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1215北市府憑什麼改造天和公園!? 其之二.【湧泉●魚池地區 篇】
2015/12/21 20:43:56瀏覽419|回應0|推薦4

https://mega.nz/#!Rg5jhCwZ!40pcEbaqXEAb7-GC2wzNJ5AlmDmji_v25v20ALw9p_k
天和期初第六次修正報告書

此篇單元分為兩個主單元和六個子單元:

壹、沸泉周邊設計 ─ 哪來的"生態系"?哪裡專業了?
(1)植被、動物、生態...開發廠商或政府說了算。
(2)微棲地地貌整型改變了什麼?
(3)先不說故事牆了,有沒有人聽過QRCode?

貳、公園景觀的美學嘲諷 ─ 廠商須在合理化自己的審美觀前先問問居民。
(1)原來人類無論是看海看湖泊時都在看塑膠...(X
(2)涼亭從小到大都陪著我們家,可以不要說拆就拆嗎?
(3)廠商似乎(?)認為玻璃很安全。
生態學課本:
族群(population)─
意指"同種的一群個體所佔有的區域"。

如果區域內包含了"種"與"種"的交互作用,現象的尺度就會提升至「社群(community)」。
在把外界改變因子加入就會使現象提升至...
生態系(ecosystem)─
給定一個時間與空間中,物種與物種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系統。

然而,既然加入了環境這個參數,所以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同的生態系。這些生態系的不同與獨特之處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特色」。有趣的是,如果加入了人類這個參數,人類當然也非和環境與生物發生交互作用不可,於是「文化與審美觀」就出現了。且無論是自然或非自然的環境皆是如此。不只造就了「現在的生活模式」,也由於大多數個體(人類)的選擇而造就了「『主流』的模式」,那就是我們所說的「流行」。

回到公園的開發問題,當我們說要以彰顯出公園的生態與歷史特色的方式進行公園整建時,首先我們要知道公園內有哪些動植物;動植物之間有哪些交互作用;動植物在目前的物理(氣候、聲音...等等)化學(土壤、水質、空氣品質...等等)環境中的生活狀況。所以要把不好的因子處理掉,把好的留下來。公園的動植物都能活好好的時候,就會進入下一個生態系階段。此時居民每每造訪公園時,會很清楚的了解到整個公園環境是活的。

但很遺憾的,台灣的政府與大多數開發廠商對於"特色"一概念普遍有著嚴重的誤解。「當"特色"被理解成某種成份、元素、形式之時,用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就會出現無法挽回的悲劇。」

天和公園現在面臨這樣的危機... ...



壹、沸泉周邊設計 ─ 哪來的"生態系"?哪裡專業了?


(1)植被、動物、生態...開發廠商或政府說了算。

早在五年前我父親開始寫每日Click之前,有事沒事就會去天和公園散步。開始寫每日Click時,更是經常以公園的生態做為每日攝影題材
在我們眼裡,除了在樹林區有很漂亮的光影和麻雀、鳩鴿科鳥類、黑冠麻鷺到地上啄食或是在樹上覓食、築巢,以及每年會有台灣藍鵲來此繁殖以外,湧泉和魚池區更是公園中光影、動植物多樣性、動物活動、以及自然水流(還是源頭)四者集大成之生態活性熱點。

現在有個問題...,把開花植物種滿沸泉周邊並且姑婆芋以外的植物予以清除,除了便宜了吸蜜昆蟲以外,對其他昆蟲和動物有什麼好處?把所有的植物分層種植有自然嗎?請問放滿了一堆開花植物,沸泉周邊還有哪些原有的生態特色是保留住的?又還剩哪些微棲地是被保留住的?

我要強調的是,之所以北市府要動天和公園會讓我們居民如此不滿並不單單只是因為沒有做盡通知義務和說明會的程序正義,主要是因為天和公園的「生態特色」和「歷史特色(沸泉原貌)」會因為這個工程而消失,所以才說...居民不接受公園以大型機具開發、砍伐或移植樹木、不可更動現有水道、不可填土、不可使用發出噪音之機具,拒絕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任何工程。
就如同一開始所敘述的生態特色的意思。但是居民會接受人工環境綠美化等不影響公園生態現況的工程,比如說下面第二張圖對沸泉水圳(溝)旁的綠美化做法就可以,因為那裡一開始就是個單純的人工綠草皮。



〈蕃井沸泉周邊植被改造構想圖〉



〈蕃井沸泉水圳(溝)周邊植被改造構想圖〉

(2)微棲地地貌整型改變了什麼?

