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0 21:48:33瀏覽1173|回應4|推薦40 | |
美國、日本與歐盟3月13日以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為由,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歐巴馬總統更高調地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指控中國的管制政策已違反市場運作及WTO協定。各國這項罕見的聯手大動作,引起了北京強烈反彈,表示此舉將傷害全球最大與第二經濟體的關係,中方將毫不遲疑捍衛貿易糾紛中的正當權益。 稀土為何會引起這麼大的紛爭?稀土資源是從土壤中提取的稀有金屬,是製造充電電池、汽車零組件、手機、LCD與電腦螢幕等的必要材料。中國稀土蘊藏量佔全球36%,供應全球90%的需求量。美國、加拿大與澳洲等國雖也有稀土礦藏,但因在開採、分離稀土時會產生廢水與放射性物質,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經濟效益相當低,這些先進國家自10年前已停止開採稀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維民13日表示,稀土是一種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基於保護環境與資源的考量,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中國政府對稀土的開採、生產與出口各環節,都實施了管理措施,不僅限於出口,相關措施符合WTO規則。中國希望其他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也積極開發稀土資源。 要問的是,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真的只是基於環境與資源考量嗎?首先,讓我們看看2年前的中日釣魚台(日本稱「尖閣群島」)衝突事件。2010年9月,日本原本宣稱要嚴懲侵犯日本領海的中國船長,但在中國威脅要停止對日出口稀土後,此一事件很快草草落幕,要說日本舉白旗投降也不為過。對於以製造業為主力的日本來說,這是中國揮出的致命一擊。近年日本政府雖開始採取具體措施,如與蒙古合作開發稀土資源,以因應中國將稀土戰略物資化的舉動,但仍緩不濟急,成效有限。 對於中國的稀土戰略思考,美國當然心知肚明。美方從上述釣魚台事件中,瞭解到類似狀況也可能在美中關係中出現,並積極尋求各項可能對策。美國能源部制定擴大稀土資源生產與確保替代材料政策,國防部也大規模整頓戰略物資儲備體系,力求在戰爭發生時能立即獲得製造武器所需的原料。針對中國禁止出口戰略資源,美國不是由能源或資源相關部門出面擬定對策,而是由國防部出面確保資源安全,更證明了稀土資源「武器化」的現象。 問題在於,根據美國審計總署(GAO)於2010年4月提出的「在武器供應鏈中的稀土元素」報告,要恢復美國主導的稀土資源供應網,至少需要15年的時間,且須解決外國公司擁有的專利問題。此外,2010年6月歐盟提出的報告也指出,在41種稀土礦物中,產業所需的14種礦物已供不應求,這是中國等國家壟斷市場的結果。 中國作為稀土最大生產國,可說已壟斷了21世紀的全球經濟與安全核心資源,稀土已成為北京在外交與戰略上的致命武器,比起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以原油左右世界經濟,更具殺傷力。可以確定的是,美、日、歐盟等國想要有效抗衡中國的稀土戰略,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