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信為道元功德母-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 / 恆長法師-慈悲服務社
2018/08/16 09:05:49瀏覽599|回應0|推薦2

信為道元功德母-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 / 恆長法師-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80206晨間開示
信為道元功德母
各位師兄師姐早安!這是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就在35年前,宣化上人有一場開示,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我仍能清楚地記得他說,華嚴經是一部大經,是所有經典中的第一,經中講述了完整的菩薩道。當我聽到這段話,感到十分好奇,也受到鼓舞,心中渴望能依止這部經典來學習和修行。師父接著繼續鼓勵我們說,你們所有的人都應該要學習華嚴經,直到你能精通它。

當時我的中文還不好,我聽的是翻譯。師父上人說,華嚴經第十二品總結了整部經,誰想要修持菩薩道的,就必須徹底明白、遵循並背誦第十二品,把它當作修行指引。在那時候,我對第十二品完全不認識,就問旁邊的一位比丘,他告訴我第十二品是賢首品,由此我才知道賢首品是第十二品。在我出家前,很多師兄告訴我他們經常聽到師父提到這一品,他經常用它來鼓勵弟子發起菩提心。從那以後,我開始對賢首品產生極大興趣,並下定決心背下來,所以我花了幾週的時間將它背起來。

賢首品包括上冊、下冊兩個部分,它比較長,但我覺得很有意思,也寫得很美。後來我決定將它背下來,所以在每天用完午齋、禮佛完畢後,從大悲殿回到如來寺,會經過有個方形院子的大悲院,我就在院子裡一邊繞行,一邊念誦一整品。剛開始時,我要花45分鐘來念完整品,因為邊走邊念有點難。慢慢地,我可以念快一點,15-20分鐘念完。最後就把整品背誦下來。我這樣做了68個月,在午齋後走路,從念到背誦,可以順著讀、倒著讀、對角讀、水平讀,各種方向,念到滾瓜爛熟。其他品我可能無法這麼做。中文書是從右邊讀到左邊,但是我可以將這一品從左邊讀到右邊,這麼讀可能文義不通,但我知道每一個字的確切位置。對這一品的強烈興趣使得我能夠把它熟練到融會貫通。在讀誦之後,我將它畫出來,影印。甚至在入睡後,我也會夢到賢首品中的各種境界及故事。

我為這一品寫過兩次心得。第一次是在2000年閉關時,我花兩週的時間寫了一篇長篇的註解;幾年後我做了修改,篇幅較短,也沒有插圖。

我研讀、書寫得越多,就越瞭解到我的師父對賢首品所說的描述是那麼真確:這是華嚴經的精髓。它提到佛菩薩的最高境界:三摩地的十種境界。此外,它也提到初學者最基礎的修信。

其中有一句最有名的,如果你在法會上說出來,所有的佛教徒都會懂: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這一句,過沒幾年我就開始學習它。

它是什麼意思呢?

信為道元功德母,在中文,元字很難解釋。它不是來源的意思,而是易經元亨利貞中的元。元是完美、完整、整體、不可分開、不可切割的意思,是一個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境界,但又包含時間與空間。它是我們出生前的境界,還沒有思想言語,尚未脫離母體的時候。它是最能完美描述佛性的字。因此,道元指出信就是佛性。這是字很妙的地方,能幫助我們理解信並非來源,而是佛性本身。信也能產生功德,滋養一切善法、善行。

當我第一次讀到由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所註解的這一句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我哭是因為感受到這部經的偉大以及這句經文的妙用。它透過一個信字深入我心,以道元緊緊抓住我的生命。我們如何達到這個道?事實證明是透過,信是妙法,不論東西是否存在,我們仍然信心堅定。什麼是信呢?就是提升,超越我們所卡住的好壞、是非對立的二元。

卡在二元,有時候是卡在過去,無法活在當下。我們卡在痛苦的回憶裡,或卡在某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中。我們時刻感到自己是受害者,以致於心心念念都是復仇、反擊,得到這個、達成那個 ...,直到我們覺得公平了。那樣的想法禁錮了我們,讓我們深陷其中,總覺得自己受傷害、被破壞、感覺糟糕又差勁。這些感受都是來自我們的自我,是自我內心的哭泣與吶喊。這哭泣同時也是一個聰明的策略,假裝痛苦和受到羞辱,但也阻礙了我們對完美、不二、我們是元、也是道元的認知。過去是可怕的,它牢牢抓住我們,使得我們無法提升。

有時候我們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我長得很醜,我媽媽跟我的朋友們都說我長得很醜。那個醜印刻在我們的腦海裡,令我們無法返回道元、成為道元。所以,我們的信必須更加強大至足以讓我們超越受卡的局面。我們的生命卡在過去、未來,也卡在自我的概念、自己的痛苦、在各種我們被傷害、擊垮、我們不漂亮、很醜、我們這個那個 ...的成見中。一切都是關於我們的自我,關於我們的這張臉,我們的怨恨越多,我們就越將自己囚禁在痛苦裡,一切都將讓我們感到我們不可能成為完美,不可能成為道元或佛性。

有一位被囚禁在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寫了這首詩,在這首關於信的美妙詩句中,他寫道:
即使現在沒有陽光照耀,我仍相信太陽的存在;
即使現在感受不到愛,我仍相信愛的存在;
即使祂現在沉默不語,我仍相信神的存在。

我相信太陽的存在,即使雲霧遮蔽了它;因為我堅信它的存在,所以是否看見它並不重要。我相信愛的存在,縱使現在沒有人愛;愛只在有愛的對象時才存在,但愛始終是真實的。我相信神,即使祂從未回應我的禱告,就像我們相信觀世音菩薩,我們向祂頂禮祈求,但祂有出現,來應允我們的祈求嗎?沒有,她靜默但不意味著祂不存在。當我們不相信菩薩存在,或神存在,或愛的存在,我們就會痛苦。我們不相信愛,是因為我們不愛任何人;我們不相信太陽的存在,是因為我們處在黑夜中,或在烏雲遮蔽的天空下,因為看不到太陽,所以以為太陽不存在。

由於這種態度,科學家經常卡住,因為如果他們無法證實一件事情,他們就無法相信。科學的知識是理性的,且非常有限的。理性無法包涵超理性或前理性,換句話說,我們卡在理性裡,但我們傲慢地認為我們的理性與科學思想是最好的。我們忘記理性頭腦只是一個人整體心識的一小部分,更不用說佛陀的心識了。佛陀的心識更加全面,就像我們人類的心識一樣,涵蓋理性和非理性的領域,以及潛意識和超意識的領域。

因此,當我讀到猶太人的詩句,我真的很受感動,心想我們經常忘記內在的美好,忘記神、諸佛菩薩始終在我們身邊,我們花太多注意力在自身,追逐著枝微末節,放掉了美好、永恆和偉大。在楞嚴經裡,佛陀開示說:親愛的弟子們,你們為何放掉廣闊的大海,只取一點泡沫呢?

所以今天,或許我們該喚醒對聖靈的信,並認知我們是完美的。

感謝各位的收聽!祝福大家有個美好的一天。
(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14097762