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2魚沉雁渺過後~寫風雨往事
2011/06/28 18:28:37瀏覽264|回應1|推薦15

02魚沉雁渺過後~寫風雨往事
作者日記:2011/6/28週二
那時,讀著相如把這篇「散文隨筆」當作信寄給我時,真是使我百感交集,淚下幾乎不能終篇。四十二年思家、想家,多少個淚溼枕頭的深夜,兩岸阻隔,恨不能見父母面,恨不能知父母的消息,恨不能稍盡孝道‧‧‧唉!
是善有善報吧!當初母親收留了這位孤兒,四十年間,她竟然替代了不孝的女兒我盡了孝道。看官也許讀不下去這瑣瑣碎碎的敘述,也許不習慣「寄錢」的嘮叨,因為你們生在富裕的時代,不知生活艱辛的痛苦。而我卻不能忘記上帝的恩惠,好友為我盡了反哺之責任


志文:請妳把此文當作信來讀吧!這是寫我與叔~志文之父、嬸~志文之母的記憶:
紀念叔嬸,懷念志文,人生悲歡,終難忘卻,拭淚把筆,寫風雨往事。一九四七年,志文高中畢業,我因失學,這年才初中畢業,大約是這年夏天吧,志文從南京回到故鄉。她因盲腸炎開刀不久,身體尚未完全康復,待回南京時,她為了讓我開開眼界,便把我帶著,去看看六朝金粉繁華之地~金陵的名勝古跡。怎能忘,志文忍著刀口的疼痛,陪我泛舟玄武湖,攜手靈谷寺……那些深厚情意。

約過了一個星期吧!她刀口仍未好,不能親自送我,便請二姐把我送到火車上回家。豈料江南一別,天各一方,竟成了四十多年的睽離。從此,鴻爪雪泥,志文走上茫茫天涯路,孤身一人,闖蕩江湖。江水悠悠,涉江為採芙蓉!我也從此失去了~給我人生溫暖的友情。我一個人回到徐州她的家中。這時,培正中學已免我學費,老師們又為我交了住校吃食堂的麥子,我便回到培正中學,繼續住校,冀能在貧困中完成學業。

那時我上高中一年級。高二冬天,培正與徐州一中合併。我在徐州一中繼續上高二。恰好我的可憐的當店員的三哥,在戶部山租了聊避風雨的房子,接來農村的嫂子,我便住到哥嫂家中,湊合著讀到高三。這個期間,也常到余窯叔、嬸家中去看望。上高三時,因考大學在即,功課較緊,一段時期,沒能去余窯。一天,下午放學,我走到校門口,忽見嬸坐在校門口等我,學校是在北關,嬸是怎樣從余窯到這裡的!?坐這裡又等了我多久?我趕忙問:

「嬸,妳怎麼來了?」嬸說︰「相如姐!這幾個星期,妳怎麼沒回去?」我說,「考試功課緊。」現在想起來,嬸坐在校門等我,是想我,也是想志文;看到與她形影不離的相如,也就等於看到已離別三年的女兒。我送嬸回去,陪著她往西走了一陣,嬸讓我回去。我站著,看嬸一個人往前走,此情此景,至今猶歷歷在目。高中畢業後,考上南京大學,上了一年後,又考上北京大學。一九五一年,我從南京,經徐州北上。回到徐州時,又去看望了叔,嬸。

到了北大後,我給叔,嬸寄了信和地址。嬸也有信給我。這時,志文在香港,鴻雁往來,尚知她苦樂。大約到1951年冬天吧,終於音信斷絕。在北大上學,我享受了助學金。大約是1954年我上大三時,接嬸信。讀後,我便把手頭僅有的一點助學金,寄給了嬸。我彷彿做了一件很快樂的事,平生第一次,我給嬸寄了錢。一九五五年,我大學畢業了,分配在北京,做編輯工作,九月底去報到,發了四分之一工資吧。十月份得到全月工資,從十一月起,我便開始每月給叔、嬸寄我的工資了。

