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18 11:00:06瀏覽886|回應1|推薦20 | |
回到台灣沒多久,就已為此地的好友警告,「蔬菜要吃有蟲爬過、咬過的;水果要選那種長得不太漂亮的,而且能夠先擺個一、兩天最好;果汁攤要去有蒼蠅繞飛的;…。」一大篇的叮嚀讓我甚不以爲然。 我想,社會上的確是會有些不肖分子用盡手法,魚目混珠或摻和作假,但也沒有必要把街上的每一家店面都否定掉吧! 然而這一年來,根據個人的經驗和媒體的報導,朋友的叮嚀還真的不是誇大其詞。
看看底下所附之專題報導以及這兩個月來陸續的“胖達人成分不實”、“知名連鎖漢堡店之馬鈴薯類商品含致毒物質”、“食用油造假”、“山水米混充優質米”、“知名鮮奶含違法禁藥”,一件又一件的食品安全事件爆發出來,一來我會想到已經吃到自己肚子了有多少?二來我會擔心: 「還有多少沒被查到?」 「還有多少即使被查到,但是否會像那位茂利老闆的神通,能妙手囘春——把回收變成囘利!」(見毒澱粉藏起來賣 回收形同虛設) 「因爲處分罰則過輕不足畏,或有惡官護航包庇有“法令”;如此以後是否會造成更多奸商入行?」——換句話說,非但會春風吹又生,而且是生得越來越興旺! 「…」 簡單地說,便是如果我去菜市還能略微做品控的動作(僅限傳統市場,超市還不一定),但是到外食餐廳,那就是絲毫沒得放心——只有抱著「大膽吃吧,大不了命一條!」的意志。
『命一條?』 活到六十,算算也還可以了。雖然距前人的「人生七十纔開始」我還有個八、九年,但是已然比美國中央情報局現今所發佈的全球人口平均年齡要高出甚多!(見 Median age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加上我還能陪老媽媽每天唱〈藍天白雲〉,因此於今而言,我是很歡欣的;生命對於我來説:我很滿足,很夠了! 曾與幾個好友相聊,其實大家都不怕死;但是,大家都怕死得不痛快。到時反而可能是久病繞身或不死不活——拖個經年載月,讓自己與身旁的親人一同受辛苦。而到最後究其病因,竟然不是由於運動不夠或養身不足,卻是受慢性的食物中毒以致! 這可不是冤枉之至嚒? 再多說一句,即使冤死,但如果我還又不明不白的一路在花錢滋養這類奸商或惡官,成了助長惡類的同一分子,那就讓我絕對的不甘心呀! 唉,難不成我還得像古代的皇帝一般,得要找個左右伺候的替我到處先去嘗嘗?
— —— ** —— —— ** —— —— ** —— —— ** —— —— ** —— — 【Google參考條目】及【參考新聞】 2013.12.18 02:50 am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張嘉芳/專題報導】 前言/近兩三年,國內食品問題層出不窮,民眾信任的知名麵包店、老牌大廠,一一被掀出黑心真相,食品生產鏈上下游都出問題,主管單位有滅不完的火,消費者滿是無奈和憤怒。 本報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專題,探討如何祛除這勞民傷財的惡疾。
談到台灣美食,多數人會提到夜市,不過食安問題接連爆後,開始有專家提醒,夜市美食有些可能也暗藏玄機。記者楊萬雲/攝影
