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3 09:37:44瀏覽4681|回應10|推薦128 | |
村民們問他家住那裡;天黑了,怎麼不回家, 少年行者尼甘回答說:「我沒有家,只有旅程」
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遙遠
─ 搬家記 ─
我們常常習慣性的對自己身邊的人事物說「我得到了什麼」,「我失去了什麼」,「我擁有了幸福」,或是「這是我的家」;其實仔細想想,你就會明白多一點實情:我們沒有「真的」擁有什麼過,邏輯上,如果真實的擁有了什麼,當然就不會有失去的問題,所以理性上,說一個轉念之間,如果心力夠強,是可以當下跳脫經驗的束縛的;但是往往我們必須在穩定錯覺之間不斷旅行冒險才有這種知識之上的不動澄明智慧: 我們感到擁有或失去,其實只是重複過去記憶的自我感覺,就像一位朋友跟我說的,店裡漂亮的水晶球,飾品不一定要擺在家裡,可以是純然的美麗,在哪裡都一樣,我也有這樣的經驗,漂亮的夢幻新車,買回來擁有了所有感,反而得患得患失,多了停車、罰單、保養、環境污染等等問題,感覺不到它在展視窗的美了。 就是頭銜也是這樣,「得了」企業家、老闆、博士、天才等頭銜,就以為自己是不一樣的人了,如果沒有自覺的話,反而會在精神成長上,容易得到超人狂想症,而離苦難不完美人世間漸行漸遠。常常我們身體上的得失,就是掉一顆牙,所生的感傷也是如此,老子所以說: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這樣想起 來,金剛經上的: 「 所謂 XX,即非 XX,是為XX」 (XX=世間、佛法、身相、解脫阿羅漢等等)的邏輯也就不難理解,我們如果追尋那最後的精神身心的解脫:涅槃(苦的寂滅)也好,天堂也 好、狂喜也好,如果離開了自己的身心觀察,而一直以為外面有一個他方目標,不免最終是要失望的;但是我一直都感覺到這樣的結論,是乾枯的,不是容易得到的,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去追尋的,在穩定的點之間跳躍旅行,得到精神上跳躍的成長,這些「穩定的點」,我們稱它們為「家」,於是我們總是不斷的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遷移著,持續我們宿命式的旅程。 最近自己搬了一次家,得到些許啟發:生活穩定慣了,一切理所當然的:習慣的路徑、總是通暢的電話、網路等等,一旦生活有了變動,就是考驗自己面對生命變化的能力了;例如,兩個星期沒電話,沒電視,新訂的電腦網路到現在還沒啟動等等,而讓人意外的是,這些習以為常的環境,即使是身處高科技矽谷的現代生活,也是一樣的如此虛幻而不可靠,可以瞬間讓 人轉回到農業時代,甚至是石器時代,那種不能在家上網,只好早點休息的作息方式, 不過,「行到水盡頭,坐看雲起時」,就是這種精神上學習跳躍的機會吧,換個角度想,其實這倒也是自己,靈魂回歸接通原始自然的好機會(ㄝ 或者,也像這會兒,我應該是要焦急的等我的程式執行結果的,卻在電腦前偷閒的寫了這篇文…),所以,也瞬間轉了念而不感到特別焦慮了;倒是,對那些常連絡的朋友家人因為暫時失連的不安,感到抱歉了。 最近這個夏天過完,在現在這個所謂的好學區,轉眼也住了七年,算是完成了護送孩子就讀大學的人生階段性任務,送孩子打包到機場,隻身飛去去東岸上大學,看著她進入一個嶄新的求學階段,我也決定如當初所計畫的,搬回較小的舊屋,一方面是距離自己現在的公司近些,另一方面,也是覺得小點的房子簡單維護,例如水費 電費都少,房稅也低,或許也更減少些沒了孩子忙碌作息以後的無名空洞感。 你很可能跟我一樣,在來到現在這個住的地方以前,也搬過很多次家吧? 由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學區、為了社區、交通出入方便等等,也有可能,只是要避開一段過去的恩怨;人事的、金錢的等等,雖然搬家可能只是幾天、甚至可以只是一天找搬家公司就完成的事,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些無奈感的需要心情上的調適期: 整理打包舊處的一切東西,或是一張小紙簽,或是一本未讀完的書,裡面的筆記都不得不讓你多打包一分舊記憶;於是,你多少開始會有些恐慌的,看著六個書架上的電影和書本,覺得會不會你要打包的,其實很可能是你一大部分的人生…所以到後來,就不免避重就輕的,全部打包上車;也就是要自食「避輕就重」的偷懶惡果的 白費力氣,對,沒錯,這次是自己搬的。 到國外以後,人工貴些,窮學生時代是習慣自己搬家 ,就是上班以後第一次搬家,老同學大家搬家,也都是互像叫來幫忙,然後一起吃頓飯犒賞,回憶起來還是挺熱鬧,現在負擔的起搬家公司了,也就是一、兩千塊左右能打發的事,但總是自己動手慣了,像這次搬家我們是心裡有數的,所以幾年來一直沒添啥大家俱,僅有的幾件大件,如床和跑步機,自己租了U-haul 出租卡車,小滑檯車就解決了,小東西也不用打包,自己開著車慢慢的來回運送,譬如衣服是連衣架一起上車的,但是,即是這樣,看看自己一櫃的衣服和滿廚櫃的雜物,才明白自己堆了那麼多根本一兩年都沒再穿過的衣服,還有那袋滿是灰塵,幾年前一時興起買的高爾夫球桿…, 我這才明白為什麼曾經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他父親去世的時候,打包大量遺物一個月,也哭了一個月…,或許,我該像房子小些的人一樣,他們應該不會像我這麼沒覺知的,只要衣櫃還有空間,就像單細胞的阿米巴一樣,不斷囤積,現在的生活,其實就只是幾件牛仔褲和T恤好像就解決了,所以,我把那些十幾年前教書時得正經八百穿的西裝夾克,和任何兩年內沒穿過的衣服(兩年是自己覺得的一個 magic number …),不論是幾百塊買的,都給打包準備捐了,這好像,是很有自覺的,又告別了一些舊記憶,覺得一身輕快。 哦,雖然這種搬家有點享受回憶的趣味和心情,開大卡車很好玩,但總是歲月不饒人的,也確實感到腰酸背痛了,有幾天還睡不好,擔心會搬不完,不能準時交屋…,所以我有一個或許不會實現的小願望:希望不用再搬家了… 搬家完畢最後一趟車程,奔向人生下一站,開上高速公路習慣的閘道之前,照一張相,算是結束對這個曾經是暫時穩定的一段記憶吧。 我想,不斷搬家、旅行以後,我們最終會在自己身上找到所有的答案,而不是苦苦的向外追尋的,但是,在這件頓悟真實發生以前,我們必然需要很多很多的從一點到另一點,幾乎是無限多的旅程… 於是想到這句 "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 就抄一首 泰戈爾的《倦旅之家》以為記吧:
我旅行的時間很長, 旅途也是很長的。
天剛破曉,我就驅車撺行, 穿遍廣漠的世界, 在許多星球之上,
離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遠,
最簡單的音調, 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旅客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叩, 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 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 最後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我的眼睛向空闊處四望, 最後才合上眼說: 這句問話和呼喚 「啊,在哪兒呢?」 和你保證的回答: 「我在這裏!」的洪流, 一同氾濫了全世界。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