從1955年起,一直到1975年。(開頭幾年是每個月寄。后來因懶,便把每月的錢,合在一起,兩個月寄一次。1958年我在外地,尚且兩個月寄一次。有一次托郵運員寄,沒接叔,嬸回信。我便寫信去詢問,回信說收到了。我仔細看信,收到的是上次隔一個月寄的錢,不是這次寄的,便進城到郵局去詢問,果然被人挪用了,追回錢後,我又給叔,嬸重寄。此是一例。)

當時,我的哥嫂很窮,我給他們也寄,我用小本子,立了給寄錢人的戶頭,計有︰嬸,二哥,三哥,大嫂,我的可憐的大嫂,從年輕時就守寡,無生活來源。每次給大家寄錢,我都在小本子上作了記號,後來,懶的作記號了。幾十年過去,這個小本不知怎麼還存在著。我給叔、嬸寄錢,媚媚是不完全了解情況的。開頭我給嬸每月寄錢時她還小,在上小學吧!何況叔、嬸回信我看大多不是叫她寫的,嬸在余窯住時,收到我寄的錢,都是找別人寫回信的。

媚媚只記得我逢年過節寄。其實,我給叔、嬸寄外,也給媚媚寄,有時,是她寫信要我給她寄的,我都馬上寄。我給叔嬸寄錢的事,是並不想給志文說。志文知道不知道都沒甚麼,現在,我寫了這些,主要是想讓志文了解,在她離家後,我與叔嬸的聯系;我沒有辜負志文的友誼,和叔、嬸對我的善心。我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工作幾十年來,只回徐州,蕭縣四次。現談談回去見到叔嬸的情況。以便志文了解,她離家後,叔,嬸生活情況,和二老晚年的生活情況,儘管是我所知的很少一點。

1956年,回一趟徐州,我給叔嬸買了北京的高級點心,(大概還給嬸買了一頂北京的帽子,記不得了)。到了余窯家中,叔、嬸見我來了,很高興。叔面帶笑容對我說︰「妳寄的錢,正好急用它進了水果。(叔先開水果行,後又改行。)我把點心放在桌上,又掏出錢來奉上。這一次,可是我平生最舒心的時候,受叔嬸之恩,終於能有經濟力量,第一次當面回報。我欣慰至極。叔又問我︰「志文在外怎麼樣?」我似乎回答︰「不太清楚」足見叔多麼掛念志文。

後來,叔每次收到我寄給他的一點生活費用,都立即給我回信。有一次,記得信上寫的是「妳寄的錢,正好需用,我用它買了小豬。」此事媚媚尚記得,他說小豬是她餵的。當時物價便宜,錢是頂有用的,我掙的那點工資,都可養活數口之家。那時,我在北京吃食堂,每月六,七塊錢就夠了,而且吃得不錯。如家庭自己做飯吃,每人每月4、5塊錢就足夠了,還用不了。

第二次從內蒙回徐州,不記得是那一年了,只見到嬸,嬸住余窯,少不得當面孝敬嬸一點生活費用,嬸向我說了叔生急性傳染病仙逝的情況,及其他。第三次從內蒙回徐州,是1969年冬天,當時嬸已被媚媚接到她婆家,嬸住在媚媚家,用志文妳寄的錢(二姐告訴我的)蓋的那個石頭小樓之中。當門放一個繩子結的小軟床子,是嬸睡的床。牆角砌一做飯用的灶。嬸的大床,腳踏子,箱子等物不見了。我深知嬸的脾氣,她是絕對不願意到這裡來住的,嬸見我來了,很高興。

當時,我在數千里外的內蒙工作。在此之前,我和嬸經常聯系,我一直給嬸郵寄錢。嬸一人住余窯時,一有急用,嬸還找人寫信給我說︰「房子雨水尿牆(房是草頂被雨水淋壞,家中漏雨),需要買草,雇人修理」我在內蒙便立即給嬸寄錢,供她修房子用,這樣的信,我多次接到所以至今猶記得「雨水尿牆」這個詞語。嬸給我信,大約是嬸到郵局,花一角錢請代寫書信的老頭寫的。

