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手解結 6 / 恆長法師-慈悲服務社
2019/11/06 16:26:06瀏覽441|回應0|推薦5

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手解結 6 / 恆長法師-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80127晨間開示-手解結6
各位師兄師姊們早安,這是今天的 Dharma Expresso。
今天的開示本來是要透過觀想的部份,去了解如何入世,可是此刻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向我發問,現在我想回答大家和那些有類似問題的人,這是一個臨終解結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臨終剎那只是躺着不願離去?這個問題十分玄秘,是沒有一定的答案。
首先,我們要了解和觀察那個即將離去之人有什麽徵兆,了解臨終者的需求,通常即將離去之人有如下三個徵兆:
(1)眼睛:躺下時眼睛是非常安祥的閉上,衆所周知眼睛和肝臟是有相連的,也是我們靈魂(soul)和心靈的部份,眼睛一旦閉上心靈就完結,因有心靈的信念,所以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一切,這就是心靈的價值,如果我們已經做到,那就是安祥終結的時刻,此刻的肝臟非常輕,眼睛緊閉,心靈得到安靜,那麽我們這一生就ok了。
(2)口:口和土有相連,土即是腎,脾和意志(intention)。
口屬土,眼睛屬木,口用以說話和容納,脾是那些我們非常想做含思想本質的部份,意志,是所走的方向,有時候想做的事情而不能做,想說的話未能說,這種情况都是與口相連,因為口是思想的表現,有思想但沒說出來並不算數,相反的,思想若能用言語說出来才能作算,思想若能以說出来的話才可稱為同等之語,通常好的言詞需要說的,我們已說足够,承諾之事已做完,原諒之語已說盡,疼愛話語也說完,嘴巴才慢慢合上,不再打開,假如嘴巴打開不閉上,是因為還有未了之事和很多未了之言,好的事情欲想為之而未能為,好的話沒說足够,心中原諒之語尚未足够表達,因此造成臨終一刻有嘴巴合不攏的現象出現。
(3)顯現在手的現象:在臨終時,手的顯現有時候是抓緊,抽搐,如果是打開,垂下則是很好的現象,因為手是屬水(而非屬金),但手中的筋脈是屬金,如果手是打開的現象就屬水,如水一般,任何時刻都在流淌,不佇立不停滯,永遠都是川流不息,因此水與精同行,筋骨則屬(金)與我們的氣同行,精和氣(vitality energy)是和我們一起生活的能量,所作之事已了,就是好的和空虛的(emptiness goodness)已不復存在,所有需要作的事及好的事一切都已了。有某些人才剛剛做了好事,便以為所作已了,更有人說;我剛剛才做一筆巨大的錢財捐款,可算是(emptiness goodness)嗎?非也,請問好的事情我們做了沒有?這軀體是讓我們有生之年能做一些好事,說一些好話,思惟好的事情讓我們作好的行動,當好的行動做足够,我們就會輕鬆的離去,假如生活能量並未將好的事情做足够,通常表現在手的狀態是僵硬的打開而不下垂,且有抽緊之狀…等等,這是一般死亡時的相狀,是我們不能否認的現象。
從那種現象我們中,讓我們逆向思惟一下,假如臨終一刻能令我們心靈非常輕鬆的離去,是因為有足够如下的三件事情:
(1)信念和動機
(2)有足够原諒的心去原諒周遭的人和事。
(3)放下,心靈深處,視離去猶如走上一條新的人生旅程之路,心靈如此思惟眼睛便能安靜的閉上。
如果想要做到三件事情,必須要有:第(1)信念,第(2)原諒,第(3)要放開。
問題是你們有時候都不相信,連自己信什麽都不知道,所以便胡思亂想,我們必須要相信一些事情,這是一個至上的信念。各位相信錢財,那是活着的時候相信,可是臨終的一刻什麽都帶不走,所以奉勸各位要有一樣自己相信是至上的,例如;佛、天主、聖母、或阿拉真主,信什麽都可以,但一定要有信念,尤其是大家的年齢已超過六,七十嵗以上的高齢,生活中如沒有信仰而只相信自己的手和肌肉的力量,心智,和生活在社會中聰明的才智,那是很危險的,臨終一刻若真如此將會很痛苦,因為沒有信仰,臨終之時我們都不知道該往何處去,和誰一起去?
