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23 12:56:13瀏覽639|回應0|推薦12 | |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米果作品,2015年1月啟動文化出版。 還蠻喜歡這本書的,很多文章都勾起小時候的回憶,比如「炸肉油的午後」中提到,母親常在午睡起來,慢慢炸出一個大碗公份量的肉油,油撈完了,把肉油粕仔裝起來,肉油很快就凝成雪白膏狀,可以煎魚炒菜,肉油粕仔可以直接當零食吃,也可以拿來炒菜,或淋一些醬油拌飯吃。 小時候,媽媽也會切肥豬肉來炸油,那香噴噴的肉油粕仔(我們叫它豬油粕仔),是物質缺乏年代,難得一見的小零嘴,捏一小塊豬油粕仔放進嘴裡,真是好吃。 在「最昂貴的便當」中,作者提到學生時期,值日生負責去蒸飯室抬便當,小學時期還可以回家吃午餐。我也經歷過國小國中的時候,要輪流當值日生抬便當去蒸飯室的日子,高中的時候就比較好,教室有蒸飯箱。從小我就不喜歡吃隔餐熱過的飯菜,不知是否是因為這樣,媽媽當時都是早上五點多起來做便當,早上出門的時候,便當都還是熱的,這樣便當不用蒸也可以吃。高中的時候,我都在第三節下課的時候吃便當,中午時間就可以到社團辦公室鬼混。 「每日烹煮三餐,餵飽自己,算是花最小力氣的人生責任了。」這句話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感觸特別深。 從小我就很討厭進廚房,尤其是烹飪這件事,常以君子遠庖廚來自許,以前住在家裡的時,當然就是吃媽媽煮的飯,自己有家庭之後,一直以來都是外食族,廚房唯一的功用就是燒開水。但因為疫情,無法外出,只好自己動手,從簡單的生菜沙拉、乾麵、條理包,上網看影片慢慢學做些簡單的菜,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可以用簡單的食材烹煮出美味的佳餚,餵飽自己和家人,一種小小的幸福感從心底升起。習慣了自己下廚之後,開始吃不慣外面的東西,覺得太油太鹹,而且份量都太多,變成幾乎餐餐都是自己準備,如果因為時間來不及,就去黃昏市場買個熟食,回家炒盤青菜,這樣都比出去外面吃來的健康營養。 以前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家,樓下的小七就是我的廚房,但現在會為自己煮一碗餛飩麵,或者一盤水餃、一碗酸辣湯,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填飽自己的肚子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