這次,在鐵貨街見到嬸,見她年事已高,精神尚好。尚可以給媚媚做飯看孩子。記得嬸嬸向我說︰「這三個孩子多喜人!」(原話,指媚媚的三個兒子)。我見嬸穿的棉襖,棉褲,沒有罩衣,我便拿出錢,交給嬸,請嬸扯(家鄉土話買)布做衣服穿。嬸歡喜。媚媚下班回來,嬸向他說︰「相如姐給錢扯布做衣服穿」我說︰「媚媚!妳去扯布吧!」嬸與我之間早已有深厚的感情。當時,我坐火車累了,便到媚媚床上去睡一會,嬸怕我冷,趕忙抱她自己的被子,給我送來。至今腦海仍有嬸當時抱被子的形像。

在徐州過了幾天,是住在同學王秀蘭家中的。我在徐州街上轉悠,舊地重遊,感慨萬千。也曾到楊家路探訪,面目全非,已找不到舊時的門臉…只是和志文共住的那個空間依舊。不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誰家?天涯海角也不知志文浪跡何處!在街上除了喝「啥」(音蛇)湯外,沒甚麼好吃的便到嬸那兒找吃的去。嬸給我張羅起來。一看桌上有「烙糢」和炒蘿葡絲,我便吃起來。嬸炒的蘿葡絲簡直有魚香味,好吃極了,我向嬸說︰「還是嬸做的飯菜好吃」嬸高興,滿心歡喜。

臨離徐州時,我又去看嬸,當時剛下過雨絞雪,路上泥濘難行。快到媚媚家時,看到在媚媚家門口那條方形池塘西邊,嬸一個人正艱難的走著。我趕快跑過去扶她。嬸說︰「看腿去了,針灸,一針五角錢」(按︰這是私人醫生騙錢)。嬸的腿不好使(北京話),有毛病了。我想可能是血栓,脈管炎,動脈硬化,血脈不通。我感到嬸年紀大了,有病了,身體已非從前。我把嬸扶到了家中。

這是今生我和嬸,最後共同度過幾天的日子的情況,也是我對嬸最後的印像。 這次相聚,誰知竟成永訣。這次離別(1969年)嬸後,在嬸活在世的1970年到1975年仙世前,我除了在工作崗位給嬸寄一點生活費用外,再也沒有回到徐州。第四次從內蒙回徐州,嬸已仙逝。到鐵貨街,媚媚告訴我嬸安葬的情況,我把錢交給典玉,算作是我對嬸的奠儀。我在內心深深悼念嬸,懷念她老人家,終 生不忘。

另外,還有一些瑣瑣︰大約是1972年或73年吧,我在內蒙呼和里特工作。二姐找我,我去會見了她,請她下了館子,給她買了點心。談話中,她向我說︰「媚媚用志文寄的錢,買了縫紉機,蓋了小樓等,妳不要再給她們寄錢了。」乍聽這話,我不明白,我也沒興趣詳問。只向二姐說︰「我是要給嬸寄錢的」。此事看來,我工作後給叔,嬸寄錢的事,志文的親戚們,想必都是知道的。

錢財之事本是微末,未足道也,更為清高的讀書人所不齒,也更為我所不願寫。然而,這篇文字中,充滿著孔方兄(錢),何也?答曰︰請從友誼,道義,報恩等諸理論觀念上評價之可也。古格言︰「滴水之恩,當以湧泉報之‧」叔、嬸恩非滴水,我報非湧泉,聊表菲薄之意耳。近日盛暑,夏雨陣陣。尤其夜雨,令人無寐,輾轉反側,不免又想起那古詩二句︰「往事歷歷深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
                                                              相如 1990/08/03於北京西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imyang&aid=5373954

 回應文章

* 六月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動
2011/06/29 12:22

采姐夏日安好!

知恩圖報,好感人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