲月。回到印度,他們與其它的英國地方官員均過著同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幾乎如如宗教般的奉行英國的社會習俗與倫理標準。他們完全切斷與母體的社會的關係。在心靈與舉止上,他是毫不遜於任何英國人的英國人。….他就像居住在這個國家的歐洲人一樣。是他自己家鄉的異鄉人」。(同註1)

 

常常有些台灣人看到西方文化或東洋文化,自卑感立即油然而起,他們對外來的強勢文化已經喪失免疫力。他們甚至將武士道都神化了。但是從福島核幅射的外洩事件後,日本政府及東電的顢頇愚蠢,掩蓋事實,讓我們看到日本文明的墮落;讓我們再度警覺,東洋文化的確有它的陰暗面。畢竟學西方不徹底,最終還是漏了餡,看來日本還不如19世紀的印度孟加拉人。

 

其實這些台灣人,都是類似前述在印度受敬重的知識份子,他們都相信一書架好的歐洲藏書,可以抵得上全部中國的文學價值。他們在不知不覺的,毫不反省的情況下,徹頭徹尾的放棄了自家思想之根源。因為在強勢文化面前,他們都是自卑的人。他們已無力招架,他們的思想完全跟著西洋及東洋文化走。最後終於連自家同胞所信仰的神祇都拋棄了。人們從岩里政男身上就可以充份了解了。

 

是的,他們就是文化上的異鄉人。我們常聽到岩里政男說:【我是「不是我」的我】。初聽這話,感覺岩某像是得了老人癡呆症。後來看了幾本人類文化的書終於弄明白。主要在岩某小時候是台灣人,青年時入學,受日本教育,並改姓名,開始自認是日本人。然後日本投降,國民黨來台。岩某為了生存,經過思想檢討,於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最後他做了台灣總統,為了便於統治,遂改變主張,自認是台灣人。

 

這樣由台灣人,而日本人,而中國人,而回歸到台灣人。然而岩某真正心裡願意承認的其實就是自己是日本人(這可從岩某數次公開主張釣魚台島屬於日本就看出來了)。因此在不方便公開承認是日本人的情況下,遂說出了【我是「不是我」的我】的好像神經病的話。總之,從岩某身上,我們就可看出台灣(或倭民)知識份子的墮落及混亂。

 

最近看到一篇信懷南先生在六年前答覆郭冠英的文章。看了之後,很了解郭、信間差異之所在。簡單說,郭是完全未被西方文化污染的原鄉人,而信則是東西文化夾纏參半的人。信雖還未達到岩某(我是「不是我」的我)的地步,也相當接近了。只是一為認同日本文化,一為認同美國文化。

 

主要在信並未在青年早期(如初高中)赴美學習,所以氣質上甩不掉沾上的中國文化油煙味(此話未有不恭之意)。我見過一些親戚朋友小孩,但凡是初、高中以前赴美的,都不遜於任何原湯原汁吃漢飽包長大的美國人。然而若是234歲服過兵役後再赴美的,這個中國文化油煙味,就如影隨形,終身不退了。

 

事實上,凡是234歲服過兵役後再赴美學法政的學者,他們一口濃濃的中式英文腔調已改不了,他們的心態當然也改不了。有句話說:「唱同樣歌的鳥,飛在一起」。因為一開口,音調就不同,且膚色也不同,如何可以混充洋人呢?於是我是「不是我」的我,就成了這些海外遊子,花果飄零,活在異國(或新的母國)的悲歌。

 

每當陰雨綿綿,或晴空萬里,或登高感懷時,他們絕不會讀拜倫、濟慈、雪萊、白郎寧的詩,他們看的還是唐詩宋詞。然而,當他們用方塊字寫文章時, 即不由自主的處處充斥著華洋雜陳的文化油耗味。這在郭冠英身上是完全看不到的,郭是清清楚楚、一桿到底、原汁原味的中國漢子。

 

所以這些美日高級華人,他們必然要終身孤獨的活在一種不能融入別人文化的氛圍中,這實在非常痛苦。他們只有靠著不斷的回憶來支撐脆弱的心靈。他們聚在一起時,最喜談的不是美國平常事,而是遠在天邊海角的家鄉事。他們雖然拼命在美國同事中力爭上遊,但他們心中非常清楚,白種雅利安基督徒心裡是永遠看不起他們的。

 

這種情形,在中國開始崛起後,氛圍慢慢開始改變。美國華人開始在洋人面前有一種抬頭挺胸的味道。然而他們一旦回到中國,看到普羅大眾的生活後,他們那種高等華人的心理又油然而興。這種心理我們在岩里政男身上看得多了。這不就是:「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嗎?

 

總之,鳥兒唱的歌已經變調了,如何飛在一起呢?留學英國的高級孟加拉人在100年前的經驗,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雖然他們的面貌同他們的印度同胞一樣,但行為舉止已完全全神似洋人了。只是高級孟加拉人義無反顧的做洋人,而高級華人則是洋不徹底,中不願做,只好扭捏作態罷了。

1:見「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9092887

 回應文章

abctedd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21 10:32

前輩寫得精彩之極。

魯迅先生筆下的假洋鬼子就是張口閉口英文,但腦後卻留了條長長的辮子就是形容這種人。這種人由於內心的自卑而拼命想當洋人。但血統和外貌是騙不了人的。

話說即便是英語流利到和白人一樣,甚至是本土出生的人又如何?林書豪就是一個美國本土出生長大并且不會中文的美國人,但美國白人仍把他打上“中國人”的標簽。

另,英語俗語 birds of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中文相應的俗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筍子(ericwy1029) 於 2013-10-21 14:36 回覆:
感謝回應。

 

我之用這句話唱同樣歌的鳥,飛在一起,原因如下。 

按孟子:「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說明聲音的重要。科學家在加拉巴哥島上(達爾文曾在此研究),發現有幼鳥被遺棄,有別族的鳥収容此幼鳥。日後這幼鳥學的語言(鳴聲),就如牠的養父府母一樣。然而,當牠長大後,新族的雌鳥由於牠的外形而不接受牠,牠回到原生父母之族,但它的鳴聲卻贏取不到同族的雌鳥共鳴,這就造成了牠終生未能配種。所以我用了這句唱同樣歌的鳥,飛在一起做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