記者跟著主婦聯盟董事陳淑宇走進熱鬧的夜市,她從第一攤開始分析,從水果攤、牛排店、鹽酥雞、米粉、潤餅、肉圓,半小時後站在巷尾,廿六攤「無一倖免」,「我們做媽媽的要求很低,有機、無毒當然好,但我們只想求個家人吃得安全而已。」 「切片水果放這麼久,為什麼不會變褐色、不會氧化?」陳淑宇說,當媽媽的都知道,浸泡鹽水的水梨、蘋果,放久也會變黑,夜市恐怕不止加了鹽。 百元牛排店端出的牛肉,常被網友大讚CP,但她邊看邊說「真的是牛肉嗎?」油、醬料又加了什麼香料、色素?惹得攤商一陣白眼。
怕!看見「原形」比較安心 一旁鹽酥雞攤的鍋中,雞肉在炸油中滋滋作響、香味襲人的同時,陳淑宇說她腦中還是有揮之不去的大統假油新聞的畫面;另一邊在蒸鍋疊得高高的炒米粉,也讓人想起前不久的米粉成分沒有米的調查。 乾淨的潤餅攤上,老闆娘戴著口罩,細心地將豆芽菜、高麗菜、豆干放入餅皮,陳淑宇說,她很想問「蔬菜生產來自哪裡?」因為農委會把關的農藥殘留量,「我們信不過。」 陳淑宇走過剉冰店,五顏六色的配料看來可口,同樣的,之前也有調查指芋圓、雞蛋布丁「沒有芋頭也沒有雞蛋」。紅豆、芋頭、薏仁,是她唯一敢點的配料,因為「看得見原形,添加總是少一點」。 但台灣民眾對食品的不安全感,不只出現在夜市。 五十歲的楊太太是退休護理師,家中有一對正在就讀國、高中的兒女,她說原本對標示「天然」、「有機」及知名大廠所生產的食品都深信不疑,認為吃這些東西最 健康。但在相繼爆發假油、有機蔬果殘留農藥等事件後,原本一家徹底落實飲食分散風險的作法竟一夕破功,看到家中已吃下肚的大統油空瓶,楊太太焦慮不已,擔 心影響到兩個孩子的發育。 現在她去菜市場買菜,一定先問「老闆你都吃哪種?」或「頭家,有什麼菜農藥噴卡少?」有菜販告訴她,白菜、青江菜多少會灑農藥,大陸妹則少一點。
怕!跟老闆吃同樣東西自保 她說,無論老闆是否有商業考量,或想把賣相差或存量多的菜賣出去,但她管不了這麼多,最近一家人常吃大陸妹。 她表示,一連串食安風暴,連大廠都中鏢,她現在對任何東西都有點怕怕的;自保之道就是跟著老闆吃同樣東西,貴一點也沒關係,至少較安全。 家裡有四個孩子的張太太則說,以前買菜都選翠綠漂亮的,但食安連環出包後,她也開始學著接受被蟲咬過、表面難看的葉菜,希望真能降低把毒吃下肚的風險。
怕!只敢買不紫的芋頭饅頭 食安危機讓不少民眾意識到,吃東西,勿貪圖色香味俱全。張太太說,現在只敢買「不紫的」芋頭饅頭。 危機感更重的楊太太說,只要聽說哪裡有現榨苦茶油或天然醬油,不管多遠多貴都會搶購,現在買小吃攤乾麵或炒飯,她都要老闆別淋醬,回家改用搶購回來的天然醬油調味;若到餐廳用餐,眼睛雷達先掃一遍老闆用的油是哪個牌子。 她說,食安問題防不勝防,雖然衛生單位人力有限,不肖業者抓不勝抓,但老百姓最基本的開門七件事都食不安心,令人無助又無奈。
怕!請政府要拿出魄力打假 市售食品形成的過程,到底有多容易出狀況?長年關注食品問題的主婦聯盟祕書長黃嘉琳說,無論是營養午餐食材,或是超市、夜市的食物,它們的產出過程,會讓真正了解的人膽戰心驚,很多是沒被解決的陳年問題,但今年「假食品」現象更是以往不知,更讓人憂心倍增。 陳淑宇說,從夜市到超市,除了消費者要自行摸索再精心挑選,消費者腸胃得再「爭氣一點」;至於政府,「改革需要再加快腳步。」 楊太太說,「請政府拿出魄力」,就算做不能保證市面上食品皆安全,但至少在架上要無致癌性、不會危害健康;即使業者用防腐劑,政府也要確保在安全劑量內,「這是小老百姓最卑微的要求。」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