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1 16:08:06瀏覽2130|回應7|推薦8 | |
謝長廷怎會當抓耙仔去害人? ■文:了無極 2010年3月11日 前行政院長、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涉「抓耙仔」案,當事人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沒有人能舉出我出賣哪個人」,這句話的延伸意思是說,除非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是誰,否則他絕不會承認有出賣別人這回事。 謝長廷如此回應記者的詢問,這就對了,因為就當前而言,誰也無法證明究竟有誰因為他的關係而受害,間接表示他不是抓耙仔;至於有沒有領調查局的廿萬元獎金,坦白說,你我都是人,你我都會成長,廿八年前的事,又有多少人能記得? 綜合這些觀點與回應內容,筆者絕對相信謝長廷既清白又無辜,況且謝長廷當過民進黨主席,也當過中華民國的行政院長,甚至差點當上中華民國總統,這些人生資歷投射到他的人格,想必大家都誤會他,這一切絕對是媒體配合有關單位刻意壓迫,否則輿論又何苦相逼,追究他廿八年前的芝麻小事呢。 話說回來,筆者或許記憶力超強,小學四年級時曾在一家豬肉店前空地撿到五十元現鈔(以前有發行五十元鈔),撿到錢後不敢張揚,深怕被人發現而揪出,甚至擔心錢被要回去或被迫交給老師招領。 只記得撿到錢之後的那一個多月,筆者經常是原住民部落中班上的零食供應者,甚至還記得曾經帶一位同學與同學的妹妹,傍晚從尖石走路到內灣戲院看電影,片名:「獨臂刀王」。 這已是四十年前的事,可怪了,筆者對路上撿到五十元這件事可記憶猶新,如果當時撿到的是一大綑鈔票,算算總共有兩千張百元鈔,足夠買下原住民保留地兩座山,這樣的天文數字,容得了我忘了這回事? 不論是五十塊錢或廿萬元,或許筆者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誰能證明有人因為掉了這筆錢而受害,誰又能證明筆者曾經撿到錢?有沒有撿到錢,硬要筆者回答有或沒有,這也未免太強人所難了吧!畢竟回答「有或沒有」這項動作也只是技術性的問題。 根據聯合報報導,謝長廷說,戒嚴時期到處都有情治人員,不可能沒和調查員或情治人員接觸,那個時代還沒有民進黨,每個人都依自己的良心和調查員「互動、喝咖啡」,這些互動過程,就是應付、周旋,留給歷史去評價,他願承擔所有責任。 沒錯,這種說法的確可信,這種情境在戒嚴時期也的確存在,如果謝長廷自認對民主運動很有貢獻,筆者也無意否認與肯定,因為政治人物常把「對民主的貢獻」掛在嘴上,實務上有沒有貢獻是一回事,講一萬遍就成真,尤其是選民更會深信不疑。 問題在於,記者的問題是「有或沒有」領過調查局的廿萬元獎金,謝長廷卻談他對民主運動的貢獻,好一個謝長廷,選擇性的回答,妙招矣。這讓筆者想起一個網路笑話,妻子怒問丈夫「最近」有沒有跟某某女人偷偷約會,丈夫卻回以昨天下午有在家幫忙清除庭前雜草,對家的貢獻也很大。 戒嚴時期,當抓耙仔或許出自無奈,當下人們可以體諒,況且以當時的政治環境,謝長廷即便真是抓耙仔,該害的都已受害了,相信不會有人想在此時報復。問題在於一個曾經差點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的人、一個曾經說要退出政壇的人,面對廿八年前「有或沒有」的記憶竟是如此失憶,筆者只能說,好家在,沒當上總統,否則,過了一夜就忘掉昨日的國事,那還得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