嘴巴要說好的話,同時,它還要求我們要說出例如;對不起,感激之語或原諒之語,而非情愛之語。整個眼睛、口和手皆顯現出原諒、捨棄和放下,原諒之語是最重要,而喜愛吹毛求疵尋找錯處或說是說非之語,那就太浪費精神了,臨終剎那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令嘴巴緊閉,因此,在要走的時候,什麽能說該說的話統統要說清楚。
我在1990 年認識一位先生,他對我說:師父,我今年已經八十歲了,頭髮和鬍子全都斑白,我每日都在做着感激子孫們之事,偶爾也想到這個或那個人還打電話請求他們原諒,是因為以前我曾說過一些得罪他們的話,而他們回答我是從沒聽我說過任何得罪之語,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說,我的回答是;也許你不記得,但我記起來了所以才電話予你請求原諒,當我聽老先生述說完以後,感到非常鄂然,不久老先生離世,可是老人家離世之事我並不知情,直到我去西雅圖探訪,從他的外孫女口中得知老人已離去,與外孫女閒談之間,說到老人家去世時十分安祥,沒有任何痛苦病患之狀,他臨走前一晚笑着對衆人說:現在雖然尚未到新年,但我想和所有親戚朋友們一起來喝一杯以示慶祝,說來奇怪,老人家要說的好話就在此刻完全說完,尤其是原諒之語。
各位,而今能有什麽令我們卡住的就如承諾之語,假如我們承諾別人之事而未能做到,唯一辦法只有對人說沒有問題,等來世我會兌現承諾就可以了,所以承諾是惱人之事,唯有如此别無他法,因此說過的話記住要做,不然的話,船已靠岸便要登船而去,就要等待下輩子了。
最後是手,代表原諒,需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好,事情如沒做好會感到非常焦慮,有時候,當你答應一件事情而不去做,現在又該如何打算?算了那就停下來等待下一班船繼續前往,不過我們要有能力捨棄這一班船,放下此岸登上另一班船去到彼岸。
這是一個哲理,如果你有親人即將離去,遇到這種情况你將會有什麽問題提問即將離世的親人,該說些什麽才可令臨終之人啓動原諒之心,此是非常重要,當你請求病人原諒如何說出原諒之語,要說適當的言詞,如:母親,兒子以前曾做過不該做的事情,如今請求母親原諒,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聽在病人耳朵油然而生起原諒之心,心境馬上打開,然後輕鬆離去,此舉只是幫助臨終之人容易打開原諒之心而已。
如遇上有業障在身之人又該如何?沒問題,你們只管對臨終者說,他們的心識仍能接收得到,對臨終者說出:請您原諒我以前曾欠下您的金錢債,祈盼老人家寛恕我所欠下的債務吧!當我們請求的債務已了結,立刻就得到寛恕了,也許你們無法想像得到債務的事情正是臨終者的業力,換言之,我們在生者的任務就是令臨終者能打開心扉放下一切,然後生起原諒心,令忘者在臨終一刻感到開心願意放下而去,不再回頭往塵世這岸邊去瞧,而瞧着船的方向往對岸而去。
所以請求臨終之人原諒,是最容易和最快的事情,你也可以另外換個方法為臨終者去做,面對臨終者說出:師兄,可曾有未了之事需要幫忙去做,請你說出,我可代你而為,可能亡者未必能記起沒完成之事,我們的責任是安慰臨終者,對亡者說:請你安心自在,有什麽未了之事請交給我,別担心,我會代你完成,這句話通常是我們聽得最多,於是承担了責任(take on burden),就是說,如果能令亡者離去,他們一般都會放手而去,但是我們必須要承担起責任,因為亡者未必能放手而去,因此我們要大胆肩負起責任令亡者願意放下離去,那麽一切就ok 了,這是非常實際經常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的故事,很多人臨終去不了,是因為他們心中有糾結。
我將會以另外一個我所知道的故事來結束這個故事,故事主人翁是一位老人家,他因為自己的再婚令兒子不能接受,從此切斷一切聯絡老死不相往來,父子倆多年來從不曾謀面,老人家非常苦悶,甚至用金錢嚐試打動兒子,兒子都不肯回來,用第三者的勸說也不肯回來,老人家因為惦記者,故臨終仍不肯離去,念念不忘兒子,之所以不想走是因為心靈深處還沒放下,不是要原諒兒子而是想請求兒子原諒自己,接受和認同,可是兒子不肯認同,也不肯來見老父親最後一面,最後他的妹妹悲痛難忍之下,唯有打電話讓他哥哥回家,因為這是父親臨終最後的願望,請求她的兄長對父親說出一句(爸爸我原諒您,接受和認同您,您老人家安心走吧!)兄長之所以不願意回家,是因為他的妻子不肯接受老人家,正在兩難之際其妻子態度突然轉變哭了起來,對丈夫說:够了,我們的報復實在太多了,應該打電話讓父親安心離去,妻子的一番話,內心感受是五味雜陳,不知是愛還是恨,最終還是拿起電話向父親說了一句:爸爸,我接受您,請您安心離去,說也奇怪,話剛說完父親馬上停止呼吸就這麼走了,兩夫妻就像解開的繩子一樣如釋重負,抱頭痛苦起來,妻子說出一句:其實早在六,七年前就該做這件事而非等到現在,要知道彼此之間是需要互相體諒,若有一人不能拋開成見心存怨恨,就很難互相原諒對方,只此一句話兩父子多年來的心結得到打開,大家互相接受與原諒,兒子為了這一句話改變了一生,更為父親改變了方向,而父親也含淚而終。
我也有兩則類似的故事,也是後來才聽到的,在此不再敍述,但這個故事最令我吃驚的是,父子兩人不和是因為媳婦從中作梗,類似這樣的故事平日常有發生,並非特別事情。
各位今天這個課題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臨終的時候,極需要一個轉語來表達愛和接受,像這種事情在你們的關懐小組是較為陌生,假如我們多些接近臨終的人,就能體會到一個病患者瀕臨死亡一刻,就是結束這段生命而去開闢另外一個新的生活,了解臨終者即將離去,我們應投放多些時間給病者,以幫助他們離開時得到一個轉語,而我們就是那個給予寛恕,放下,和接受的人。
生活成功與否,不在於富貴榮華,而在於我們是否快樂往塵世走一回,臨終又是否快樂的離去,希望這一課能給大家一個圓滿的解答,感謝同修們專心聆聽,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美好的一天。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306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