這裡要在更深入了,因為有關蕃井沸泉的工程不是只有改變原有植被,而是改變整個地貌。

沸泉周邊原有的泥土岸會變成人工的疊石水岸,簡單來說就是要把原有的沸泉原樣改造成親民水池。首先,包括疊石這種技法等等更多生態工法的原用意都是要對環境友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但是這不該被用做是為了實現政府或廠商執意之下的設計作品所需的調節手段。
把原先既沒有給人帶來困擾反而造福許多動植物與居民心靈的地方原樣,改造成看起來因為專業所以不該被質疑與駁回的設計師作品(?),然後再說用生態工法來降低這個看起來因為專業所以不該被質疑與駁回的「"棲地抹消"」工程 的環境衝擊。

很明白的表現出既沒有跟我們當地居民仔細商討,也沒有明白天和公園「生態特色」的應付行為。


〈蕃井沸泉全區域改造構想圖〉


〈水岸型式設計說明與執行區域圖〉

不久之前我在"守護天和公園生態聯盟"的臉書粉絲頁中看到有位Danny Tin大大來造訪蕃井沸泉的感想,這又大幅的翻新我對蕃井沸泉的認知。

原來...我平常看到這些在水道與沸泉之中淨化水質與提供溶氧量的植物是這樣的身世與特性。儘管這裡大多數都是外來種植物,但並非侵略種,且和這裡的環境與其他台灣原生植物形成了一種很有趣的平衡。

〈蕃井沸泉的水道會往魚池流〉

我平常所看到這些主要淨水植物是天南星科的溫蒂椒草(Crypcotyne wendtii)玄蔘科的珍珠草(Hemiantthus micranthemoides)
前者有偏好鈣質的傾向,在辣椒草屬中算是特異,且為辣椒草屬中生長最快速者;後者無論是長出水或是長在水裡都沒問題,但是對於陽光的需求量很高,太蔭涼的地方不會長。

還有會藏在珍珠草裡或旁邊的...爵床科的青葉草(Hydrophila polysperma),與我現在還沒看到的水龍骨科的鐵皇冠(Microsorium pteropus)。這兩種植物是非常典型的環境指標物種。
前者對於陽光量與肥量反應很直接,在高陽光量與高肥量的水質下,會長到挺出水面,反之則會讓葉片變得有透明感且細窄;後者儘管生長緩慢,但生命力很強,但...唯獨不能接受水質的急遽轉變!較喜歡舊水。

還有一個很可惜我還沒拍下來,我會找時間連同鐵皇冠補上相片。

我要說的就是「澤瀉科的圓葉澤瀉(Caldesia grandis)」!
這種植物和台灣萍蓬草的命運一樣...一度在台灣普遍盛行,但是因為濕地快速消失以及殺草劑的使用讓它一度瀕臨絕種,到現在也只有"宜蘭草埤"有野生完整的圓葉澤瀉族群。我能夠在自家公園看到它可說是非常幸福(身心意義上),我再想...何不就這樣子把它保留下來,讓它也變得像旁邊的野薑花叢一樣有個小小的population呢?
從現在開始不是很好的選擇嗎!?

(3)先不說故事牆了,不考慮QRCode嗎?


蕃井沸泉故事牆... ...理論上這真的是非常好的創意與構想。
但是這勢必要把牆下的綠色植物清除掉,會可能得沸泉區域往外沿伸出去開闊區的空間出現微棲地上的斷層...讓緩衝空間變得不夠。這似乎不符合守護聯盟(居民)的共識。

我認為QRCode是極為了不起的發明,並且我認為它適合用來處理現在這種尷尬的狀況。當然,這可以被討論,而我認為我們大可最大尺度的保留自然的原色原樣,文字的要素可以不用那麼大力的表現在自然中。


〈故事牆構想圖〉

此外,關於炮仗花的"牆"這種構想... ...

