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26歲的女子
2006/05/08 12:40:24瀏覽748|回應0|推薦8

圖片與音樂     取材自網路流傳

讀松本清張〔零的焦點〕

這個故事寫於 1950 年代。由於時代變遷太快,我以為必須交代一下年代,現代年輕人才能理解發生在當代的故事。

一個二十六歲的漂亮女子(以下簡稱 26 女子),有著獨立的個性,周全的觀察力,縝密的思考力,歸納分析入情入理,並及時作出最佳的判斷。可以說,除了前半段有人陪她查案;後半段伙伴遇難,她就獨力調查,東奔西走,出生入死,終於解開了謎底。

這樣的 26 女子,是如何捲入四件命案呢?說來可笑,一切都由於相親結婚,而且對結婚對象一知半解。  

作者交代了當年日本人透過媒人相親,成就婚事的情況:

「幾次戀愛都沒有成功,有的是 26 女子主動放棄,因為對方算不上是位出色的男子。有時,有人給她提親時,正好她在談戀愛,只好回絕。她不談戀愛時,又沒有人給她提親。老是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就在這時,有人給她介紹這位相親對象。

一般提親時,主要向媒人了解對方的出生地,畢業的學校,現在的工作環境,親戚關系,朋友關系。至於以前幹過什麼並不會嚴格探究。重點放在現在,而不去過問過去的履歷。結婚是為了今後的新生活,提親時,對過去敬而遠之。可是結婚前和結婚後,媒人所說的話不同;有的事,在結婚之前,媒人是不會說的,也許等到結婚後再說。--女方二十六歲,男方三十六歲。年齡倒很相配,但社會上看來,結婚似乎晚了點。 」

作者並透過 26 女子的母親提出不安的問題:「三十六歲還打光棍,不知過去有過什麼事?」這句話開啟了這個陸續發生四件命案的故事。

依照當年日本的習俗,她在婚前辭去工作,準備專心當一名家庭主婦,新居設在東京。蜜月期間, 26 女子感覺到陌生的丈夫常拿自己與另一個女人比較。埋下了本案有「女人」因素的伏筆。之前,丈夫每個月二十天住在金澤分公司的北陸地區,十天住在東京哥哥家。金澤與東京的距離,大約是火車快車十小時車程。

婚假結束,丈夫回到金澤的工作地點,進行調職回東京總公司前的工作交接。

就在她接到丈夫告知即將返家的明信片,得悉丈夫將於次日踏上歸程,卻再也見不丈夫了。數日後,她應公司的邀請,與公司的專員同行,來到北地的分公司,進行丈夫失蹤情況的瞭解。--命運激發了她的潛能,如果不是丈夫失蹤,她一輩子都會在嚐試瞭解陌生丈夫的過程中度過吧?--松本清張要告訴讀者什麼事呢?一位外貌出眾的女性,內斂的性情受到社會的制約,縱使有過人的才幹,也必須在命運乖舛不濟時,才得以適時發揮展現。

...... 她一個人來到北國偏僻的鄉間,站上最熱門自殺地點--波濤洶湧的斷崖。為什麼自己要站在這里? 26 女子找不到合理的說明。她只是想在波濤洶涌的斷崖上站一站。北陸地方陰鬱的雲層和黑沉沉的大海,是她很早以前憧憬過的。 --如果不是調查丈夫失蹤,她一輩子也不可能這樣做,而只能是永遠的憧憬。

也因此,她發現丈夫的若干經歷:「學歷是中途退學,立刻進了 R 商事公司。一九四二年應徵入伍去了中國,戰敗兩年後回到日本,第二年,向 R 商事公司辭職。一九五 O 年在警視廳當巡警,被分配到立川警察署……」這樣的過去,在五十年代,於相親結婚前沒有打聽清楚,好像也不算太離譜。

26 女子於中學時,出於興趣習得的英語能力,成了案情發展的關鍵助力;是一項令人擊節贊賞的神來之筆。另一項設計我卻心存疑悶:那兩張房屋建築的照片好像沒有令人心服的解釋;拍下自己懷念的房屋,固是人之常情,卻沒有理由時常摩娑把玩至相片邊角磨損。若說有特殊理由也可接受,但作者並沒有交代。仿佛只是作為追尋失蹤者的線索,而此線索又出現得毫無道理。

除此瑕玼,以追索失蹤丈夫的行蹤為主軸,四件命案環環相扣,幾度曙光乍現又滅,再次尋訪又得靈感。跟著 26 女子的思路反覆思考,歷經了腦力激盪,也對日本社會多了一層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失蹤丈夫的工作繼任者。他一上任,把所有工作放在一邊,全力以赴協尋失蹤丈夫,與其說是出於友情,更似乎是出於對 26 女子的愛情。一開始, 26 女子確信那是他對丈夫的友情。但在他和她一起多方尋找丈夫的過程中, 26 女子漸漸感覺到他的愛情。很可惜,松本清張讓他在查案過程中犧牲了,使我滿懷浪漫的期待突然落空,令人惆倀。

最後,我仍對 26 女子性情行為的轉變,充滿遐思。本來一心計畫做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由於變故激發了她潛藏的意識與能力。「 ...... 即使危險也顧不得了。總之,必須儘快追上那對夫婦。她抱著拼死的決心去見 ...... 」類似出生入死的行動,一再出現。

天網恢恢,當真凶現形,故事落幕,26 女子才二十六歲,她不平凡的一生正要開始。--我如此期待。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le0109&aid=26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