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4/05 15:40:40瀏覽599|回應0|推薦6 | |
讀克莉絲蒂〔無辜者的試煉〕 卡格瑞博士,一位地球物理學家,離開英國到南極去了兩年。當他返國時,經由舊報紙發現,在他出發前不久,一位搭他便車的青年涉嫌謀殺母親,搭車時間正好是凶案發生時間。當時新聞報導呼籲此位便車司機,出面提供該青年的不在場證明。 當時,卡格瑞博士根本沒獲知此一資訊,故無人出面提供青年所說的不在場證明。致該名青年被判無期徒刑,半年後病死於獄中。 兩年後,遲來的不在場證明,並不能挽救該青年的生命。但是,卡格瑞博士為了所謂的「正義」,來到青年的家中,揭發此一事實。卡格瑞本以為替該青年洗刷罪名,將會袪除這一家人的心理障礙,走出親子謀殺案的陰影;而他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也會如釋重負。 他完全沒料到,他為這名青年、為這個家庭洗清名譽的舉動,卻使這一家人現存的八名成員(包括管家與秘書)受到懷疑,而且很可能是一輩子的互相猜忌,並被外界所疑懼;因為案情明白顯示,絕非外人所犯。 他更未料到,在獄中病死的青年杰科是家庭中的壞胚子,「重要的不是杰科,重要的是無辜的人。」這家小妹吐露的心聲,代表了家中無辜者的哀告與無奈。顯而易見,杰科的獲罪是合情合理的,也讓大家很快的從喪失主母的傷痛中恢復過來。遲來的正義之聲,不但沒有帶來任何欣慰之情,反使案情出現膠著,更讓苦主一家陷入難以解脫的僵局。 在充分過濾被殺主母的關係線索時,這家八名成員竟都有明顯或潛藏的殺人動機。若非逮到凶手,他們將無法共同生活下去 ……… 一定要再死 卡格瑞博士提供壞胚子杰科的不在場證明,證明杰科並沒有殺母。但是可以證明他無罪嗎?杰科已經死了,他也不可能再犯案殺了姊夫和哥哥,又殺傷了另一位姊姊。其後,經由徹查杰科的前科與感情生活,劇情急轉直下 …… 在此,我忍不住要提及克莉絲蒂作品的另一重要特色:她擅長在緊張懸疑的氛圍中,穿插羅曼蒂克的浪曼氣息;這也是她的作品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因素之一。這家小妹的一句話「重要的不是杰克,重要的是無辜的人。」使一個闖入者──卡格瑞博士相信小妹是無辜的人,也成為一段美滿良緣的基礎。言歸正傳……. (以下未讀勿入) . . . . . . . 壞胚子杰科是一個迷人的青年,尤其是單身有財的中年婦人,對他毫無招架之力。在錢財被他榨取殆盡之後,仍對他深信不疑,心存結成連理的幻想。這種案例讓卡格瑞博士(或者說讀者)恍然大悟,這一家人都認為杰科是壞胚子,是哪個人會對杰科深信不疑?──於此,終於出現了破案曙光。 沒有名探的推理故事,在克莉絲蒂的八十本書中,是極少數的特例。這一名科學家為了正義而來,被凶嫌利用為不在場證明,以證明凶嫌無罪。凶嫌教唆殺人而本人並未在場動手,現場布置成教唆者親自動手,而動手者自可擺脫嫌疑。教唆者又創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自信可以逃離法網。豈知天網恢恢,不在場證明人,在教唆者入獄病死後,才發出凶嫌所期待的正義之聲。 雖然,在曲折的劇情發展之後,正義得以伸張──真凶現形。卻付出了傷痛的代價,死了兩人、重創了一人。這位科學家若沒有前來發出正義之聲,一切早已結束。教唆殺人者業已伏法,動手殺人者也不會再殺人,之後的慘事就不會發生了。 於此,不禁要問:「他該不該來吹皺一池春水?」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