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談中共的人權、打貪及其它
2017/07/03 08:13:43瀏覽2280|回應0|推薦23

冷戰時期,美國用以對抗蘇聯及中共的武器,就是意識形態。但意識形態後來因著要拉攏中共以對抗蘇聯就逐漸不談了,主要中共實施的也是與蘇聯一樣的共產主義(這裡就看出美國人的虛偽)。 

蘇聯解體後,美國轉而開始抨擊中國的民主及人權。蓋不弄一個靶子打打,整個的軍工產業及背後的金融集團,就無所依托,跟著掛也。 

然即便美國,其人權也不會無限上綱,為了反恐,它以水牢對付俘虜。事實上,美國警察為了自身安全,經常不講人權,掏槍就擊斃無武裝的市民,被擊斃的人,多半是有色人種,這早就不是新聞。 

中共在天安門事件後,面對美國的嚴厲人權要求,就宣示人權應包括生存權及發展權,之後的20多年,它也的確做到了。 

我對人權的看法,就是它要符合比例原則。例如菲律賓的杜特蒂,在一年的掃毒中,殺了7千多名吸毒者,佔其人口的0.007%,但其民意支持度依然高達80%以上。外卡蔡應當檢討,何以民調跌到21%,反不如為了掃毒而殺了7千人的杜特蒂呢? 

中國違反人權的門檻比率應可拿菲律賓為標準,以中國13.7億人口,在機會成本的計算下(即以甲換乙的代價,或生命換未來幸福的代價),應不高於0.007%*13.7億=95,900人。雖然人權無價,但在整體考慮下,也就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人權是可以有比例原則的。 

美國為了資本主義及軍工產業的順暢運作,拼命在中東搗鼓了50年(從六日戰爭的1967/06起算),試問,因著戰爭而死亡的究有多少人呢?兩者間是否也應該計算一下,美國因戰爭而發的財富,與犧牲別國人民生命(人權)的比較呢? 

由於中國經濟發展太快,在短期內迅速聚集了大量財富,隨之也開啟了各級官員貪污之門。 

它目下最著重的治理,就是打貪,人權自非其重心。打貪當然正確,但目前則是治標,而非治本。然而治本非常複雜,蓋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不合於現代化的地方,這正是貪污的淵藪。 

傳統儒家文化中一部分陳舊觀念,應當去除,不要認為傳統的道德通通都好。例如誠實一定要從幼稚園、小學、初高中,不斷的教,讓存誠去偽成為整個國民的核心道德,不要表面一套,心裡又一套;而忠的觀念也要從忠於人改為忠於事。 

如果中國90%的民意認為可以接受目前由中共一黨專政帶來的繁榮,它的好處大於貪污的壞處,人民就會自動在兩者之間取得均衡。 

這就是為了繁榮所必須犧牲的機會成本,回憶2007年美國在資本主義無限運作下,造成的金融風暴,美國政府發行了公債5兆美元來印鈔救金融。請問,這5兆美元難道不要人民還嗎?這就是一種變形的貪污,本質上,貪污就是不當的拿了人民的錢。若以五兆美元為標準,中國的貪污門檻(為人民可容忍的最高限度),應為5兆美元/3億人*13.7億人=22.8兆美元,這樣就很清楚了。 

許多落後及新興國家的半調子學者,對美國推廣的價值觀,有一種朝聖的情懷。因此產生一種寧願錯放14,285人(1億分之7),也不能錯殺1人的思維,有一種價值上的堅定信仰。但菲律賓人民則選擇寧願錯殺7千人,也要保護1億人的未來。這是受到美國長期洗腦的半調子學者想破腦袋瓜子也想不明白的。 

管仲說:「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廩實而後知禮義」,就很清楚的說明在一定的生活條件未達到前,講甚麼仁義道德,民主人權,通通是不接地氣的。每一階段做該階段能做的,已進入下一階段的層次來批判上一階段是脫離現實的。

所以,管理學大師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在上一階段未完成前,是無法跳升到下一階段的。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10568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