我非常不想看到人工元素,人工的東西是越少越好,像花"牆"這種設計看了會眼痛的設計物。這裡是「天和公園」,不是花店更不是花博。而且架子因為氣候災害又或是人為因素壞了非換不可,不是又要在把炮仗花已經抓在原先架子上的根系拔掉嗎?

玉潮坑溪的現況確實是要處理,這一長串的鐵管架一直遮著也只會讓人認為是條下水道。而理論上最後的做法應該是讓炮仗花像其他爬藤植物一樣攀附在水泥牆上?只要故事牆的設計取消掉,這片水泥牆只要好好的清過一次,往後炮仗花就可以在這裡生長了。
獨立建出花棚架的後果明明才是麻煩,棚架一但壞掉要更新,就必須要把原先依附在棚架上的根莖硬生生拔除,每一次每一次都必須如此。我認為這會對炮仗花族群帶來無謂的傷害。

貳、公園景觀的美學嘲諷 ─ 廠商須在合理化自己的審美觀前先問問居民。

這就是為什麼一開始的時候要說「當"特色"被理解成某種成份、元素、形式之時,用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就會出現無法挽回的悲劇。」

凡和我一樣看過這個設計構想圖...同時想到再也沒有圖片中的景象的居民沒有不感到錯愕與憤怒。


(1)原來人類無論是看海看湖泊時都在看塑膠...(X


存在於大自然中的無論生態上還是物化上的現象,一直都在影響著人類社會。克服環境障礙、仿生、文創... ...等等無不存在自然現象的蹤影。甚至若是沒有自然的地方,我們會用人工的自然來裝飾這個地方。既不空虛看的也舒服。

但是當人工自然被用來裝飾自然時,明顯是在告訴大家這裡沒有自然。裝飾當然是因為沒有某種東西所以才要裝飾。我認為這不只是對天和公園生態,也是對離公園最近的社區(羅馬儷園)居民的嘲諷。無論是在知覺方面還是認知方面...。

然而,好在這個決定已經被剔除了。

〈漣漪(?)設計圖〉

(2)涼亭從小到大都陪著我們家,可以不要說拆就拆嗎?


我相信只要是羅馬儷園居民,沒有人沒造訪過魚池旁邊的涼亭。有帶小孩的,都常常帶到這裡餵魚,父母親以前也帶我到這裡餵魚幾次。到了大學時期,我與父親與妹妹曾經以這個涼亭為場景,和父親嘗試以妹妹的BJD人偶進行攝影創作。

這涼亭早已是我們社區的地標,它的狀態完好,也是我們居民生活記憶的一部份。既然沒有不好,為什麼要拆掉換成玻璃屋頂...木頭天花板...在加幾根鋼架的涼亭?稍為看起來舊舊的官方就說"有明顯破損",請問是因為睜眼說瞎話還是工程需要?請問"拆掉"這種想法是設計師自我滿足還是官方或廠商自以為公事正確?

隨便的把廠商自身審美觀合理化執行,請問居民被擺在哪裡?

此外,如此沒有安全和美感的涼亭設計還有個問題。
現在這個涼亭即便有一段時間了,也只有幾個小地方掉漆與小缺角,那都是經歷許多的一年四季與颱風的證明。如果換成了這種設計的涼亭,玻璃無法緩衝飛行物衝擊力道;木板在如此大面積接觸外界會很快的受潮腐壞,這是打算每一年都花錢來維修一次嗎?
另外...金屬給人的感覺是很冷的,在冬天儘管設計師不覺得,卻特別會受居民反感。

既然湧泉...水道...魚池...涼亭...都講完了,順帶還提到玻璃的事。
接下來將會下一篇其之三.【草原池子篇】看到一半的設計圖全貌,同時也可以整合目前這兩篇的資訊。將會看到更多的棲地抹消;更多的美學嘲諷;以及...更多的「玻璃」。

敬請期待下一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321458&aid=396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