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4 19:20:09瀏覽727|回應0|推薦0 | |
北投穀倉簡介 北投是蓬萊米的故鄉 2000.05.06
台灣的日常食米長久以來大致分為兩大種。一種為台灣原產的「在來米」,另一種則為日據時期從日本引進改良的蓬萊米。日治時代,日本人吃不慣較硬又較不黏的「在來米」,故由日本引進許多品種,然而眾多日本米,適應不良而無法生長。 一九0七年日人在士林、板橋試種十二坪的蓬萊米,是為台灣種植蓬萊米的濫觴,但並不成功。後來日本人發現了由七星山、小觀音山焙岩流堰塞而成湖泊,後來乾固成為盆地的竹子湖,是一合適的地點。由於具有特殊的地形,氣溫低而日照短,且環境較為隔離封閉,可以免受在來花粉的影響,蓬萊米在此首度栽種成功。因此一九二三年擇竹子湖設置「蓬萊米原種田」,生產種苗供農民種植,成為台灣蓬萊米的發詳地,所以有人便稱竹子湖是台灣蓬萊米的故鄉。 「蓬萊米」據傳原名為「中村米」,一九二六年四月才由日本總督在米穀會上正是命名為「蓬萊米」。1940年前後,李定芳輔導農民利用稻收空檔種植蔬菜,遂有今日竹子湖高冷蔬菜區之形成與發展。因應北投的農業發展,北投街上在一九三八年即建造了一座宏偉的穀倉,目前仍然保存完整,是台北市僅存的一座,非常的珍貴。 日治時期穀倉的特色
據一九四四年台灣糧食年鑑統計,高雄州有七座穀倉,新竹州有二十四座穀倉,大都在戰後逐漸遭到改建。最多的則是稻米產量最豐的台中州與台南州,台中州共計建造四十五座,台南州有四十二座穀倉,而目前也所剩無幾。台北州共有十五座,目前完整留下的僅存台北市北投區的北投穀倉。台北市原剩有內湖穀倉與北投穀倉二座穀倉,內湖穀倉建於一九三六年,外觀形式相當嚴謹,但已於民國八十五年時拆毀,最美觀而有特色的碾米機房部份已拆除,僅剩部份倉體。檢視當時的穀倉大致有下列幾個特色: 一、一九二0年代開始,台灣出現穀倉與碾米機械房結合的建築,這種形式為台灣農業史上首次出現。通常都建在交通便利之處,尤以鐵路車站附近為多,方便轉運至大都會。 二、由於穀倉需要大跨距空間,所以運用木桁架結構做為屋頂,建材則使用台灣農村可得的木、竹、土、土墼、紅磚、與瓦等。碾米機房使用水利電力,機械房緊鄰倉庫,以縮短輸送距離。穀倉最主要功能為具備防熱、防潮、防蛀與防鼠,因此這種大型穀倉的設計較為複雜,其設計多出自當時各廳政府裡的營繕課。日人為了統治台灣及稍後的世界大戰,要有效控制糧食,成立了糧食局,這個機構也投下極多的人力來研究貯存稻穀的技術。 三、一九二零至一九四0年代的台灣穀倉,及設計相當細膩,為達到保存稻穀與加工功能,在桁架類型方面,使用突出屋頂的小樓,俗稱太子樓,以增加通風能力。並為了容納自動輸送帶的設置,增高了桁架層數。另外為了排除倉內熱量及水蒸氣,壁體設計為空心的雙層數,內部以空氣對流來降溫。而且為了便利稻穀加工,高大的機房緊鄰倉庫,貯存與去殼作業系統化,有或屋頂下的輸送設備,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近代設備的這些穀倉,其建築外觀常凸出於鄉鎮的天際,形成特別的景觀。 四、近年台灣稻米需求量減少,為都市發展提供用地,而實施了農地釋放政策,使得這些精良的大型穀倉面臨廢棄的命運,如何保存與再利用這些構造精良,為農會團體所擁有的穀倉,以見證二十世紀農業的發展軌跡,是當前古蹟保存的一項課題。 北投穀倉的特色: 一、北投穀倉建於一九三八年。整體形成L形配置。臨馬路為檢驗糙米的倉庫,現況當成辦公室使用。側旁硬山式的建物為貯存穀物的主要空間,屋頂上外突太子樓開口部內為百葉窗間夾窗戶用以排放熱氣。 二、北投穀倉牆面開有小通氣口及直條窗,走廊內可獲得通風、採光。屋簷下方約六十公分位置,外凸傳統建築稱為鳥踏的水平磚體,可遮擋雨水流入直條窗。 三、走廊內可見三層磚拱構成,上承木造斜屋面的磚造拱廊,這種磚拱通道明顯受到台灣當時沿街店鋪現有形式的影響。圓形樑與大樑重疊位置設有方塊木,可增加兩者結合強度。由拱廊內可見磚牆厚約四十公分,貯存磚牆的上方設有長方形開可口部,內置可防鼠、防鳥入侵並達成通風的鐵網。地面上方約十公分的位置也設有可供通風的開口,牆面上方裝有窗戶的磚造直條窗。
四、北投穀倉共有十二間穀倉庫,內牆面樑帶上設有可做為倉內通風的開口部,牆體由紅磚所構成,約四十公分的間距外釘木條,再由築網鋪蓋在牆面,以避免稻穀直接接觸磚牆的濕氣。在牆上呈四角對稱約二十公分寬的正方形開口為通風使用。白色塑膠布所包覆的竹蔑網可排散穀物的熱氣。倉中高大獨立的圓柱形的竹蔑網,亦為倉中通氣散發熱氣之用。
五、倉庫的木門是由木片所疊成。其最底層木片有可開啟的小槽口,穀物可由此傾入中央輸送帶。位於輸送帶上方的地板有鐵皮做的成的槽口,可由此傾入穀物。
六、倉頂由偶柱式桁架所支持。高約九十公分的牆面可供管理者視察,維修之用。木造的斜屋面,其桁條壓在圓木樑上,再架在偶柱式桁架的上弦樑上,設有槽口、外加木塊再釘馬蝗釘來加強結合。
七、較特殊的是桁架內由長條形螺栓取代了一般短柱的作法。由磚牆所構成貯放糙米的倉庫,其牆體頂端退縮以使山形桁架的端部能夠穩定地架設。整體結構可概括山型桁架與相互垂直的X型斜撐,形成支撐屋頂的結構系統。
八、北投穀倉的結構,誠如上面所說是現在大台北地區僅存完整的穀倉建築,其設計與思考是該時期農業發展的珍貴見證,北投穀倉不只是這些硬體設備或結構相當完整,連測量稻穀濕度的器材與設備,也都完整無缺。這些都是珍貴的農業文化財,台北市尚無見證此時期農業發展的文化財與古蹟,而北投穀倉是唯一可以代表此一農業發展的古蹟。 北投穀倉建築諸元: 一、 完工年代: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二、 用途:貯穀與碾米 三、 結構:磚造加木桁架 四、 木桁架跨距:十一公尺 五、 牆體隔熱:磚體 六、 屋頂外凸物:設太子樓 七、 特色:具傳統形式的磚造拱廊 八、 打殼與輸送機具設備尚可運作難能可貴。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