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慷慨犧牲,情義相挺
2015/03/24 15:07:49瀏覽1884|回應1|推薦18

一直已來,我就對義這個字所蘊含的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總之,我是持著一種中性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字的。

 

看到在台灣有許多政客,一遇到選舉,就喜歡高唱「你是我的兄弟」。又如宋楚瑜每次參選時,後面就是站著一排的人情義相挺。而新黨當時脫離國民黨時,最常喊的口號就是呼群保義。民進黨也有樣學樣,雖然他們一直是仇中去中恨中的,然而依然被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浸染而不自知。這都讓我覺得非常的有興味。

 

深究吾國二千五百年來,不論是孔孟提倡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或是所謂的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交集,就是義與信仁。信仁這兩個德目以後再談,本文僅談義這個字。

 

其實,在東南亞受到儒家影響如越南、韓國及日本等國家,對於義這個字有著與中國同樣類似的文化傳統。即以日本最有名的武士道而言,便是完全的將義這個字發揮到了極點。比如神風特攻隊慷慨赴義的表現,雖則它表面上是武士道,然其骨子裡還是義這字在發揮著作用。

 

按:1882天皇發布《軍人勅諭》,重申軍人應絕對遵守「武士道」的「忠節」、「武勇」、「禮儀」、「俠義」、「質素」等,把武士道進一步發展為近代軍人的信條。

 

1890年更頒布強調「和魂」的《教育敕語》,本著「以儒教為根本」的原則,倡導全日本國民均「應義勇奉公,以輔仁天壤無窮之皇運」,以為天皇之「忠良臣民」。(見維基百科)

 

中國人解釋這個義字,以蔣介石解釋的最貼近。他說義就是正正當當的行為,後來又說,義是慷慷慨慨的犧牲。所以,神風特攻隊的行為,在日本的軍國民體系運作下,是符合上面這個解釋的。雖然,將侵略的行為,當成正當的行為,吾人絕對是無法茍同的。

 

西方基督教的傳統,他們對於義的解釋則與中國的解釋不一樣。蓋西方社會中一切的行為,是以法律為最高準則;而在道德方面,則以聖經為依據。他們所謂的義(Justice),是有著正義、公正、公平的意義。綜合的含意,就是所謂的公義,這個公義是必須服從法律的。它與中國傳統文化下的意義是大不相同的。

 

中國的義,多半指如兄弟手足般的義氣相挺,而法律則是次要的。所以義多發生在幫派、軍隊、警察、政黨之中。蓋這些行業,多半具有風險,所以必需相挺。我們看到,在台灣的幫派及警察的行業中,特別信仰及崇拜拜關公,中間的含意不言可喻。

 

關公之所以能以「義」這個字成為神祇,主要就在他千里護嫂的兄弟結義之情,因此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細究中國人的義字,它還有著一種忠的內含。換言之,忠義才是義能發揚光大的原因。關公當時的與劉備,張飛三結義,主要在於劉備乃漢室中山靖王之後裔身份。也就是說他們三人之所以結義,目的是要匡復漢室的。這就含蘊著濃厚的忠這個德目。所以,義必須與忠合起來,才算講得完整。

 

然而,中國所謂的忠,是忠於皇帝,是一家一姓之忠,而非為了人民之忠。日本之武士道,亦係效忠天皇一家。均非如西洋人公義,乃真正是為了社會、國家及人民的利益。

 

所以梁山泊的水盜,他們打家劫舍,聚在一起分金秤銀,大碗吃肉的所在,就叫做聚義廳;他們的旗幟,就叫做替天行道,這樣講,就很清楚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217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