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慢慢走
2014/01/17 15:37:58瀏覽19|回應0|推薦0

寫於2010/7/2

前一陣子才想說怎麼最近看的書,很多都是到英國遊學的經歷,沒想到這本從書名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慢慢走」,也是。

這本旅行書的寫作方式和一般不同,以符號切入主題,書寫作者在旅行生活中的各種觀想。

很多文章裡的符號,我都不熟悉,但有一個,說全世界的人都認識有點誇張,但說絕大多數的人,包括小孩都認識,應該不為過,那就是「m」這個符號。

這篇「m」裡,提到了英國人的晚餐桌上,絕對少不了馬鈴薯。一道小小的馬鈴薯料理,能夠堂而皇之端上中產階級的餐桌,是經過一番歷史掙扎的。

整本書裡,為何獨鐘鍾馬鈴薯的故事呢?這是有原因的。至於是什麼原因呢?最後再告訴你。

早在一萬三千年前,智利海岸邊就出現了野生的馬鈴薯,六千年前,玻利維亞北邊的安地斯山脈,有了最早栽種馬鈴薯的紀錄。馬鈴薯易於生養,又來自於被殖民國家,所以被認為是窮人的專屬。十七世紀時,英國皇家學會曾呼籲所有會員種植馬鈴薯,供給窮人食用,這樣可以解決飢荒問題,但此舉使窮人也不願食用馬鈴薯了。

十八世紀有一道菜Lobscouse,將馬鈴薯和肉、洋蔥加在一起料理,並加入味道強烈的調味料,之後,馬鈴薯才慢慢為一般人所接受。

剛才不是說要解釋為何在整本書裡,獨鍾馬鈴薯的故事嗎?

我從小就嗜吃馬鈴薯,兒子也遺傳了我的飲食口味,對馬鈴薯愛不釋口,他常抱著一碗公外婆煮的馬鈴薯當飯吃。小時候我還許過一個心願,長大之後要嫁給種馬鈴薯的農夫,這樣我就有吃不完的馬鈴薯了。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106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