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03 22:43:33瀏覽459|回應0|推薦3 | |
除了有公視的記者前來採訪以外,天和與天山兩里於採訪前一天邀請了具有「ISA樹藝師(ISA Certified Aborist)和ISA風險評估認證(ISA Tree Risk Assessmeent Qualification)的樹木專家」於早上前來探勘,以及「以生態工程、環境保護、濕地維護、農田水利為專業領域的張文亮教授(以下稱"河馬教授")」於下午前來探勘。 此篇分為樹木與水質兩大部份與最後的統整結論。而樹木部份細分為移樹、浮根、修剪三個子單元。 首先,樹藝師與河馬教授有幾點共同的認知。 樹 木: 樹木移除的必要性恐怕是有的。 河馬教授認為樹林區的樹木確實太多,且棲地擁擠。像今年因蘇迪勒颱風連根拔起倒下的樹被移除的空地都長滿了草本植物。 但是對於天和公園樹林區而言,樹木並不是想移就能移的,又太多管道會導致樹根受傷。甚至是傷口感染,慢性死亡。 不過樹藝師與教授都認為,遊樂區旁的溶樹和龍柏可以移除。一個是因為樹體過度傾斜而威脅到遊樂區民眾的安全,且榕樹的生命力很強也很好移植;一個是因為幾乎沒有陽光接收度可言,簡單來說毫無未來。 有關是否需要進行枝葉修剪,河馬教授認為有必要性。教授認為目前的陽光透光度對區內的樹林區是不夠的,這並不足以使林下的土壤形成草本植被。然而樹林區不能有重機具進入,樹藝師認為可以用人工攀樹、架鷹架、釣臂作業來進行。總的來說枝葉修剪是有必要且可以實行的。
對於公園內浮根現象,已經到了盤根錯節的地步,光是一棵樹就常常出現根系交疊而壓迫自己長出來的根的情形。如此拼命的生根是為了要維持平衡,土下的根生長情形明顯已經沒有空間,既然如此只好在土上延伸,且水份不太能滲透都留在表土,這些理由對樹而言是再好不過。也因此,樹會更容易倒。 河馬教授對此有另一套說法。浮根現象的氾濫除了土壤層問題以外,表土的競爭者(草本植物)太過稀少。既然表土沒有對象和樹搶水搶營養,樹根當然也順理成章的擴散到表土區。此時聽到這裡...更顯林下植被與陽光的重要性。
水 質: 這裡就是河馬教授的發言了,因為有攜帶水質檢測相關儀器。同時也提供了一些主要水區的水質數據,大家可以一邊看一邊跟此文章對照。 河馬教授認為"水"是天和公園的最大特色,但天和公園的水溶氧量普遍太低。 去除在主要水道系統以外的水溝,沸泉裡的溶氧量尤其低,可是慢慢到了水圳(溝)溶氧量是越來越高。這並不是說這裡的水質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沸泉水的年代實在太古老,氧量早就消耗的差不多。所以第六版計劃書上說要把沸泉週邊弄成親水平台一事根本不可能,那至少溶氧量要5以上,以避免厭氧菌種出現。因此,無論是在沸泉中還是魚池裡都不可能復育原生魚類。 另外,對於沸泉周邊來講,水生植物過於氾濫。死掉植物的腐爛會大幅消耗水中溶氧量,更別說鹽度和酸鹼度會有很大的變化。除了沸泉,魚池也面臨生物量太多的問題,魚太多了。動物一向不生產只消耗氧無需多做說明。 對於溶氧量過少的問題,河馬教授認為可以在魚池和水圳增加"疊石"讓空氣打入水中的做法,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但至於沸泉裡要如何處理尚未有策略預想。 河馬教授最後提到沸泉區的維護。主要是水的問題,我們要確保邊坡的穩定,包括擋土牆和沸泉後面的土石坡。這個時候我要再提一次親水平台的事情,做下去以後特別是土石坡會因為樹被移走完全鬆垮,輕則汙染沸泉;重則豪大雨導致土石流毀了沸泉。令人做笑的是,計劃上完全沒有提及任何邊坡安全測定的內容。 以及我們需要擔心,左邊擋土牆上和馬路的水會不會往下和沸泉的水混流。這種汙染來源是很多樣的,可以很輕易的改變沸泉的水質。 額外一提,河馬教授走到旁邊有落羽松的步道時停頓了一下...。他說其實我們可以把步道旁落羽松的氣生根作為一個特色。我們可以考慮把步道抬高或是架高棧道。 但是這會面臨到一個問題。樹藝師當時回應我們架高棧道導致的問題,園區土壤下的樹根已經太多而雜,架高棧道雖然能友善土壤但可能會傷及樹根。 結 論: 除了一開始的共同建議以外,經過兩位專家的探勘後統整出四個重點: 1.在無法移植樹木的狀況下可以考慮進行修枝。 2.遊樂區旁的榕樹和龍柏可以考慮移植。 3.除了沸泉裡面,其他主流水道可以用「疊石」的作法增加溶氧量。 4.必須注意沸泉周邊有沒有水被混流的問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